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ـٰٓأَيُّهَا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لَا تَتَّخِذُوٓاْ ءَابَآءَكُمۡ وَإِخۡوَٰنَكُمۡ أَوۡلِيَآءَ إِنِ ٱسۡتَحَبُّواْ ٱلۡكُفۡرَ عَلَى ٱلۡإِيمَٰنِۚ وَمَن يَتَوَلَّهُم مِّنكُمۡ فَأُوْلَـٰٓئِكَ هُمُ ٱلظَّـٰلِمُونَ (23) قُلۡ إِن كَانَ ءَابَآؤُكُمۡ وَأَبۡنَآؤُكُمۡ وَإِخۡوَٰنُكُمۡ وَأَزۡوَٰجُكُمۡ وَعَشِيرَتُكُمۡ وَأَمۡوَٰلٌ ٱقۡتَرَفۡتُمُوهَا وَتِجَٰرَةٞ تَخۡشَوۡنَ كَسَادَهَا وَمَسَٰكِنُ تَرۡضَوۡنَهَآ أَحَبَّ إِلَيۡكُم مِّنَ ٱللَّهِ وَرَسُولِهِۦ وَجِهَادٖ فِي سَبِيلِهِۦ فَتَرَبَّصُواْ حَتَّىٰ يَأۡتِيَ ٱللَّهُ بِأَمۡرِهِۦۗ وَٱللَّهُ لَا يَهۡدِي ٱلۡقَوۡمَ ٱلۡفَٰسِقِينَ (24) لَقَدۡ نَصَرَكُمُ ٱللَّهُ فِي مَوَاطِنَ كَثِيرَةٖ وَيَوۡمَ حُنَيۡنٍ إِذۡ أَعۡجَبَتۡكُمۡ كَثۡرَتُكُمۡ فَلَمۡ تُغۡنِ عَنكُمۡ شَيۡـٔٗا وَضَاقَتۡ عَلَيۡكُمُ ٱلۡأَرۡضُ بِمَا رَحُبَتۡ ثُمَّ وَلَّيۡتُم مُّدۡبِرِينَ (25) ثُمَّ أَنزَلَ ٱللَّهُ سَكِينَتَهُۥ عَلَىٰ رَسُولِهِۦ وَعَلَى ٱلۡمُؤۡمِنِينَ وَأَنزَلَ جُنُودٗا لَّمۡ تَرَوۡهَا وَعَذَّبَ ٱلَّذِينَ كَفَرُواْۚ وَذَٰلِكَ جَزَآءُ ٱلۡكَٰفِرِينَ (26) ثُمَّ يَتُوبُ ٱللَّهُ مِنۢ بَعۡدِ ذَٰلِكَ عَلَىٰ مَن يَشَآءُۗ وَٱللَّهُ غَفُورٞ رَّحِيمٞ (27)
【译文】

23.归信的人们!你们不要以自己的父兄为保护人,如果他们弃正信而取迷信的话。你们中谁以他们为保护人,谁是不义者。
24.你说:“如果你们以为自己的父亲、儿子、兄弟、妻子、亲戚,以及你们得来的财产,生怕滞销的生意和心爱的住宅,比安拉及其使者和为安拉奋斗更为可爱,那你们就等待,直到安拉执行他的命令吧。安拉是不引导放肆的民众的。”
25.在许多战场上和侯奈因之役,安拉确已援助你们。当时,你们自夸人众,但人数虽众,对你们却无裨益;地面虽广,你们却觉得狭窄无比,终于败北。
26.后来,安拉把宁静降于使者和众信士,并降下你们所未见的军队,他惩治了不信者,那是不信者的下场。
27.后来,他准许他所意欲者悔过自新。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提示』

当安拉命令穆斯林与多神教徒划清界线时,部分人说:一个人怎能与他的父母兄弟决绝呢?安拉便在这里阐明,穆斯林之所以与他们决绝,是由于他们的悖逆,穆斯林与他人的亲疏,取决于信仰的异同。

【注释】

23. 安拉告诫信士,如果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坚持悖逆立场,拒绝归信伊斯兰,那么,战斗中就不能站在他们一边,支持他们或向他们透露穆斯林的机密,或做任何有损于穆斯林集体利益的事情。安拉还强调,这不是一般性提醒,而是严禁之事:“你们中谁以他们为保护人,谁是不义者。”伊本·阿巴斯说,谁做这种事,他就已成为多神教徒的同伙。因为他的行为表现出他对多神教徒的喜爱,而喜爱多神教徒,就等于喜爱举伴行为。类似的经文还如:“他只禁止你们结交曾为你们宗教而与你们作战,把你们逐出故乡,曾协助别人驱逐你们的人。谁与他们结交,谁是不义者。”(60:9)
24. 安拉命令使者警告那些不遵主训,将亲人和物质利益看得高于安拉、使者和吉哈德的人:“如果你们以为自己的父亲、儿子、兄弟、妻子、亲戚,以及你们得来的财产,生怕滞销的生意和心爱的住宅,比安拉及其使者和为安拉而奋斗更为可爱,那你们就等待,直到安拉执行他的命令吧。”安拉是一切恩典和利益的掌握者,如果你们喜爱这些事物甚于安拉、使者和主道的工作,那么就只能等待安拉的惩罚。
毋庸置疑,喜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亲戚及自己苦心经营的财产、生意和住宅,是安拉赋予人的天性。这里斥责的并非“喜爱”本身,因为安拉从不以无法做到之事责成人,这里斥责的是将这些事物看得高于安拉、使者和吉哈德。也就是说,他们本应将安拉和使者视为至爱,而他们却将安拉所赐之物看成了至爱,这恰恰是错误所在。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指掌握我生命的主发誓,任何人不能获得正信,直至他喜爱我胜过自己的父母、子女及所有人。”
安拉告诉我们,真正的信士是这样的人:“你不会发现确信安拉和末日的民众,会与违抗安拉和使者的人相亲相爱,即使那等人是他们的父亲,或儿子,或兄弟,或亲戚。这等人,安拉已将正信铭刻在他们心上,并且以降自他的精神援助他们。他将使他们进入下临诸河的乐园,永居其中。安拉喜悦他们,他们也喜悦他。这等人是安拉的党羽,真的,安拉的党羽确是成功的。”(58:22)
因这些人自己选择了悖逆,故安拉不引导他们:“安拉是不引导放肆的民众的。”
25-26.安拉在这里告诉人们,他们享受、喜爱和利用的一切均来自安拉的恩赐,只要将安拉作为至爱,那么人们就可以获得今后的一切幸福;而如果只依赖安拉所造的那些事物,人们就会尽失两世利益。以伊斯兰历史上的多次战争为例,是安拉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援助穆斯林节节胜利的,尽管有时为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失职,也使他们失败,如吾侯德战役。在侯乃尼战役,穆斯林自恃人多——当时他们人数多达一万二千人,而逆徒共四千人,他们骄傲地说,今天我们必胜无疑。结果战斗一打响就被赛基夫和海瓦曾二部族打散。幸亏安拉赐予先知和部分信仰坚定的穆斯林镇静和勇敢,加之天使助战,战事这才转败为胜。
27. 安拉虽然援助穆斯林战胜了不信者,但仍然为愿意弃邪归正者敞开自新之门:“后来,他准许他所意欲者悔过自新。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即只要悖逆者内心倾向真理,接受正信,那么无论他们曾经如何反对伊斯兰,安拉依然会接纳他们,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事实上,侯乃尼战役结束后,战败的赛基夫和海瓦曾人都信奉了伊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