وَمَآ أَرۡسَلۡنَا فِي قَرۡيَةٖ مِّن نَّبِيٍّ إِلَّآ أَخَذۡنَآ أَهۡلَهَا بِٱلۡبَأۡسَآءِ وَٱلضَّرَّآءِ لَعَلَّهُمۡ يَضَّرَّعُونَ (94) ثُمَّ بَدَّلۡنَا مَكَانَ ٱلسَّيِّئَةِ ٱلۡحَسَنَةَ حَتَّىٰ عَفَواْ وَّقَالُواْ قَدۡ مَسَّ ءَابَآءَنَا ٱلضَّرَّآءُ وَٱلسَّرَّآءُ فَأَخَذۡنَٰهُم بَغۡتَةٗ وَهُمۡ لَا يَشۡعُرُونَ (95) وَلَوۡ أَنَّ أَهۡلَ ٱلۡقُرَىٰٓ ءَامَنُواْ وَٱتَّقَوۡاْ لَفَتَحۡنَا عَلَيۡهِم بَرَكَٰتٖ مِّنَ ٱلسَّمَآءِ وَٱلۡأَرۡضِ وَلَٰكِن كَذَّبُواْ فَأَخَذۡنَٰهُم بِمَا كَانُواْ يَكۡسِبُونَ (96) أَفَأَمِنَ أَهۡلُ ٱلۡقُرَىٰٓ أَن يَأۡتِيَهُم بَأۡسُنَا بَيَٰتٗا وَهُمۡ نَآئِمُونَ (97) أَوَأَمِنَ أَهۡلُ ٱلۡقُرَىٰٓ أَن يَأۡتِيَهُم بَأۡسُنَا ضُحٗى وَهُمۡ يَلۡعَبُونَ (98) أَفَأَمِنُواْ مَكۡرَ ٱللَّهِۚ فَلَا يَأۡمَنُ مَكۡرَ ٱللَّهِ إِلَّا ٱلۡقَوۡمُ ٱلۡخَٰسِرُونَ (99) أَوَلَمۡ يَهۡدِ لِلَّذِينَ يَرِثُونَ ٱلۡأَرۡضَ مِنۢ بَعۡدِ أَهۡلِهَآ أَن لَّوۡ نَشَآءُ أَصَبۡنَٰهُم بِذُنُوبِهِمۡۚ وَنَطۡبَعُ عَلَىٰ قُلُوبِهِمۡ فَهُمۡ لَا يَسۡمَعُونَ (100)
【译文】

94.举凡我派遣一个先知到一个城市去,(而他被人否认时),我总要以穷困和患难惩治其居民,以便他们谦逊。
95.随后我转祸为福,直到他们富庶,并且说:“我们的祖先确已经历祸福。”正当他们不知不觉时,我惩治他们。
96.假若各城市的居民,归信而且敬畏,我必为他们开辟天地的福利,但他们否认先知,故我因他们的作恶惩治了他们。
97.难道各城市的居民不怕我的刑罚在他们夜间酣睡的时候降临他们吗?
98.各城市的居民难道不怕我的刑罚在上午他们游戏的时候降临他们吗?
99.难道他们不怕安拉的计谋吗?只有亏折的民众才不怕安拉的计谋。
100.难道那些继先民之后成为大地主人的人不明白吗?假若我意欲,我必因他们的罪恶惩治他们;我将封闭他们的心,使他们听不进劝谏。

『提示』

前面的经文列举的,几乎全是一些民族不接受先知的规劝而遭灭绝的史实。这几节经文对这种历史现象作了一种规律性总结,以便让人们认识安拉的常道而吸取教训。我们从安拉的常道中能够看到的一般模式是:
警告性惩罚(贫困、疾病等)→普降恩典(生活富裕、身体健康、社会繁荣)→突降惩罚。
“惩罚”并非凭空而降,而是来自人们对先知使命的否认和悖逆。至于“恩典”,则是由于惩罚的打击,人们普遍醒悟而被赐予的奖赏,这种奖赏并非对所有人都有益,因为有些人并不居安思危,他们放纵私欲,沉醉于享乐而忘记“感恩”的责任,最终又招致惩罚。每一次的惩罚中,安拉总是拯救真诚的信士。不过有时他们也受到某种株连,那是为了罚赎他们的某些过错和不足。

【注释】

94-95. 安拉多次告诉我们,他在人类历史的每个阶段派遣了使者,向人们传达天启信仰和生活方针:“我确已在每个民族中派遣了使者,他们都对自己民族说:你们当崇拜安拉,远离恶魔。”(16:36)每当使者遭到人们否认,安拉不是一次性予以惩处,而是以贫穷、疾病等小灾小难提醒他们,以便让他们及时醒悟而回归正教。这期间,信士亦有可能受到某种株连,但这是对他们信仰的捶炼,是对他们种种过错的罚赎。在此之后,“我转祸为福,直到他们富庶。”即给予他们更多、更好改邪归正的机会和条件。然而,他们却认识不到其价值,不以为意地说:我们目前的状况同先人一样,属于苦尽甘来!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安拉的考验。正在这时,安拉突降天灾惩罚他们。这种情景,在人类历史上不知上演过多少次,但人类总是不吸取教训。
当然,在这其中,信士对安拉的感恩,对正信的坚持,是一如既往的。灾难能增加信士的回赐,幸福则能坚定他们的信念。正如先知(愿主福安之)所说:“信士的情况很奇妙!安拉前定的一切对他都有利:他遭难时,他坚忍,那对他有利;享幸福时,他感恩,那对他也有利。”(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伪信士则不同,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信士长期经受磨难,直至冲刷掉身上的一切罪恶;而伪信士如同驴子,它不知主人为何拴住它,又为何放开它。”(穆斯林、提尔密济等辑录)
96. 这是对安拉的“常道”的具体说明:“假若各城市的居民,归信而且敬畏,我必为他们开辟天地的福利,但他们否认先知,故我因他们所作的罪恶而惩治了他们。”安拉派遣使者,降示经典,就是为了引导人类,实现他们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从而获得两世的幸福。幸福与否不能仅以物质享受的多寡衡量,而要看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收益,而且前者是占第一位的。如果说任何事物的产生都需要一个因,那么,众先知致力于在人类生活中实现的“正信”和“敬畏”,是一切幸福产生的根源,因为正信和敬畏意味着始终将人约束在适合“人”的范围之中,与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既不伤己,又不伤他。由于人类的正信和敬畏,安拉还将在天地之间为他们开辟无法想象的福利。然而,人类的愚蠢、可悲、可怜在于没有认识天启教导蕴涵的福利,随意将其否定,甚或对其传播者加以迫害,最终受到自己行为的惩罚。
97-98. 安拉警告各个时代与天启信仰和生活方针背道而驰的人,他们虽然暂时没有遭到任何惩罚,甚至或许他们的物质文明异常发达,但他们决不要高枕无忧,安拉的惩罚或许会在他们夜间酣睡时,或白天嬉戏时突然降临:“难道各城市的居民不怕我的刑罚在他们夜间酣睡的时候降临他们吗?各城市的居民难道不怕我的刑罚在上午他们游戏的时候降临他们吗?”
99. 安拉谴责人们的无知和浅薄:“难道他们不怕安拉的计谋吗?只有亏折的民众才不怕安拉的计谋。”即他们怎能高枕无忧,不担心安拉时刻可能遣降的惩罚呢?难道许多人不是已经受到这种惩罚了吗?人们因偏离天启信仰和生活方式而遭遇的灾难还少吗?人类为何总是不吸取教训呢?
不吸取教训,对安拉的惩罚高枕无忧者,是甘愿亏折的人!
100. 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应该由于尚未受到惩罚,就误以为自己的行为符合规律,事物总有一个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在安拉意欲之时,他们必受惩罚。惩罚之前的“平安时期”,实际上是在给予人们悔过机会,其间的小灾小难是大难来临前的一声声警钟。或许,安拉不以某种“灾难”惩罚他们,而是“封闭”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永远听不到真理,直至在后世受罚,而这无疑是最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