وَٱتۡلُ عَلَيۡهِمۡ نَبَأَ ٱلَّذِيٓ ءَاتَيۡنَٰهُ ءَايَٰتِنَا فَٱنسَلَخَ مِنۡهَا فَأَتۡبَعَهُ ٱلشَّيۡطَٰنُ فَكَانَ مِنَ ٱلۡغَاوِينَ (175) وَلَوۡ شِئۡنَا لَرَفَعۡنَٰهُ بِهَا وَلَٰكِنَّهُۥٓ أَخۡلَدَ إِلَى ٱلۡأَرۡضِ وَٱتَّبَعَ هَوَىٰهُۚ فَمَثَلُهُۥ كَمَثَلِ ٱلۡكَلۡبِ إِن تَحۡمِلۡ عَلَيۡهِ يَلۡهَثۡ أَوۡ تَتۡرُكۡهُ يَلۡهَثۚ ذَّـٰلِكَ مَثَلُ ٱلۡقَوۡمِ ٱلَّذِينَ كَذَّبُواْ بِـَٔايَٰتِنَاۚ فَٱقۡصُصِ ٱلۡقَصَصَ لَعَلَّهُمۡ يَتَفَكَّرُونَ (176) سَآءَ مَثَلًا ٱلۡقَوۡمُ ٱلَّذِينَ كَذَّبُواْ بِـَٔايَٰتِنَا وَأَنفُسَهُمۡ كَانُواْ يَظۡلِمُونَ (177)
【译文】

175.你给他们讲述那个人的故事;我曾把我的许多迹象赐予他,但他背弃那些迹象,故恶魔赶上他,他成了迷误者。
176.假若我意欲,我一定要以那些迹象提升他,但他依恋尘世,顺从私欲,所以他像狗一样,你喝斥它,它就伸出舌头来,你不喝斥它,它也伸出舌头来。这是否认我的迹象者的譬喻。你要讲述这个人的故事,以便他们省悟。
177.否认我的迹象而且自欺的民众,其譬喻真恶劣!

『提示』

安拉重申他与人类缔结的双重盟约后,这里列举了一个有识无行的罪人的典型——布勒尔目·本·巴欧拉,以说明人类愚蠢、浅薄的一面。

【注释】

175. 安拉命令先知穆罕默德向犹太人讲述这样一个人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布勒尔目·本·巴欧拉,是以色列人中的学者,安拉赐予他有关天经的诸多知识,但他后来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彻底违背了知识分子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重新回到了无知状态,结果恶魔贴近他,对他不断耳提面命,他最终沦为迷误者。这是一个学者沉沦的全部过程:学习知识,然后将知识作为谋取今世利益的工具,随后与恶魔为友,或被恶魔选中,成为他理想的进攻目标,随之而来的结果必然是逐渐堕落,最终陷入彻底的迷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恶魔之所以“赶上”他这种人,是因为恶魔寻找的,正是这种自己主动迈出堕落步伐的人,因恶魔已经说过,对虔诚畏主的人,他们无计可施。
176-177.安拉告诉我们,他原本要通过赐予这个人经典知识提升他,使他成为高贵的人,然而,他却依恋尘世,顺从私欲,即自甘堕落,故安拉未提升他,而是让他顺势堕落下去。因安拉说过:“的确,安拉不改变人们的原来状况,除非他们自己首先改变。”(13:11)所以,安拉把他比喻为卑贱的狗,“你喝斥它,它就伸出舌头来,你不喝斥它,它也伸出舌头来”,即像狗一样,无论你约束它或放开它,它都是一样张口吐舌,渴望得到一口饭食,或满足本能欲求。对人而言,这里的“喝斥”或许指知识的约束或警示;“伸出舌头”指时刻准备满足欲望。这个譬喻不但指布勒尔目这种有识无行、见利忘义的学者败类,也指一切不信者,因为他们不受任何约束,情形自然也与狗无别。这个人的情形正与受天经引导而拒不服从的犹太人的情况完全一样,所以安拉命令先知穆罕默德将它讲述给他们,以便他们参悟而觉醒。
将人比做卑贱的狗,可谓已经贬低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但对那些否认安拉迹象,拒绝天启引导的人,此比喻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