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安拉引导谁,谁是遵循正道的;安拉使谁迷误,谁是亏折的。
179.我确已为火狱创造许多镇尼和人类,他们有心不去思维,有眼不去观察,有耳不去听闻。这等人好像牲畜一样,甚至比牲畜还迷误。这等人是昏聩的。
180.安拉有许多极美的名号,你们要用那些名号称呼他。妄用安拉的名号者,你们可以置之不理,他们将受自己行为的报酬。
在前面的经文中,安拉将那些具备走正道条件,却自甘堕落,陷入迷误的犹太人比喻为“张口吐舌的狗”。在这里,安拉紧接着向人们阐明了那些人弃正道、入迷途的根本原因——荒废理智,顺从本能。因为人与牲畜的区别在于理智,而本能是共有的。
178. 安拉引导的人,必然是走正道者;安拉使之陷入迷误的人,必然是迷误者,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安拉引导什么人,又使什么人迷误,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也就明白了“前定”的基本问题,也就不会陷入“人是自由的还是被迫的”之类问题的无谓争论。《古兰经》明白无误地一再告诉我们,安拉引导的只是积极向善的人,使之迷误的也只是自甘堕落者:“安拉要借这部经典指引追求其喜悦的人走上平安的道路,依自己的意志把他们从重重黑暗引入光明,并将他们引入正路。”(5:16)“不信安拉的迹象者,安拉必定不引导他们,而他们将受痛苦的刑罚。不信安拉的迹象者,才是捏造了谎言的,这等人确是说谎的。”(16:104-105)可见,走正道还是入迷途,根本取决于人的主观选择。而安拉引导人或使之迷误的意义,在于襄助向善者继续向善,放任向恶者继续迷误,不存在丝毫的强制。正如安拉所说:“的确,安拉不改变人们的原来状况,除非他们自己首先改变。”(13:11)即安拉不会平白无故地使一个不追求真理的人获得真理,不会使一个不追求正道的人走上正道。安拉“不引导”的结果,必然是陷入歧途,因为安拉在世间安排的“道路”只有两条,别无第三条,即正道与邪道,正信与迷信,决无中立区。毋庸置疑,走入歧途的人,肯定是两世亏折者。
179. 在所有被造物中,只有镇尼和人类被赋予理智和自由意志。所以安拉赋予他们认主独一、拜主独一的职责:“我创造镇尼和人类,只是为了崇拜我。”(51:56)自由意志与履行职责相联系,必然会产生两种结果:履行者与不履行者,服从者与悖逆者,归信者与不信者。因此,安拉说:“我确已为火狱创造许多镇尼和人类……”很显然,他们入火狱,是因为“他们有心不去思维,有眼不去观察,有耳不去听闻。”即他们没有利用安拉赋予的官能去思考、观察、听取遍布于宇宙的安拉存在、全能、伟大的证据,而是仅利用它们去满足本能的欲求。于是他们就无异于牲畜了,甚而比牲畜更迷误。那是因为,牲畜只拥有本能,而无理智——如果说有理智的话,那也只是维持其生存的有限理智,而非与人类一样的具有创造和自由选择的理智。它们的运动只是发挥本能的过程,而人类不仅拥有本能,也被赋予约束本能、使其适当发挥的理智。人一旦荒废了功能如此强大、具有如此妙用的理智,也就连牲畜都不如了。
安拉的最后评判是:悖逆者是昏聩的。即身陷迷误而不自觉,身处罪恶而无意识。至于头脑清醒,明辨利弊的人,则是遵循天启教导而两世均不耽误者:“你应当借安拉赏赐的财富营谋后世的住宅,但不要忘却你今世的份额。你当善待人,就像安拉善待你一样。你不要在地方上摆弄是非,安拉确是不爱摆弄是非者的。”(28:77)
180. 安拉阐明了入火狱者——荒废被赋予的高级官能与理智的镇尼与人类的情况后,在这里提及安拉的“美名”,是要告诉我们,人们之所以入火狱,是因为他们没有以安拉的这些美名,及它们包涵的完美属性记念安拉,崇拜安拉。如果他们想要今世走正道,后世入乐园,那么,以《古兰经》和圣训确定的“美名”记念安拉,崇拜安拉是首要条件。
此外,经文还告诉我们,人类如果要赞美安拉,祈求安拉,就必须以安拉自己指定的这些美名去赞美和祈求,而不能自造称谓,因为人类的称谓仅代表被造物的概念,况且还受理性的局限。先知(愿主福安之)说:“的确,安拉有九十九个尊名——一百只差一个,谁悉数背记并参悟其内涵,他就能入乐园,安拉是独一的,他喜欢单数。”(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妄用安拉的名号者,你们可以置之不理,他们将受自己行为的报酬。”这里的“妄用安拉的名号”指三种情况:一是更改名称对象,如多神教徒用其中某些名称称呼他们的偶像,或将安拉的尊名用于被造物等;二是篡改名称内涵,如有些人以人格化的内涵比拟安拉。三是否定名称本意,即把安拉确定的尊名涵义改为他意。
对这种人“置之不理”的意思是,如果他们不听劝告,一意孤行,非要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安拉,或加以比拟,或否定美名本意,那么就让他们率意而为吧,因为这对安拉无丝毫损害,而他们自己将受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