44.作为读经的人,你们怎能劝人为善而忘却自身呢?难道你们不懂事吗?
45.你们应当求助于坚忍和礼拜。礼拜确为一件难事,对虔敬者却不难。
46.他们确信自己必定见主,必将归主。
47.以色列的后裔啊!你们当铭记我赐予你们的恩惠,并铭记我曾使你们超越世人。
48.你们当防备将来有这样一日:任何人不能帮任何人一点忙,说情不被接受,赎金不被采纳,他们也得不到援助。
犹太人长期以有知识的人自居,《古兰经》从他们的优越感着手,呼唤他们的良知,让他们向虔敬者看齐,以大量的善行去迎接“任何人不能帮任何人一点忙,说情不被邀准,赎金不被采纳,他们也得不到援助”的日子——后世清算之日。
44. 犹太学者们常常以经典的原则要求人们坚持正义,而面对最伟大的正义——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倡导的认主独一、拜主独一信仰的出现,他们却一反常态,群起而反对,这显然与他们自诩的正义和明智背道而驰。
45. 劝人为善者,应首先成为善的实践者和善人的典范。这对于向来放纵无忌的犹太人而言,无疑是艰难的要求,但这些要求并没有超出人类能力范围,只要他们充分发挥安拉赋予的忍耐力,再辅以“礼拜”这种通过保持仆人与主之间永恒持久的联系,不断洗涤灵魂,强化信念的特殊方式,促使自己履行与安拉缔结的盟约,那么,他们一定能成为人类的优秀楷模。
46. 如果说只有达到虔敬的境界,方能做到真正的坚忍和不懈的拜主,那么,确信归主、见主则是虔敬精神赖以形成的强大基础。
47. 安拉曾赐予犹太人种种恩惠,其中最大的恩惠,是他们一度奉行主命,致力于以安拉的方针治理大地之时,让他们饮誉世界。后来,由于违背主命,反对先知,篡改天经,他们的“黄金时代”遂告结束。《古兰经》再次以这些恩惠呼唤他们回归正道,以恢复历史的光荣。
48. 犹太人既然如此重视趋利避祸,那么为何不重视关乎永恒幸福的末日祸福呢?在末日,人人将各负其责,除正信和善行外,今世的各种私情及被世俗视为万能的物质财富,在绝对公正的主的天平上将不值一文,人人只身接受审判,得不到任何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