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你们当崇拜安拉,不要以任何物配他,当孝敬父母,优待亲戚,怜恤孤儿,救济贫民,关爱近邻、远邻和同伴,款待旅客,宽待奴仆。安拉的确不喜爱傲慢矜夸之人。
37.他们中有些人,自己吝啬还教人吝啬,并且隐瞒安拉赐予的恩惠。我已为不归信的人预备了凌辱的刑罚。
38.他们中有为沽名而施舍财产的,他们不信安拉也不信末日。谁以恶魔为伴,谁的同伴真恶劣!
39.假如他们确信安拉和末日并分舍安拉赐予的财物,这对他们有何妨害呢?安拉是全知他们的。
40.的确,安拉丝毫不亏枉人。如果人有丝毫善功,他要加倍酬劳他,并且要赏赐他重大的报酬。
41.当我从每个民族中召来一个见证,并召你来为这些人作证的时候,那情形将是怎样的呢?
42.不归信而且违抗使者的人,在那日将希望自己永远被埋在地下,他们不能隐瞒安拉任何一句话。
本章伊始,安拉就在阐述种种有关家庭关系的规定,如考验孤儿,妥善管理孤儿财产,善待妻子,妥善处理夫妻矛盾等。这几节经文中,安拉继续阐述人们的其它社会权益和义务,进一步强调维护人与人之间友好关系的重要性,禁止人们触犯诸如吝啬、沽名钓誉等罪恶,教导人们将这方面的所有努力建立在“只为安拉”的基础上,并将拜主视为实现一切善功的保障和安拉接纳善功的前提。
36. 在这节经文中,安拉为人类指出了他们必须履行和应该重视的一些善功,并强调:严格奉行这些善功是认主独一,拜主独一的表现。
(1)崇拜安拉,不以物配主。“崇拜”一词,在伊斯兰中是一个最具概括性的概念,涵盖了人们纯为追求安拉喜悦而干的一切善功,包括行为、言论、思想意念等等。拜主独一,指确信安拉是独一的创造者、支配者、供给者,因而是唯一应受崇拜者,唯一拥有一切完美属性者;除安拉外的一切存在,均为被造物,都不具完美的属性,因而也无任何受崇拜的资格。人如同尊崇安拉一样尊崇任何一种被造物,就已经犯了举伴罪,举伴者得不到主的饶恕。安拉说:“他们舍安拉而把他们的学者、僧侣和麦尔彦之子麦西哈当做主宰。其实他们奉命只崇拜独一的主宰,除他之外,绝无应受崇拜的。赞安拉超绝!他与他们用来配他的毫无关系!”(9:31)又说:“安拉绝不恕饶举伴他的罪行,他要对意欲之人饶恕不抵于此的罪。”(4:48)
(2)孝敬父母。同这节经文一样,为了强调父母的恩德之大,安拉在《古兰经》许多经文中将孝敬父母与崇拜他联系在一起。如:“养育你的主规定,你们必须崇拜他,孝敬双亲。”(17:23)“你当感谢我和你的父母,我是你们的归宿。”(31:14)
孝敬父母,即服从父母合理的命令,善待和侍奉父母。因为父母生育了子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大量辛勤劳动。安拉禁止人们对父母有任何形式的伤害,哪怕表示不满的喟叹或喝斥:“你不可对他俩说:‘呸’!也不可喝斥他俩。”(17:23)
(3)善待近亲,包括兄弟、姐妹、叔伯、舅父等。安拉在本章开头命令:“你们当敬畏安拉,谨防断绝骨肉。”(4:1)骨肉是一个人最亲近的人,是家庭的内核,而家庭的和睦是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基础。
(4)善待孤儿。孤儿是正值需要照顾的时候失去父亲的幼童。关怀和善待他们,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信仰和美德。善待孤儿是《古兰经》经常强调的主题之一。
(5)善待贫民。即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急需。如果无能力接济,就当婉言推辞,不可喝斥:“至于乞丐,你不可喝斥。”(93:10)这是伊斯兰实现社会保障的措施之一。
(6)善待近邻。即邻居、近亲及同教邻居。善待邻居是实现社会互助、友爱和安宁的最佳途径之一。
(7)善待远邻。远邻,指住所离自己稍远,或无亲戚关系的邻居。伊斯兰鼓励人们善待邻居,哪怕是非穆斯林邻居。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曾探望他的犹太人邻居。伊本·欧麦尔宰了一只羊,他嘱咐侍从给他的犹太邻居送去一份。他后来问侍从:“你给犹太邻居送肉了吗?我曾听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过:‘哲伯依勒天使一直嘱咐我要善待邻居,我甚至以为他要将邻居列为遗产继承人。’”(柏海盖辑录)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过:“谁确信安拉和末日,就让他善待邻居。”(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邻居的亲疏,依常规而定。哈桑·巴士利主张,离自己家纵横四十户的人家均为邻居。
善待邻居的具体做法很多,如接济其贫困者,互不侵挠,馈赠礼物,请客吃饭,互探互访等。据伊玛目·马立克的《穆宛塔圣训集》记载: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你们中任何人不能阻止邻居在他的墙上钉钉。”
8. 善待同伴。包括学习、工作、生活、旅途及某个场合相聚的人,自然也包括夫妻。
9. 善待旅客。包括断了路费的旅客和远道而来的客人,应帮助他们回归家乡或解决所遇困难。
10. 善待奴隶。奴隶制由来已久,它是人类历史畸形发展的产物。伊斯兰为取缔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采取了各种富有智慧的措施,命令人们善待奴隶便是解放奴隶的步骤之一。先知(愿主福安之)在临终前的嘱咐中说:“你们当坚守礼拜,善待奴隶。”(艾哈迈德、柏海盖辑录)据布哈里、穆斯林圣训实录记载: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奴隶是你们的兄弟和姐妹,是你们的亲人,安拉让他们在你们手下工作。你们吃什么,就让他们吃什么;你们穿什么,就让他们穿什么;你们不可让他们干力不能及的活,如果让他们干重活,就当帮助他们。”善待奴隶也包括直接释放他们或帮助他们逐步恢复自由。
“安拉的确不喜爱傲慢、矜夸之人。”即安拉不喜爱对以上命令不屑一顾,狂妄自大的人。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凡心存芥子般大小骄傲的人,不能进乐园。”有人问:“安拉的使者!一个人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和鞋子,是否也算骄傲呢?”先知(愿主福安之)答道:“不,安拉是美的,他喜欢美的事物。骄傲是拒斥真理,藐视他人。”(艾布·达乌德、提尔密济辑录)
37. 信仰与悖逆,美德与恶德不能同时并存于信士的心灵。所以,安拉在上节经文中阐明应做之事后,马上指出禁做之事。善待父母、亲戚、孤儿、贫民等,都需要人慷慨付出自己的钱财,而吝啬者与这种善行无缘。所以安拉谴责了那些自己吝啬,又教别人吝啬的人。吝啬者无所谓感恩,因为感恩是将安拉恩赐的财富用于真理、正义之道。由于这些原因,安拉将吝啬者称作卡菲尔,因为卡菲尔的原意是隐昧和掩盖。安拉以凌辱的刑罚警告悭吝之人。有些先贤将经文中的吝啬解释为犹太人对他们经典中有关先知穆罕默德的消息的隐瞒。毫无疑问,隐瞒知识属于最严重的吝啬行为。
38. 悭吝不舍者固然可恶,但借施舍“善行”沽名钓誉的罪行,较之吝啬更为严重。因为沽名钓誉是对安拉的“小举伴”行为,其严重性仅次于麦加多神教徒的偶像崇拜。与吝啬相同的是,沽名者亦隐瞒主的恩典,不感恩图报,而是将主的恩赐当作炫耀自己“能力”的资本。他们在炫耀自我的时候,实际并没有信仰安拉和末日的清算,即使他们口诵清真言也罢!他们在顺从恶魔的指令,而恶魔的指令完全迎合人类本性中的好誉倾向。他们实际在行善的晃子之下崇拜恶魔和私欲。他们浅薄地将恶魔选为同伴,对他的唆使亦步亦趋,他们的同伴真恶劣!
39. 为获得安拉的喜悦而施济与为沽名而施济,虽然付出是同样的,但举意有别。那么,为何要沽名而使自己的付出付诸东流,并招致惩罚,却不为求安拉喜悦而施济获取无限回赐呢?人类是多么浅薄和无知!要知道,安拉全知人们最隐秘的私念和巨细的行为,将在复生日予以公正的清算和回报。
40. 安拉告诉他的仆人,他丝毫不减损他们善功的回赐,也丝毫不在他们应受的惩罚之上增加惩罚。对于善功,他将加倍地予以回赐。安拉说:“在复活日,我将设置公道的天秤,任何人都不受丝毫冤枉;他的行为虽微如芥子,我也要报酬他;我足为清算者。”(21:47)安拉引述鲁格曼对儿子的嘱咐说:“我的小儿啊!善恶的行为,虽小如芥子,隐藏在磐石里,或在天空中,或在地底下,安拉都要揭示它。安拉确是明察的,彻知的。”(31:16)先知(愿主福安之)在一段详述复生日和“绥拉特桥”的圣训中说:“安拉将对众天使说:‘你们把心中尚存一块第纳尔分量善功的人从火狱中带出来。’于是天使们带出许多人来。天使们说:‘我们的主啊!我们已将他们带了出来。’安拉说:‘你们再将心中尚存半块第纳尔分量善功的人从火狱中带出来。’天使们又带出许多人。他们说:‘我们的主啊!我们已将你下令带出的人全部带出来了。’安拉说:‘你们再将心中尚存芥子份量善功的人从火狱中带出来。’他们又带出许多人来。他们说:‘我们的主啊!我们已将你下令带出的人全部从火狱中带出来了。’”安拉说:“行一件善事的人,将得十倍的报酬;干一件罪恶的人,只受同样的惩罚;他们都不受亏枉。”(6:160)
41-42.既然这就是安拉在复生日赏罚众人的原则,那么,当安拉让每个先知为他们的民族作证,让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为他的民族作证,已完全传达安拉的旨意时,他们中的犯罪者将如何面对这一事实?安拉说,那时他们中还会有人抵赖:“指主发誓,我们的主啊!我们不曾举伴你!”(6:23)这时,安拉将封闭他们的口,让他们的手脚说话,见证他们曾经干过的坏事。此时他们哀号:“但愿我曾是尘土。”(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