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犹太教徒说:“安拉的手是被束缚的。”愿他们的手被束缚,愿他们因自己的恶言而遭弃绝!其实,他的两手是展开的;他任意地费用。你的主降示给你的经典,必定会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更加横暴和悖逆。我已将仇恨投入他们之间,直到复活日。每逢他们点燃战火时,安拉就熄灭它。他们在地方上肆意作恶。安拉不喜爱作恶的人。
65.假若有经的人归信而且敬畏,我必勾销他们的罪恶,我必使他们进入幸福的乐园。
66.假若他们遵守《讨拉特》《引支勒》和他们的主降示给他们的经典,那么,他们必会仰食头上的,俯食脚下的。他们中有一些中和的人;他们中有许多行为恶劣的人。
安拉在上面的经文中揭露了犹太人极力犯罪、吞食贿赂、唯利是图等丑行,这几节经文揭示他们对安拉的胆大妄为、出言不逊:他们竟然说安拉是吝啬的!
64. 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时代,犹太人一度遭受经济危机,他们不从自己身上找遭难原因,而是责骂安拉,说安拉的手是被束缚的。意思是说,安拉是吝啬的。这是对安拉的严重的亵渎!安拉回应他们:他们才是吝啬的!他们要为此妄言而遭弃绝!不然,毫无疑问,安拉是慷慨大方的,是任意费用的!他是万物的创造者,他拥有天地的宝藏。“他把你们所要求的,全都给予了你们。如果你们计算安拉的恩惠,你们是无法数清的。”(14:34)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安拉掌握着无量的恩典,昼夜的施济不会使之减少丝毫。你们看见了他自从创造天地以来所费用的吗?这丝毫没有减少他掌握的恩典。”(布哈里、穆斯林辑录)安拉有时也使人窘迫,其中自有哲理:“如果安拉向他的仆人广施给养,他们必在大地上作恶,故他定量降赐所欲的给养。对于众仆,他是彻知的,洞察的。”(42:27)“安拉要使他意欲的人抑或给养宽裕,抑或给养窘迫。”(13:26)理解经文中“手”的表达,需要明白两点:其一,安拉说的“其实,他的两手是展开的;他任意地费用”是对犹太人谰言的驳斥;其二,这是安拉的自我描述,我们只须确信,而不可用人类有限的理性去揣摩其究竟,更不可以备被造物的概念加以比拟,因为安拉的每一个属性都是独一无偶,完美无缺的。
接着,安拉揭示了另一个重大事实:“你的主降示给你的经典,必定会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更加横暴和悖逆。”犹太人口出亵渎安拉之言,本意是发泄对穆斯林和伊斯兰的不满。这表明,安拉降于先知穆罕默德的经典对于犹太人而言,不但没有成为天启使命中断数世纪后重归正道的契机,反而使他们更加反动,更加悖逆。所以安拉将仇恨投入他们心中,使他们永远自相矛盾。这也是安拉在今世对他们的惩罚。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历史上频频出现并在延续的教派仇恨乃至仇杀,均属“安拉已将仇恨投入他们之间”的结果。不要看他们表面上很团结,很一致,其实正如安拉所说:“你以为他们很一致,其实他们是貌合神离的。”(59:14)他们之间的团结,只是暂时的利益的结合。
每当他们试图“点燃战火”,对先知穆罕默德和穆斯林发起进攻时,安拉使它熄灭于萌发状态,使他们的阴谋无法得逞:“每逢他们点燃战火的时候,安拉就熄灭它。”这是安拉对信士的保护和援助。总之,犯罪已成他们的本性,他们永远是破坏者而非建设者。安拉是不喜爱作恶者的,安拉的不喜爱意味着他们将遭厄运。
65. 安拉是至仁至慈的,无论他们多么愚顽和反动,忏悔之门总是为他们敞开的。至于上节经文所说的安拉“弃绝”他们、“必使他们中的多数人更加横暴,更加不信”、“将仇视和怨恨投入他们之间”等,均针对他们的自甘堕落而言。如果他们一改往日的反动态度归信并敬畏安拉,严格遵从安拉的命禁,那么,安拉定会接受他们的忏悔,定会襄助他们重新做人。在后世将以他们的正信和善行抵消他们以往的罪恶,并让他们进入幸福乐园:“假若有经的人归信而且敬畏,我必勾销他们的罪恶,我必使他们进入幸福的乐园。”
66.“归信而且敬畏”的具体内涵,是遵从《讨拉特》、《引支勒》和安拉降示的《古兰经》的教诲。这样,他们就不至于屡遭天灾人祸,而会丰衣足食,享受幸福生活。“仰食头上的,俯食脚下的”意指他们能享受丰足的雨水,茂盛的庄稼。正如安拉所说:“如果一个城市的居民归信而且敬畏,我必为他们开放天地的福利。”(7:96)伊本·阿巴斯说:“头上的”即降下大量的雨水;“脚下的”即来自大地的各种福利。
然后,安拉客观公正地告诉人们:“他们中有一些中和的人。”即有经人并非全部都是愚顽之徒,他们中亦有一些忠贞不渝地遵循正教、坚守美德的人。如阿卜杜拉·本·赛俩目等犹太学者、奈扎希等原奉基督教的人,他们在先知穆罕默德出现后欣然接受了伊斯兰。这正是安拉所说的:“穆萨的宗族中有一伙人,以真理引导他人,凭真理主持公道。”(7:159)
事实表明,他们更多的人是脱离正教,作恶成性的:“他们中有许多行为恶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