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安拉和他的使者向那些曾与你们缔约的以物配主者发出的解除盟约的宣言。
2.(以物配主者们!)你们可以在地面上漫游四个月。须知,你们无法逃避安拉的惩罚,安拉是要凌辱不信者的。
3.这是安拉和他的使者在大朝之日对众人的通告:安拉和他的使者对于以物配主者是无干的。如果你们悔过,那对于你们最好,如果你们背离,那么,须知你们不能逃避安拉的惩罚。你当以痛苦的刑罚向不信者报喜。
4.但以物配主的人们中曾与你们缔结盟约,而没有任何违背,也没有资助任何敌人者,你们应当遵守与他们缔结的盟约,直至满期。安拉确是喜爱敬畏者的。
5.当禁月结束的时候,你们在哪里发现以物配主者,就在那里杀戮他们,俘虏他们,围攻他们,在各个要隘侦候他们。如果他们悔过自新,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你们就放开他们。安拉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
6.如果某个以物配主者向你要求庇护,你应当保护他,直到他听到安拉的言语,然后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这是因为他们是无知的民众。
在麦加时,先知穆罕默德曾与多神教徒缔约,互不阻止朝觐克尔白的事宜,禁月中互不侵挠。此外,先知还曾与许多阿拉伯多神教部落缔结了有一定限期的和平协约。但是,许多部落不守信用,擅自毁约,故安拉降示这一与多神教徒解约的宣言。
1.“忏悔”章最初的数节经文降示于迁徙后的第九年。此时,除白尼·铎穆尔和白尼·凯纳奈两个部落外,大多数阿拉伯部落撕毁了在侯代比亚之日与先知缔结的盟约。所以,安拉命令穆斯林宣告解除与多神教徒缔结的一切盟约,并对他们宽限四个月时间,让他们在加入伊斯兰或与穆斯林对抗到底之间自行抉择。期限一到,穆斯林即与他们开战。
这里的“与你们缔约的以物配主者”指与先知穆罕默德缔约不满四个月或无限期缔约者。这种人须在宽限的四个月期满时,对是否接受伊斯兰作出明确表态。至于已与先知缔结有限期盟约的人,无论他们的约期在何年何月,须等到期限结束再行抉择,正如本章第四节经文所阐述。
这节经文的降示,意味着麦加将成为纯粹的伊斯兰城市,不再容纳一个多神教徒。这是只有禁地麦加享有的特殊地位。
2. 安拉命令先知告诉多神教徒,他们可在宽限的四个月内自由、平安地四处活动,期满后必须决定归信正教或与之对抗。试图逃脱或顽抗都是徒劳的,安拉迟早要惩处悖逆者。对此,前人的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他们之前的人,曾否认众使者,故刑罚从他们意想不到的地方降临他们。安拉使他们在今世尝试凌辱,后世的刑罚必定是更严厉的,假若他们知道的话。”(39:25-26)
绝大多数注疏家主张,这里的“四个月”指自下达解除盟约宣言的伊历十二月十一日起,至次年四月十日,而非传统的伊斯兰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七月)。
3. 安拉同时也向世人宣布了这一与多神教徒解除盟约的消息。据提尔米济、奈萨仪、艾哈迈德辑录的圣训记载,伊历九年,于艾布·伯克尔率众朝觐期间,阿里向人们诵读了“忏悔”章头几节经文,然后说:“我受遣来传达四件事:一是从此不许任何人赤身巡游天房;二是谁与先知缔约,那么盟约到期结束;未与先知缔约者,其限期为四个月;三是除归信安拉者外,任何人不能入乐园;四是从今日起,穆斯林与多神教徒不能共居一地。”这一消息于伊历九年十二月十日在米那山宣布。
“如果你们悔过,那对于你们最好,如果你们背离,那么,须知你们不能逃避安拉的惩罚。”指在宽限的四个月中,必须对是否接受伊斯兰作出抉择。如果选择接受,可获得两世幸福;如果选择拒绝,那么只是在自取灭亡。除了作出选择,别无逃避之所。对于不信者,你当以痛苦的刑罚向他们报喜——因为他们曾像追求利益一样,追求罪恶。
4. 如前所述,解除盟约针对的是指那些曾与先知缔结无限期盟约者。至于与先知缔结有限期盟约,既无丝毫违约行为,亦无勾结他人对付穆斯林之嫌疑者,穆斯林必须严格遵守约期,不得擅自毁约。因为这是安拉规定的永不变更的道德原则,服从这一原则,便是安拉喜悦的“敬畏”行为。
5. 当安拉宽限的四个月结束时,如果他们依然坚持迷信,不改变愚顽立场,那么,穆斯林应当如约向他们开战,可采取以下方式对付他们:
(1)无论在哪里发现,就在那里消灭他们。
(2)亦可俘虏他们。
(3)或围攻他们,直至归信或消灭。
(4)在各个要隘侦候他们。
如果他们弃邪归正,信奉正教,礼拜、纳课,那么,他们可以获得平安和自由。很明显,一个刚入教的人礼拜、纳课,是入教宣誓——清真言、作证言之后穆斯林体现信仰的具体行动,亦是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的基本区别。
“安拉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说明入教者以往的罪恶可获饶恕,从此开始崭新的生活。
6. 在四个月的宽限期结束后,如果有人既未直接作出归信的选择,亦无对抗的表示,而是要求生命受到保护,其目的是要了解伊斯兰,然后再考虑入教的问题,那么,穆斯林应该接受他们的请求,给予他们保护,让他们得到聆听安拉教导和充分了解正教的机会。事实上,让人们遵奉安拉的正教,是颁布解约令、与敌人战斗、宽限四个月等措施的根本意义和宗旨。因此,当伪先知穆塞莱麦派遣的两位信使来见先知时,先知问他俩:“你俩见证穆塞莱麦真是安拉的使者吗?”那两人说:“是的。”于是先知说:“指主发誓,若非他禁止杀信使,我定会斩你俩的头。”(艾哈迈德、艾布·达乌德辑录)据此,哈奈非和沙菲依二教法学派主张,当非穆斯林国家的人为学习伊斯兰或经商的目的进入伊斯兰国度,要求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时,应予以保护,直至其平安返回自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