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当时,易卜拉欣对他的父亲阿宰尔说:“你把偶像当作主宰吗?据我看来,你和你的宗族确在明显的迷误中。”
75.我这样让易卜拉欣看见天地的权力,以便他成为坚信的人。
76.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他看见一颗星宿,就说:“这是我的主。”当那颗星宿没落的时候,他说:“我不爱没落的。”
77.当他看见月亮升起的时候,他说:“这是我的主。”当月亮没落的时候,他说:“如果我的主没有引导我,那么,我必定会成为迷误者。”
78.当他看见太阳升起的时候,他说:“这是我的主;这是更大的。”当太阳没落的时候,他说:“我的宗族啊!我与你们用来配主的事物毫无干系。
79.我确已端正地趋向天地的创造者,我不是以物配主的人。”
80.他的宗族和他争论,他说:“安拉确已引导我,而你们和我争论安拉吗?我毫不畏惧你们用以配主的偶像,除非我的主意欲发生什么事。我的主的知识包容万物。难道你们不觉悟吗!
81.你们无所畏惧地用安拉未降凭据的东西去配他,我怎会畏惧你们用以配主的偶像呢?如果你们有知识,那么,我们两伙人,究竟哪一伙更应享有安宁呢?”
82.确信安拉而未将不义掺入其信仰的人,他们享有安宁,他们是遵循正道的。
83.这是我的证据,我把它赐予易卜拉欣,以便他驳斥他的宗族,我将提升我意欲的人诸多品级。你的主,确是至睿的,确是全知的。
前面的经文一直在驳斥多神崇拜的荒谬性,故在这几节经文中,安拉援引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先知、众先知之父易卜拉欣规劝自己父亲放弃多神崇拜的一番对话,以便进一步说明:先知易卜拉欣是反对多神崇拜、信奉独一安拉的人;阿拉伯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均尊奉易卜拉欣为自己的祖先,但实际上他们已经脱离先祖的信仰轨道。
74. 安拉向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讲述了众先知之父易卜拉欣规劝父亲阿宰尔放弃多神崇拜的过程:“当时,易卜拉欣对他的父亲阿宰尔说:你把偶像当作主宰吗?据我看来,你和你的宗族确在明显的迷误中。”即怎能将自己凿制的偶像当作主宰加以崇拜呢?这显然是迷信。这件事情表明,在决定两世幸福的信仰问题上,父子应各具独立性,不应彼此盲从。
《古兰经》许多经文对物像崇拜予以斥责,如安拉说:“你们崇拜自己所雕刻的偶像吗?安拉创造了你们和你们的行为。”(37:95-96)
75. 安拉使易卜拉欣认识了自己父亲的迷误,也使易卜拉欣看到了天地间安拉拥有的权力和他全能、伟大、独一的证据,让他成为信仰坚定的人:“我这样使易卜拉欣看见天地的权力,以便他成为坚信的人。”这里的“使易卜拉欣看见……”并非一般的“看见”,而是安拉赐予这位先知的特殊恩典,即使他明白了蕴藏于万物的安拉独一的证据,使他成为信念坚定、号召人走向正信的先驱。
76-78. 这三节经文中,先知易卜拉欣由小及大,从星斗、月亮、太阳有规律的隐现、升落,向自己的父亲和周围的多神崇拜者证明,这些东西虽然一个比一个大,虽然神奇无比,但它们都是受支配的,有一个全能睿智的主使其升,使其落;使其隐,使其现。它们都是被造物。先知易卜拉欣还告诉他们,他之所以能认识创造者和被造物的区别,除了用以上推理方式观察、思考外,关键在于安拉的引导。否则,作为凡人他亦必迷失正道:“如果我的主没有引导我,那么,我必定会成为迷误者。”
这三节经文的行文句式,虽以先知易卜拉欣自己观察、推测、置疑、驳斥的方式出现,但实际上正如伊玛目伊本·凯西尔所说,先知易卜拉欣是在以现身说法的形式,用有力的理性证据逐个揭示当时人们崇拜的星辰、月亮、太阳的受支配和被造属性,最终以“我的宗族啊!我与你们所用来配主的事物毫无干系”彻底否定了多神崇拜。
79. 先知易卜拉欣向人们表明,他既已阐明正确的信仰,人们是否接受,完全在于他们自己的抉择。作为他自己,将秉承创造天地万有的主赋予的天性,义无反顾、旗帜鲜明地坚持认主独一,拜主独一信仰,与他们的多神崇拜行为彻底划清界限:“我确已端正地趋向天地的创造者,我不是以物配主的人。”
认主独一、拜主独一本是人类天性,只是被后天的教育、环境影响“遮盖”其本来面目,使其纯洁性大打折扣。正如安拉所说:“当时,你们的主从阿丹的子孙的背脊中取出他们的后裔,并让他们招认。主说:‘难道我不是你们的主吗?’他们说:‘怎么不是呢?我们已作证了。’我之所以要让他们招认,是因为不愿你们在复活日说:‘我们生前确实忽视了这件事。’”(7:172)“你应当端正地趋向正教,谨守安拉赋予的天性。安拉的创造是不容变更的; 这才是正教,但人们大半不知道。”(30:30)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每个婴儿都出生于天性,是父母使他们变成了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布哈里、穆斯林辑录)没有说父母使他变成穆斯林,是因为伊斯兰正是天性本身。
80. 先知易卜拉欣向人们揭示偶像崇拜的荒谬性时,那些执迷不悟的民众却与他争辩,还威胁他蔑视神明会招致厄运。先知坚定地告诉他们:我既已获得安拉的引导,并从天地万物中看到了安拉全能、伟大、独一的证据,那么我绝不会认同你们的谬说。至于你们的威胁,我则毫无惧心,因为没有安拉——养育万物的主的意欲,那些偶像或任何一物都不能伤及人一丝毫。安拉是彻知万事的。难道你们不能从我说的这一切中有所感悟吗?
81. 这是又一个强有力的理性推断:“你们无所畏惧地用安拉未降凭据的东西去配他,我怎会畏惧你们用以配主的偶像呢!”即你们毫无凭据地举伴全知全能的安拉而不害怕遭到灾祸,我为何要害怕那些无知觉、无能力、无利害的偶像的伤害呢?如果你们是明理之人的话,就请告诉我,认主独一、拜主独一的人与不畏惧安拉、肆意举伴安拉的人,哪一种人更能获得平安?更能在后世得救?
82.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确信安拉而未将不义掺入其信仰的人,他们享有安宁,他们是遵循正道的。”即真诚归信安拉、使者、经典、后世,丝毫不染指“举伴”行为,永远保持信仰纯洁性的人,将是今后两世获得平安的人,因为他们是真正走正道的人。经文中的“不义”指“什勒克”——举伴行为。阿卜杜拉·本·麦斯欧德说,这节经文降示后,穆斯林都很担忧,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沾染一点自亏和不义。这时安拉降示另一节经文,阐释了“不义”的涵义:“的确,举伴是严重的不义。”(布哈里、穆斯林等辑录)
83. 先知易卜拉欣辩驳族人荒谬信仰的论据,是来自安拉的启示,而非他个人理性的产物:“这是我的证据,我把它赐予易卜拉欣,以便他驳斥他的宗族。”在亲属和族人整体固守迷信的情况下,易卜拉欣脱颖而出,能获得认主独一、拜主独一的正信,绝非个人能力所及,而是安拉提拔的结果:“我将提升我意欲的人诸多品级。”这里的“若干品级”也指先知易卜拉欣在众先知中所占据的显赫地位。因为众先知的优越等级各不相同:“这些使者,我使他们互相超越,他们中有安拉曾与之说话的,也有安拉提升其若干等级的。”(2:253)
安拉是彻知一切的,安拉的创造和安排均具有深邃的哲理:“你的主,确是至睿的,确是全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