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你要原谅,要劝导,要避开愚人。
200.如果恶魔怂恿你,你当求庇于安拉。他确是全聪的,全知的。
201.敬畏者遭遇恶魔蛊惑的时候,能恍然大悟,能立刻看见真理。
202.恶魔要任随他的兄弟迷误,然后他们不肯罢休。
203.当你未昭示一种迹象的时候,他们说:“你为何不创造一种呢?”你说:“我只遵守我的主启示给我的经典,这是你们的主为归信的民众降示的明证、引导和慈恩。”
在上面的经文中,安拉揭示了人类以被造物匹配造物主的荒谬行为。在这一段落的经文中,安拉为我们确立了正确人际关系的规范,并提醒我们时刻提防恶魔的进攻。
199. 这节经文涵盖了人际交往的三大原则:
(1)宽以待人。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你们要给人容易,不要给人困难;你们要让人们喜悦,不要让人们厌恶。”(艾哈迈德、布哈里、穆斯林等辑录)宽以待人包括不计前嫌,联络断交者,原谅知错悔改者,以和善的态度对待同教兄弟等。就先知自己而言,他喜欢容易之事。据传述,如果让他在两件事情之间选择,他就会选择其中容易的一件,只要那件事不是罪恶的话。(提尔密济辑录)
(2)命人行善。督促人们去遵行正教倡导的一切美好行为。有关鼓励人劝善戒恶的经文,《古兰经》中比比皆是,例如,安拉说:“你们中应当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劝善戒恶;这等人,确是成功的。”(3:104)
(3)回避愚人。对无知无德之人,要采取回避、不与之计较的态度。安拉赞扬这种人说:“至仁主的仆人是在大地上谦逊而行的;当愚人与他们搭话的时候,他们说:祝你们平安。”(25:63)
这三条原则,是人与人相处的重要准则。阿克莱麦说,这节经文降示时,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吉布利勒天使啊!这是什么意思?”天使说:“你的主在命令你,要主动联络与你断交的人;惠及不曾惠及你的人;原谅曾伤害你的人。”阿卜杜拉·本·祖拜尔说:“以安拉起誓,降此节经文,就是为了改善人们的品德。”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过:“在行为的天平中,最具份量的是完善的美德。”(提尔密济辑录)
200. 美德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境界,但真正具备它者很少,因为人在向往美德、追求美德之时,没有提防一种隐秘力量时刻不停的阻止,那就是人类的明敌——恶魔的干扰和唆使。所以安拉教导先知,也教导穆斯林:每当恶魔怂恿你,让你违背正确的思想行为标准时,你应向安拉求庇护,安拉是全听的,全知的。安拉已经许诺,只要人时刻向他求助,他就会援助他们,保护他们。
201. 这是信赖安拉,祈求安拉护佑的真实效果:每逢信士在不经意中受到恶魔蛊惑而稍稍偏离正确准则时,他们总能即刻清醒,马上看见真理,而不至于深陷罪恶。对恶魔唆使的这种“警觉”,正是伊斯兰信仰的最高境界之一——“敬畏”的内涵,这种人就是敬畏者。
202. 恶魔的蛊惑对另一种人则产生不同的结果:每当恶魔蛊惑他们,诱使他们去作恶,他们就趋之若鹜,他们既无抵挡的精神准备,也无抵挡的能力,因为他们不具备信仰与敬畏的强大武器。这种人,把他们称作恶魔的兄弟,毫不为过。
“然后他们不肯罢休。”意思是说,恶魔对这种人的唆使和蛊惑,决不会停留在某一种罪恶上,而是要让他们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3.这是恶魔蛊惑的实例。麦加多神教徒曾向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提出种种刁难性要求,如他们说:“我们绝不信你,直到你为我们使一道源泉从地下涌出,或者你有一座园圃,种植着椰枣和葡萄,你使河流贯穿其间。”(17:90-91)“有人对他们宣读我的明显的迹象的时候,那些不希望会见我的人说:‘请你另拿一部《古兰经》来,或者请你修改这部《古兰经》。’”(10:15)在此类情况下,先知(愿主福安之)总是等待安拉的启示。于是,恶魔的兄弟——多神教徒们就怂恿先知说:你何不给我们造一种奇迹,或另造一部《古兰经》?这不是很容易吗?安拉命令先知告诉他们:奇迹不是供愚顽者娱乐的;《古兰经》不是随意更改的,奇迹和《古兰经》是安拉降示的明证。安拉说:“你们的主的许多明证已降临你们;谁重视那些明证,谁自受其益;谁忽视那些明证,谁自受其害;我不是监护你们的。”(6:104)《古兰经》是信士的引导和慈恩:“这是你们的主为归信的民众降示的明证、引导和慈恩。”“这是我降示的吉祥的经典,你们当遵守它,并当敬畏主,以便你们获得主的怜悯。”(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