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我确已用荒年和歉收惩治法老的臣民,以便他们觉悟。
131.当幸福降临他们的时候,他们说:“这是我们应得的。”当灾难降临他们的时候,他们则归咎于穆萨及其同道的不祥。真的,他们的厄运是安拉那里注定的,只是他们大半不知道。
132.他们说:“无论你拿什么迹象来迷惑我们,我们都不会信你。”
133.故我向他们遣降了水灾、蝗虫、虱子、青蛙、血液,作为明证。但他们自大,他们是犯罪的民众。
134.当他们遭遇天灾的时候,他们说:“穆萨啊!你的主与你有约,就请你为我们祈祷他。如果你能替我们消除天灾,那么,我们就一定归信你,一定释放以色列的后裔,让他们随你而去。”
135.当我替他们暂时消除灾难的时候,他们旋即背约。
130. 安拉在彻底消灭法老及其党羽之前,还曾对他们遣降一些警告性惩罚,即连年的干旱及歉收,旨在于让他们悔悟而放弃对安拉的悖逆和对民众的暴政。以种种惩罚呼唤罪人的良知,是安拉的一贯常道。历史经验表明,灾难有时确能软化心灵,唤起良知。
131. 然而,这些警告性灾难并未唤醒他们,赐予的恩典也未能使他们成为感恩之人。遇到丰年时,他们说,这是我们凭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得来的,是理所当然的;遭逢灾年时,他们却迷信地说,这是穆萨及其追随者招致的不祥。岂不知祸福均由安拉掌握,祸福都是考验方式,只不过他们不明白而已。
132. 如前所述,诸如干旱歉收等小灾小难,是安拉遣降灭绝性惩罚前的一次次提醒,是给予他们的弃恶从善的一次次机会。然而,他们不但没有醒悟,反而更加悖逆,对穆萨表示:“无论你拿什么迹象来迷惑我们,我们绝不归信你。”
133. 当人认识不到灾难是考验,而视其为纯粹的灾难;认识不到恩典是考验,仅视其为享乐的机会之时,灾难便成了真正的灾难,恩典也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灾难。法老及其党羽就属于此类人。所以,安拉为他们降下了更多的灾难:洪灾、蝗虫、虱子、青蛙、血液——他们所有的水都变成了血液,不能饮用,也不能灌溉。按理说,他们此时应该确信这是来自安拉的惩罚,有所醒悟,这样他们仍然有机会重新做人,然而他们依然狂傲,注定要做罪人。
134. 法老及其党羽不堪忍受安拉降下的这些灾难的折磨,要求穆萨“祈求他的主”为他们除灾解难。但是,他们并不是出于承认自己的罪过而请求穆萨祈祷安拉解除灾难,而是基于“穆萨与他的主的派遣者和被派遣者的关系”而妄想能对他们网开一面。另言之,他们与穆萨的主并无关系,只是想临时利用他除灾罢了。为达到除灾解难的目的,他们给穆萨提出诱惑性条件:“如果你能替我们消除天灾,那么,我们就一定归信你,一定释放以色列的后裔,让他们随你而去。”穆萨来劝化他们,就是要让他们过上真正“人”的生活,使他们摆脱暴虐境况,而全部成为安拉的仆人。这无论对统治者法老,还是受奴役的以色列人和埃及人,都有百利而无一弊,他们应该无条件接受才是。然而,他们却在因悖逆遭天灾之后,把解除灾难作为归信的条件,这意味着他们始终将信仰与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他们还应允说,只要灾难解除,他们还愿意释放以色列人回到他们的国家。但从他们带有附加条件的“归信”许诺可以预知,他们所说绝非实言。
135. 果不其然,当安拉暂时解除他们的灾难时,他们马上违约,并未如约归信。自他们将“利益”作为归信的条件之时,就已经注定了这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