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假使你能看到,当他们被驱至火狱的时候,他们说:“啊!但愿我们能重返人世,我们不再否认我们的主的迹象而成为信士。”
28.不然,他们以前所隐讳的已经为他们暴露出来。即使他们再返人世,也必重犯所禁之事。他们确是说谎的人。
29.他们说:“我们只有今世的生活,我们绝不复活。”
30.假使你能看到,当他们被带到他们的主那里的时候,安拉将说:“难道这不是真实的吗?”他们将说:“不然,以我们的主发誓!”他将说:“因为你们从前不信它,你们尝试刑罚吧!”
31.否认与安拉相会的人,确已亏折了。等到复活时刻忽然降临的时候,他们才说:“呜呼痛哉!我们在尘世时疏忽了。”他们的背上担负着自己的罪恶,他们所担负的真恶劣!
32.今世的生活,只是嬉戏和娱乐;后世,对于敬畏的人是更优美的。难道你们不明白吗?
在上节经文中,安拉说那些自己不信并阻碍他人归信者是在毁灭自己,在这里预示了他们在后世受惩罚的情况。
27.《古兰经》中凡描述后世惩罚或奖赏的内容,皆为对活在今世、尚有忏悔和努力机会者的警醒和鼓励。这里,安拉给我们描述了多神教徒在复生日的悲惨情形:“假使你能看到,当他们被驱至火狱的时候,他们说:啊!但愿我们能重返人世,我们不再否认我们的主的迹象而成为信士。”当安拉命令天使将他们驱至火狱,他们亲眼目睹其中的惩罚和恐怖时,会强烈希望能够有机会重返今世做一个信士。从“假使你能看到”的表达可以看出,描述悖逆者在后世的悲惨情形的意义,在于教育现世之人。
28-29.安拉以“不然”这个转折词否定了他们这种向往的真诚性:“不然,他们以前所隐讳的已经为他们暴露出来。”这只是以往罪行的恶果摆在面前时的无奈之辞,是谎言而已。假如他们果真重归今世,定会故态复萌,仍会作恶无忌。他们依旧会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并不存在复活:“即使他们再返人世,也必重犯所禁之事。他们确是说谎的人。他们说:我们只有今世的生活,我们绝不复活。”
30. 这是悖逆者在后世经历的另外一幕恐怖情景:“假使你能看到,当他们被带到他们的主那里的时候,安拉将说:‘难道这不是真实的吗?’他们将说:‘不然,以我们的主发誓!’”在复生日,这些人将被带到安拉跟前,安拉将质问他们眼前的惩罚是不是真实的,那时他们将乖乖伏罪。然而此时的他们,只有自食生前悖逆的恶果:“他将说:因为你们从前不信它,你们尝试刑罚吧!”
31. 亏折,是安拉对否认者的最后总结:“否认与安拉相会的人,确已亏折了。”他们在今世彻底否定了与安拉相会——受清算、回报的可能,当末日不期而至时,他们方懊悔生前的过分行为及身负的罪责:“等到复活时刻忽然降临的时候,他们才说:呜呼痛哉!我们在尘世时疏忽了。”说末日“突然”降临,是因为安拉派遣的任何一个先知和他们的经典都未曾预告过末日来临的确切时间。此时他们后悔莫及,但此时的后悔已毫无意义,这时的亏折已不是他们在今世极力避免的那种亏折,而是真正的、无望的亏折。其原因也很明了,那就是他们身负的罪恶太多太重:“他们的背上担负着自己的罪恶,他们所担负的真恶劣!”
32. 安拉阐明了今世的实质:人类不顾一切为之拼搏的今世,只不过是“嬉戏和玩耍”,既短暂且无益。昏溃的人沉湎其中,游戏人间;而明智畏主的人却将之视为考验之所,播种之地,从而利用它创造后世永恒的价值:“后世,对于敬畏的人,是更优美的。”虽然敬畏者也曾经历“嬉戏和玩耍”的今生,但他们与游戏人生者的不同,在于始终将畏主守法贯穿其中,寓价值于娱乐,寓规范于游戏,使整个人生转化为尔巴代提——对安拉的崇拜。
这就是今世的实质,安拉警警告人类:“难道你们不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