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信的人们!你们当履行各种契约。除了对你们明令禁止的外,准许你们吃一切牲畜。但不可在受戒期间或在禁地境内猎取飞禽走兽。安拉要判决他所意欲之事。
2.归信的人们!你们不要亵渎安拉的标识和禁月,不要侵犯用于奉献的牲畜,不要破坏那些牲畜的项圈,不要伤害朝觐禁寺,追求主的恩惠和喜悦的人。当你们开戒时,可以狩猎。对于阻止你们进禁寺的人,你们万不可因怨恨他们而有过激行为。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助。你们当敬畏安拉,因为安拉的刑罚确是严厉的。
1. 安拉以信士的根本属性“归信的人”呼吁他们,向他们下达天启命令,责令他们全面履行与安拉和与他人缔结的各种盟约。因为守信履约,是伊斯兰亘古不变的道德要求。与安拉缔结的盟约,包括安拉责成他们必须完成的所有命禁,有信仰方面的,也有道德方面的。与他人的盟约包括与人际交往、经济贸易等相关的各种协定。总括起来,这里的“盟约”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人与安拉的盟约、誓约,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协定、买卖协定、婚约、同盟协定。这些盟约在加强和改善人与主的关系及人际关系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凡不符合安拉经典的任何条件,都是无效的,哪怕一百个条件亦枉然。”(班扎尔·托伯拉尼辑录)又说:“谁干了一件没有教门依据的工作,是要被驳回的。”(艾哈迈德,穆斯林辑录)根据这一规定,穆斯林与他人缔结的任何协定和盟约,只要符合教门原则,或不违反教门有关规定,就必须完全履行,不得爽约。在其它经文有关食物规定的基础上,这里阐明了穆斯林与安拉缔结的约言。在食物和用品方面规定:可以吃驼、牛、羊的肉,可以利用它们的皮、骨、毛等。正如安拉所说:“他创造了牲畜,你们可用其毛和皮御寒,可用其乳和肉充饥,还有许多益处。”(16:5)这里表示牲畜的(الأنعام)一词,专指驼牛羊三种家畜,不包括其它动物。
“除对你们明令禁止的外”,指《古兰经》其它经文明令禁食的动物。
“但不可在受戒期间,或在禁地境内猎取飞禽走兽。”即禁止人们在正朝或副朝受戒期间,或在麦加与麦地那禁地范围内狩杀猎物。
“安拉要判决他所意欲之事”,即安拉是为所欲为的,要作什么决定就作什么决定。他是万物的创造者、供给者、支配者、拥有者,任何被造物无权阻止他的决定。安拉的一切意欲和安排都蕴含丰富的哲理,人类只要严格遵守安拉的一切规定,便可保障两世的全部利益。
2. 安拉告诉穆斯林,作为信主之人,他们必须严格遵守以下禁条:一是禁止轻视或破坏安拉的标识——朝觐及其全部仪式,如阻碍和伤害朝觐者等;二是禁止破坏禁月——伊历十一、十二、一、七月的神圣性,不得在其中发动战事;三是禁止人们掠夺或阻止赶往禁地奉献的牲畜,不得破坏牺牲品佩戴的项圈;四是禁止侵犯前往麦加禁寺,追求安拉恩惠和喜悦的人。穆卡提勒、葛塔代等人解释说,此处的“追求主的恩惠和喜悦的人”,指前往麦加经商的人。
显而易见,以上所禁之事均与朝觐有关。安拉之所以强调这些事物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是为了保障朝觐期间的安全、宁静与祥和的氛围,使朝觐者不用担心自己的生命财产,从而心无旁骛地履行功课。
安拉禁止人们在朝觐受戒和身处禁地时狩猎,但在开戒后,许可在禁地以外的地方狩猎。此外,安拉还禁止人们不可因为怨恨某些人而过分地对待他们,因为这有悖于穆斯林的公正原则。据宰德·本·艾斯莱目传述,本节经文是针对侯代比亚盟约签订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而降示的。当时,穆斯林因麦加多神教徒的阻止,不能去麦加完成副朝而忿忿不平,这时,一伙从东部准备前往麦加副朝的多神教徒从他们身旁经过,部分穆斯林就说:“我们为何不能像他们阻止我们那样,也阻截他们呢?”此时,安拉降示本节经文告诉他们,这种作法不符合穆斯林的行为准则。无论在何时何地,穆斯林必须坚持公正原则,越是在困境中,越要坚持原则。作为一个优秀的稳麦,穆斯林必须在正信和善行方面互相协助,在犯罪与敌对方面彼此抵制,而不同流合污。
至于那些在正道与邪道被阐明后,仍痴迷于作恶的人,安拉已为他们预备了严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