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归信的人们!你们当敬畏安拉,你们当寻求亲近安拉的媒介,你们当为安拉奋斗,以便你们成功。
36.不信的人,假使拥有大地上的一切,再加上同样的一份,以抵赎复生日的刑罚,也不蒙接受,他们将受痛苦的刑罚。
37.他们想从火狱里出来,但他们绝不能出来,他们将受永恒的刑罚。
安拉在前面的经文中阐明,公然与安拉的法度对抗的人,今世要受到法律制裁,后世还有严厉的惩罚。在这几节经文中,安拉从信仰的角度规劝人们坚持善行,远离恶行,做敬畏安拉的仆人,这才是后世得救的唯一途径。以此表明,伊斯兰规劝个人,治理社会并不仅仅依靠法制的威慑,而是以信仰治内,以法律治外,二者并施,标本兼治。这也正是伊斯兰不同于其它任何宗教的特色。
35. 安拉命令信士敬畏,就是要他们为害怕他的惩罚而谨防犯罪,以便成为真正体现正信之人。敬畏的同时,还应以实际行动坚持不懈地追求近主的媒介——安拉喜悦的善行和乐园中的最高品级。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你们听到宣礼员念宣礼辞,当念诵同样的赞辞,并为我祝福。谁祝福我一次,安拉将祝福他十次。你们当为我祈求‘瓦西莱’(الوسيلة)——它是乐园中的崇高地位,只有安拉的忠仆有资格得到它,我希望自己是得到它的人。谁为我祈求瓦西莱,我一定为他说情。”(艾哈迈德、穆斯林辑录)信仰在警惕中得到保护,在抗争中得到升华。所以,安拉命令穆斯林在警惕罪恶,追求乐园高品的同时,还须为主道进行“吉哈德”——战斗和奋斗。主道,即基于认主独一、拜主独一信仰的真理、正义、美德、自由之道。真理需要以战斗去捍卫,以奋斗去传播。伊斯兰的“吉哈德”涵盖扬善抑恶的一切领域和一切形式。既适用于战争年代,也适用于和平时期。穆斯林只有警惕罪恶,追求乐园高品,与罪恶作不懈的斗争,方能获得两世的成功。
36. 不信安拉和末日者,其人生必然充满罪恶,无法实现造物主喜悦的生命价值,他们的归宿只能是火狱。火狱的惩罚及其严厉,是人类难以想象的。我们只能从身陷其中的人耗尽一切仍无以赎身的绝望中推知一二。经文中“假使拥有大地上的一切,再加上同样的一份……”的表述,是说明赎身绝无可能的一种表达方式,因为谁也没有拥有大地上的一切的可能,更不要说再加上同样的一份。
37. 火狱的居民时刻希望从中解脱出来,但这是绝不可能的。他们将在悲怆与绝望之中一直遭受煎熬。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将来,安拉要将火狱中的一个人带出来,问他:某人啊!你的归宿怎么样?那人说:苦不堪言!主说:你想用满地的黄金赎罪吗?他说:主啊!我愿意!但安拉说:你在撒谎!我曾让你做比这容易得多的事,你却没做。然后,安拉命令天使将他拖入火狱。”(布哈里、穆斯林、奈萨仪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