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归信的人们!你们当顺从安拉及其使者,你们不得在聆听他的教诲后违背他。
21.你们不要仿效那些人,他们说:“我们听从了。”其实他们并不听从。
22.据安拉看来,最劣等的动物确是那些装聋作哑,不明真理的人。
23.假若安拉知道他们有丝毫善意,必使他们能听;纵虽使他们能听,他们依然会违背正道。
安拉在教训多神教徒之后,接着强调穆斯林在任何情况下服从安拉和使者的重要性。
20. 安拉在《古兰经》中常以“归信的人们”呼吁穆斯林,向他们下达天启命禁。这说明他们的“归信者”身份决定了必须服从下达给他们的一切号令。或者说,遵守安拉和使者下达的所有号令,正是信仰的真实体现。服从安拉和使者,是穆斯林必须时刻履行的天职。这种服从不但要体现在信仰、思想方面,还必须贯穿在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可以说,在穆斯林的生活领域中,没有任何一方面可以脱离对天启教导的服从。既然使者传达的天启和解释天启的圣行永远存在,那么,服从使者不再以他的在世或去逝为前提,信士不能在聆听使者教导后再与之背道而驰。
21. 安拉命令穆斯林“听从”,指的是理解和执行,而不仅仅是感官层面上的“听”。作为信士,应该这样:“使者确信主降示给他的经典,信士们也确信那部经典,他们人人都确信安拉和他的众天使,所有经典和众使者。他们说:‘我们对于他的任何使者,都不加以歧视。’他们说:‘我们听从了,我们恳求你赦宥;我们的主啊!你是最后的归宿。’”(2:285)而不应该像这样一些人:“他们说我们听从了,其实他们并不听从。”这些人是昏聩的伪信士,他们为了苟活于穆斯林社会,迫于穆斯林的威严而口头上说听从,但他们内心和行动上并未体现出真正的听从。
22. 安拉对这种“听而不从”、“知而不行”者的评价是:“据安拉看来,最劣等的动物确是那些装聋作哑,不明真理的人。”即他们是大地上行走的最劣等的被造物,他们已从万物之灵、大地的代治者,堕落为真假不辩、善恶不分的“动物”。
23.“假若安拉知道他们有丝毫善意,必使他们能听。”即安拉是全知的,倘若他们主观上对真理有一点倾向,并作些微努力,那么安拉一定会引导他们;倘若他们不再盲从蒙昧传统,运用理智参悟一下自己的真正利益所在,那么必会接受伊斯兰。然而,他们却像牲畜一样不明事理:“纵虽使他们能听,他们依然会违背正道。”也即是说,即使安拉让他们理解了真理的意义,他们依然会明知故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