وَإِذۡ تَأَذَّنَ رَبُّكَ لَيَبۡعَثَنَّ عَلَيۡهِمۡ إِلَىٰ يَوۡمِ ٱلۡقِيَٰمَةِ مَن يَسُومُهُمۡ سُوٓءَ ٱلۡعَذَابِۗ إِنَّ رَبَّكَ لَسَرِيعُ ٱلۡعِقَابِ وَإِنَّهُۥ لَغَفُورٞ رَّحِيمٞ (167) وَقَطَّعۡنَٰهُمۡ فِي ٱلۡأَرۡضِ أُمَمٗاۖ مِّنۡهُمُ ٱلصَّـٰلِحُونَ وَمِنۡهُمۡ دُونَ ذَٰلِكَۖ وَبَلَوۡنَٰهُم بِٱلۡحَسَنَٰتِ وَٱلسَّيِّـَٔاتِ لَعَلَّهُمۡ يَرۡجِعُونَ (168) فَخَلَفَ مِنۢ بَعۡدِهِمۡ خَلۡفٞ وَرِثُواْ ٱلۡكِتَٰبَ يَأۡخُذُونَ عَرَضَ هَٰذَا ٱلۡأَدۡنَىٰ وَيَقُولُونَ سَيُغۡفَرُ لَنَا وَإِن يَأۡتِهِمۡ عَرَضٞ مِّثۡلُهُۥ يَأۡخُذُوهُۚ أَلَمۡ يُؤۡخَذۡ عَلَيۡهِم مِّيثَٰقُ ٱلۡكِتَٰبِ أَن لَّا يَقُولُواْ عَلَى ٱللَّهِ إِلَّا ٱلۡحَقَّ وَدَرَسُواْ مَا فِيهِۗ وَٱلدَّارُ ٱلۡأٓخِرَةُ خَيۡرٞ لِّلَّذِينَ يَتَّقُونَۚ أَفَلَا تَعۡقِلُونَ (169) وَٱلَّذِينَ يُمَسِّكُونَ بِٱلۡكِتَٰبِ وَأَقَامُواْ ٱلصَّلَوٰةَ إِنَّا لَا نُضِيعُ أَجۡرَ ٱلۡمُصۡلِحِينَ (170) ۞وَإِذۡ نَتَقۡنَا ٱلۡجَبَلَ فَوۡقَهُمۡ كَأَنَّهُۥ ظُلَّةٞ وَظَنُّوٓاْ أَنَّهُۥ وَاقِعُۢ بِهِمۡ خُذُواْ مَآ ءَاتَيۡنَٰكُم بِقُوَّةٖ وَٱذۡكُرُواْ مَا فِيهِ لَعَلَّكُمۡ تَتَّقُونَ (171)
【译文】

167.当时,你的主宣布,他一定派人来让他们遭受酷刑,直到复活日。你的主的惩罚确是神速的。他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
168.我曾使他们散居四方,成为若干派别。他们中有善人,有非善人。我用种种祸福考验他们,以便他们觉悟。
169.在他们死亡之后,一些不肖的后裔继承了天经,那些后裔攫取今世浮利,还说:“我们将蒙饶恕。”如果有同样的浮利来到他们的身边,他们还将攫取。难道天经中没有与他们拿下约会,他们以安拉的名义只能说真理吗?他们诵习过那些内容。后世的安宅,对于敬畏者是更优美的。难道你们不理解吗?
170.坚持天经,谨守拜功者,我必不会使他们中的行善者徒劳无酬。
171.当时我使那座山在他们的上面震动,好像伞盖一样,他们猜想那座山要落在他们头上。我说:“你们当坚持我赐予你们的经典,并当牢记其中的教训,以便你们敬畏。”

『提示』

关于以色列人犯罪的问题,经文讲述到这里,已经不是针对整个以色列民族,而仅针对他们中的“犹太人”。因为从整体而言,以色列人中善恶兼有,而犹太人作恶成性。自拜犊为神以来,犹太人已经完全站在了先知穆萨带来的天启信仰的对立面。所以,我们看到《古兰经》每提及以色列人,总是一分为二地阐明他们中好坏兼有;而谈及犹太人时,总以谴责和批判为基调。

【注释】

167. 安拉告诉先知穆罕默德,他曾通过以往的先知向犹太人宣布:他将世代差遣某种人去惩治他们。这无疑揭示了犹太人永不悔改的卑劣本性。历史表明,安拉的这一预言在犹太人身上完全兑现了:在古代,他们曾受希腊人、巴比伦人等外族的奴役,后又受罗马基督教的统治,近现代又遭德国纳粹的屠杀。他们流离失所,永远不能享受平静的生活。人类诸多民族中,遭如此持久、如此深重灾难的只有犹太一个群体。同样,背信弃义,见利忘义,作恶成性,狡诈成习者,也只有犹太一个群体。聪明与狡诈、勤奋与贪婪、虔诚与暴戾的双重性格,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族群在其历史的某个时期遭受苦难,或许有其特殊原因,但如果整个历史是一部灾难史,那么,就应该从这个群体传统、信仰、价值观念乃至遗传因素中查找原因。
“他们遭受酷刑,直到复活日。”这表明犹太人注定要永世不得安宁。由此我们坚信,犹太人占领巴勒斯坦——伊斯兰的第一朝向,是暂时的,驱逐他们只是时间问题。支持他们,操纵他们的西方大国,并非永远的日不落帝国。安拉的常道决定了世间的权力中心是不断变更的。对此,我们毋庸赘言,因为人类历史是最好的例证。对视死如归的穆斯林而言,犹太人的侵略行径,正为他们提供了以身殉教的机会,而对犹太人而言,则是遭受“永久折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虽说安拉要严惩他们,但并非不分良莠,而是要严惩甘愿以身试法,违背天启法则的人。至于回归良知而悔过自新者,安拉则是至恕的,至慈的。可见他们面前始终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168. 这是安拉对犹太人经受“严惩”期间的生存状态的描述,也是对他们人格层次的客观评定。使犹太人四分五裂,永无定所,是安拉的另一种惩罚形式,这也是世人皆知的犹太人生存形式。“他们当中有善人”指先真诚归信先知穆萨的天启教导,后又归信以色列人的其他先知及先知穆罕默德的人。如先知穆罕默德时代的阿卜杜拉·本·赛俩目等人。“非善人”即指那些枉杀众先知、倾听和散布谣言、侵吞非法钱财、唯利是图、篡改天经之辈,无疑是指犹太人。安拉多次申明,他要世代严惩这些人,但不灭绝他们。因此,这里说他要以“种种祸福考验他们”,旨在使他们回心转意,重新做人。
169. 这是犹太人后裔中的一些人,他们虽拥有经典,了解经典,但在行动中却为所欲为,毫无顾忌。他们每当用非法手段获取某种利益时,先从理论上使其合法化。他们说:我们是主的选民,是众先知的后裔,我们干一些错事算得了什么,我们定会获得饶恕。在这种错误观念驱使下,他们深陷唯利是图的泥淖而无以自拔。其实,安拉在他们的经典中与他们缔结的约定是:他必须凭经立教,不得对安拉妄造谣言。但他们明知故犯,仍然与约言背道而驰。敬畏安拉的人知道,后世的幸福远比今世的短暂享受重要。他们不是敬畏者,也就无法理解其价值和意义。
170. 安拉揭露并斥责犹太人不肖子孙的同时,也依然将他们中的好人——坚守天启教导,谨守拜功的人排除在外。安拉是绝对公正的,他不会使信仰并行善的人徒劳无酬。
171. 安拉罗列了以色列人违背天启的各种罪行后,又让他们追忆最初降示《讨拉特》时的情形:“当时我使那座山在他们的上面震动,好像伞盖一样……”面前是安拉的约言,头上是震动的山岳,要么接受约言,跟随穆萨;要么接受灭顶之灾。约言同山岳一样威严,其目的只是希望他们成为敬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