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我确已降示《讨拉特》,其中有向导和光明,归顺安拉的众先知曾以它为犹太人判决,一般智者和学者也依照他们奉命护持的天经判决,并为其见证。故你们不要畏惧人,你们当畏惧我,你们不要以我的迹象换取些微代价。凡不依照安拉降示的经典判决的人,他们都是不信者。
45.我在《讨拉特》中对他们规定:以命偿命,以眼偿眼,以鼻偿鼻,以耳偿耳,以牙偿牙;-切创伤,都要抵偿。自愿赦免者,其原谅可抵消罪行。凡不依照安拉降示的经典判决的人,他们都是不义者。
46.我在众使者之后续派麦尔彦之子尔撒,以证实他之前的《讨拉特》,并授予他《引支勒》,其中有向导和光明,可证实他之前的《讨拉特》,并作敬畏者的向导和劝谏。
47.信奉《引支勒》的人,当依安拉在其中降示的律例判决。凡不依照安拉降示的经典判决的人,他们都是犯罪者。
前面的经文中,安拉严厉谴责犹太人背弃《讨拉特》对通奸者施以石刑的处罚,企图从先知穆罕默德那里得到更轻微的判决的行为。这几节经文中,安拉阐明了《讨拉特》的实质,及其中被犹太人隐瞒和篡改的律法,说明了降示于穆萨的《讨拉特》与降示于尔撒的《引支勒》之间的关系。每节经文最后,对他们违背《讨拉特》和《引支勒》的行为作了总结性批判。
44. 安拉正告犹太人,也告诉所有人:他给以色列人的先知穆萨降示了作为生活向导和人生之光的《讨拉特》,在其中阐述了有关安拉独一、使者圣品和后世赏罚等问题,确立了规范行为的各种律法。以色列历史上穆萨之后的所有先知,都在忠实地执行《讨拉特》的规定,以它的法律处理个人和社会的一切事务,表现了对安拉的绝对服从。此外,他们中精通世事、虔诚拜主的智者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也都依照他们奉命护持的天经处理世事,忠实地见证着《讨拉特》的纯洁性和真理性。当然,这是《讨拉特》遭人篡改之前的情况。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时代,犹太人中亦有此类忠诚之士,尽管为数较少。当以色列人隐瞒《讨拉特》中“以石击死”的刑罚及有关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预告时,正是这些人勇敢站出来,理直气壮地见证其真实性。如阿卜杜拉·本·赛俩目等人。
本节经文是针对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时代的犹太人降示的。所以,在追述历史上犹太人中忠良之士坚贞不渝的优秀风范后,号召麦地那犹太人向历史上本民族的敬畏者看齐,不要因为害怕自己的物质利益受损,政治地位不保而隐瞒、曲解甚至篡改天经,对贵族和贱民的案子不作平等处理;不应该害怕人,计较物质利益的得失,而应该畏惧安拉,因为唯有安拉掌握着人的荣辱福祸。如果不以安拉降示的法度裁决人间纠纷,那么,他们就是不信主、不信天经、不信后世的人,归宿自然是永久的火狱。
45. 麦地那犹太人在处理命案时,违背了《讨拉特》的规定和先知穆罕默德的判决,没有坚持公正、平等的原则。他们将白尼·古莱佐人的命价定为白尼·乃兑尔人的一半。于是安拉降示此节经文说明了《讨拉特》中原定的法律,揭穿了他们隐瞒天经的罪行:遭到篡改之前的《讨拉特》明文规定:“以命偿命,以眼偿眼,以鼻偿鼻,以耳偿耳,以牙偿牙;一切创伤,都要抵偿。自愿赦免者,其原谅可抵消罪行。”天经中根本不存在偏袒或迁就某一种人或某一个阶级的不平等规定。他们的做法恰恰证明他们是在篡改天经,背叛安拉。安拉是万物的创造者,普慈特慈的养育者,他创造人类后并没有让他们随心所欲地选择人生方向和行为准则,而是派遣使者,降示天经,详细指明了作为“人”而不是动物所应拥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如果他们严格遵守它,就可实现人间的公正、平等和繁荣,否则会使人类社会陷入重重黑暗和不义之中:“凡不依照安拉降示的经典判决的人,他们都是不义者。”这里的“判决”不局限于处理纠纷和执行法度,也包括每个人判断、处理和对待事物的方式。而“不义”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做事不恰如其分”,也有“伤害”、“亏枉”之意,也就是说,既然不以安拉的天启教导处理事务,就不可能做到恰如其分,进而伤害、亏枉、自欺欺人、不公等问题接踵而至,而这就是“不义”。
46. 安拉降于先知穆萨的《讨拉特》,曾是以色列民族的每个先知宣教和执政的依据。另言之,自穆萨至尔撒之间出现的所有以色列先知都奉行《讨拉特》的内容,而无新的天经降示。在穆萨和以色列众先知之后,安拉派遣了以色列民族封印先知尔撒。既让他证实《讨拉特》的可靠性和遵守它的必须性,还授予他新的启示——《引支勒》,作为规范行为的方向,引导认识的明灯,并证实真正的《讨拉特》的内容,鉴别被篡改成份。尔撒用它引领和劝化积极追寻真理的敬畏者。可以说,《引支勒》是《讨拉特》的辅佐和完善。先知尔撒曾说:“我来不是为了取消《讨拉特》大法,而是为了完善它。”《引支勒》的信仰和行为原则,与《讨拉特》、《古兰经》完全一致。安拉降示的所有天经,在其未遭篡改之前,彼此之间不存在丝毫抵牾。
47. 当安拉向一个民族派遣先知时,这个民族必须跟随那位先知,遵循他的教导。因为众先知都是前赴后继的,他们的信仰原则有着完美的一致性,人们没有理由厚此薄彼而“归信一部分,否认一部分”。本来,安拉派遣尔撒、降示《引支勒》后,以色列人应该依照《引支勒》的律例处理生活事务,然而以色列人没有这样做,而是背弃了天经原则。后来犹太教和基督教变成了两个完全对立的宗教,尽管基督教的《圣经》同时包括“旧约”和“新约”。
“凡不依照安拉降示的经典判决的人,他们都是犯罪者。”这里的“犯罪者”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的原意为“背离安拉命令和律法的人”。意思是说,凡是背离安拉的命令和律法的人,都是严重伤害自己和人类社会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