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ـٰٓأَيُّهَا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لَا تَسۡـَٔلُواْ عَنۡ أَشۡيَآءَ إِن تُبۡدَ لَكُمۡ تَسُؤۡكُمۡ وَإِن تَسۡـَٔلُواْ عَنۡهَا حِينَ يُنَزَّلُ ٱلۡقُرۡءَانُ تُبۡدَ لَكُمۡ عَفَا ٱللَّهُ عَنۡهَاۗ وَٱللَّهُ غَفُورٌ حَلِيمٞ (101) قَدۡ سَأَلَهَا قَوۡمٞ مِّن قَبۡلِكُمۡ ثُمَّ أَصۡبَحُواْ بِهَا كَٰفِرِينَ (102)
【译文】

101.归信的人们!你们不要诘问若干事物,那些事物若为你们显示出来,会对你们不利。在《古兰经》陆续降示的时候,如果你们询问,那么,那些事物会显示给你们。安拉已恕饶以往的诘问。安拉是至赦的,是至容的。
102.在你们之前,有一些民众,曾诘问此类问题,此后,他们为之变成了不归信的人。

『提示』

安拉在上面的经文中告诉人们,先知穆罕默德的责任只在于传达他所负的使命,而先知(愿主福安之)确已明白传达了。在这个段落的经文中,安拉禁止人们诘问先知一些他没有涉及,安拉也没有责成的事情,以免这种提问导致更多艰巨责成的降示。禁止向先知提问与伊斯兰责成无关的问题,从具体时代背景看,是针对当时的一些人向先知提一些无谓的问题而降示的。诸如有人问:“我将来的归宿是什么?”先知(愿主福安之)回答说:“火狱。(布哈里辑录)还有人问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安拉规定朝觐,是要我们每年朝觐吗?”他连问了三次,先知(愿主福安之)缄口未答。最后先知告诉他:“如果我说是,那么每年朝觐就会成为主命,而你们无力做到。”(穆斯林辑录)虽然这些经文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人或事降示的,但其普遍意义在于禁止各个时代人们对伊斯兰未涉及的问题进行无谓的究诘。

【注释】

101. 安拉告诫归信他的人,不要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询问一些本不存在,或与责成无关,或属于幽玄范围的事情上:“归信的人们啊!你们不要诘问若干事物。”这里的“诘问”一词也包含“过多要求”之意。因为凡对人类具有重要性的事宜,先知已通过《古兰经》启示和他的生平实践作了详尽说明。如果人们不听劝阻,恣意究诘、要求,而此时《古兰经》正在降示,那么,安拉就会降下更为艰巨的责成。那无疑对他们是不利的:“那些事物若为你们显示出来,会对你们不利。在《古兰经》陆续降示的时候,如果你们询问,那么,那些事物会显示给你们。”即使在《古兰经》降示完毕之后,无谓的究诘也会导致许多困惑的产生,致使一些信仰本不坚定者对伊斯兰产生怀疑。先知(愿主福安之)说:“穆斯林中罪恶最严重的人,是那些过分探询本未禁止之事,后因其探询遭到禁止的人。”(穆斯林辑录)又说:“安拉憎恶你们干三件事:说三道四,无度究诘,挥霍钱财。”(穆斯林辑录)
当然,为理解某节《古兰经》经文、某段圣训的涵义或探讨信仰的某个问题,而向有知识的人求教,是许可的,与本节经文的禁止并无抵牾。
《古兰经》没有提到的,是安拉对人类豁免的,他们应保持缄默,不予究诘。
“安拉已恕饶以往的诘问。安拉是至赦的,是至容的。”对于无知而犯“多问”的错误然后忏悔者,安拉已予饶恕。
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安拉确已规定种种主命,你们不可废弃;他确已设置种种法度,你们不可超越;他已禁止种种事物,你们不可违反 ;他对许多事情未置可否——是为怜悯你们,而非遗忘,你们不可究诘。”(达尔古图尼辑录)
102. 安拉以先民的历史为例,进一步阐明了无度的究诘产生的危险后果:“在你们之前,有一些民众,曾诘问此类问题,此后,他们因此变成了不归信的人。”如赛莫德人,他们问自己的先知萨利哈能否从岩石中生出一只母驼。后来母驼出现,他们却未遵主命而杀了它,他们因此成了卡菲尔。为此先知(愿主福安之)也经常向人们重申这一点:“凡我禁止你们的,你们当远之;凡我命令你们的,你们当尽力为之。你们以前的许多人之所以遭毁灭,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先知要求过多,分歧过多。”(布哈里、穆斯林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