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你们当与有经人中不信安拉和末日,不遵守安拉和使者的戒律,不奉正教的人战斗,直到他们依照自己的能力,规规矩矩地交纳丁税。
30.犹太人说:“欧宰尔是安拉的儿子。”基督教徒说:“麦西哈是安拉的儿子”。这是他们信口开河,仿效从前不信者的口吻。愿安拉诅咒他们。他们为何如此倒行逆施?
31.他们舍安拉而把他们的学者、僧侣和麦尔彦之子麦西哈当做主宰。他们所奉的命令只是崇拜独一的主宰,除他之外,绝无应受崇拜的。赞颂安拉超乎他们用来配他的!
32.他们妄想用自己的口吹灭安拉的光明,但安拉只愿发扬自己的光明,即使不信者不愿意。
33.他以正道和正教的使命派遣他的使者,以便他使正教胜过一切宗教,即使以物配主者不愿意。
34.归信的人们!有许多学者和僧侣,的确借诈术侵吞别人的财产,并且阻止别人走安拉的大道。窖藏金银,而不用于主道者,你应当以痛苦的刑罚向他们报喜。
35.在那日,要把那些金银放在火狱的火里烧红,然后用来烙他们的前额、肋下和背脊。这是你们为自己窖藏的金银。你们尝尝窖藏的东西的滋味吧!
以上经文阐述了穆斯林对待多神教徒的种种规定。那么,穆斯林应该如何对待有经人——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安拉在这里予以说明。
29. 虽然《讨拉特》和《引支勒》都预告先知穆罕默德即将出现,但是,当先知真正出现时,有经人却断然否认了先知的圣品和使命。这表明他们并不确信自己的经典,他们是一些顺从私欲的人。所以,安拉命令穆斯林讨伐这些人,他们的特征有四:其一,他们不信安拉。这主要体现在犹太教徒将安拉物象化、基督教徒视安拉为“三位一体”中的一位。此外,还有其它种种荒谬做法,正如后面几节经文所揭示的。其二,不归信末日。在他们的信仰中,安拉在复生日复活的只是灵魂而非肉体,像天使一样,乐园的人不吃也不饮,乐园中并无实实在在的享受,而只是一种“精神状态”,而这与安拉在《古兰经》中描述和许约的完全矛盾。其三,不遵守安拉和使者规定的戒律。犹太人篡改天经,毫无顾忌地吃利息,诈骗他人钱财,基督教徒违背《引支勒》饮酒等。其四,不奉正教。他们篡改了《讨拉特》和《引支勒》,他们所遵奉的只是神父、牧师为他们杜撰的所谓教义,真正的天启教导已荡然无存。
穆斯林必须同具备以上特征的人斗争,直至他们做出选择:要么接受伊斯兰,要么保持自己原有的信仰并根据能力交纳人丁税,以表示对伊斯兰制度的服从。
30. 安拉在这里向人们揭示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信仰的荒谬性:一些犹太人说:“欧宰尔是安拉的儿子。”欧宰尔是巴比伦的一个犹太占卜师,约在公元前457年,他收集了大量“圣书”,并著有许多书籍,是犹太教的传播者。他被人们遗忘数载后又被提起,后又被尊为圣贤乃至“安拉的儿子”。犹太历史学家都承认,先知穆萨亲自记录的《讨拉特》已同装载它的“约柜”一起,在阿玛里克人打败以色列人时遗失,而正是欧宰尔这个人,后来录写了所谓的《讨拉特》。
基督教徒说:“麦西哈是安拉的儿子。”早期基督教徒称尔撒为“主的儿子”只是表示尊敬,意为安拉喜悦之人,后来由于受印度教影响,基督教将“主的儿子”变为实指,再到后来发展为三位一体。所谓的圣经,也是尔撒离世后的一到三个世纪才记录的,内容深受罗马多神教影响。这一切都说明犹太教和基督教不再拥有真正的天启宗教信仰,他们手中的所谓“经典”属神父、牧师、拉比的杜撰。故安拉说:“这是他们信口开河、仿效从前不信者的口吻。”“他们和他们的祖先,对于这句话都毫无知识,他们信口开河地说这句荒谬绝伦的话。”(18:4-5)
“愿安拉诅咒他们,他们为何如此倒行逆施?”即他们怎能抛弃认主独一、拜主独一的真理,而去坚持荒谬的多神信仰?难道他们没有想过,尔撒和吾宰尔都是像他们一样的人?正如安拉所说:“麦尔彦之子麦西哈,只是一个使者,在他之前,许多使者确已逝去了。他母亲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们俩都是吃饭的。你看我怎样为他们阐明一切迹象,然后,你看他们是如何悖谬的。”(5:75)“他(麦西哈)只是一个仆人,我赐他恩典,并以他为以色列后裔的示范。”(43:59)“麦西哈绝不拒绝做安拉的奴仆,蒙主眷顾的众天使也绝不拒绝做安拉的奴仆。凡拒绝崇拜安拉,妄自尊大的人,他要把他们全体集合到他那里。”(4:172)
31. 安拉揭示有经人“不信正教”的实质:他们舍弃创造并养育万物的安拉,把他们中的学者、僧侣和尔撒当成了主宰。据圣门弟子阿丁依·本·哈提目说,在他信奉伊斯兰之前,听到先知(愿主福安之)诵读这节经文:“他们将他们中的学者和僧侣当成了安拉外的主宰。”他就说:“他们并没有崇拜这些人啊!”先知(愿主福安之)说:“难道不正是这些学者和僧侣,将原本合法的改为非法的;将原本非法的变为合法的,而他们不是始终在服从他们吗?盲目的服从就是崇拜!”(艾哈迈德、提尔密济辑录)
其实,安拉派遣的先知和降示的天经,均命令他们只崇拜安拉,因为只有创造者和养育者,才是唯一应受崇拜者。
然而,他们却以物配主。安拉与他们用来举伴的毫无关系!
32-33.事实上,这些多神教徒及所谓有经人,都是私欲的奴隶。他们想消灭伊斯兰,但无论做何种努力,都不过像试图吹灭安拉光明的人一样,只能是徒劳:“他们妄想用自己的口吹灭安拉的光明,但安拉只愿发扬自己的光明,即使不信者不愿意。”他们的确非常憎恶伊斯兰,但安拉所要发扬光大之事,他们永远无法消灭。安拉派遣使者,就是为了使正教胜过一切宗教,这并不取决于多神教徒的意愿:“他以正道和正教的使命派遣他的使者,以便他使正教胜过一切宗教,即使以物配主者不愿意。”
据米格达德·本·艾斯瓦德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将来地面上只要有人居住,无论是城市人还是乡村人,都能听到伊斯兰的言辞。安拉要使一些人尊贵,要使另一些人卑贱。安拉欲使其尊贵者,将使他成为信奉伊斯兰的人;欲使其卑贱者,将使之成为与伊斯兰为敌的人。”(艾哈迈德辑录)
34. 安拉为穆斯林揭示了有经人背离正道的一个根本原因:“归信的人们!有许多学者和僧侣,的确借诈术侵吞别人的财产,并且阻止别人走安拉的大道。”有经人的学者和修士原本应该是宗教和社会的导向,然而却堕落为“借诈术侵吞他人财产,并且阻止人走安拉大道”之徒!既然人们获取信仰纲领和行为准则的“源头”已经败坏,他们能获得怎样的人生方向,也就可想而知。安拉揭露他们的丑行说:“你们把那部天经抄录在一些散纸上,你们发表一部分,隐藏大部分。”(6:91)
这些所谓的学者和修士的另一大特点,是窖藏金银,贪得无厌。他们骗取人们的钱财,并非出于生活需要,而是将之窖藏。既然是骗取并窖藏,他们也就不可能将之用于接济贫民、出纳天课等正道。安拉让先知告诉这些人,他们窖藏的是安拉的惩罚,那么就让他们等着享用它们:“窖藏金银,而不用于主道者,你应当以痛苦的刑罚向他们报喜。”安拉向归信的人揭示有经人的学者和僧侣的丑行,不仅是为了警告有经人,同样也警醒每个穆斯林,尤其是穆斯林学者远离此类丑行。
35. 根据圣训对经文中“窖藏的金银”的阐释,只要一个人纳清天课,那么他以任何方式保存的钱财均不属于经文所指的“窖藏”范围。扎比尔传述,安拉的使者说:“任何一种财富,只要纳清了天课,就不是窖藏之物。”(伊本·阿丁依等辑录)阿卜杜拉·拉扎克传述,阿里说,先知曾诅咒金银,人们问:安拉的使者啊!那么我们应该拥有哪种财富?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最好的财富,是记主的口舌,感恩的心灵,辅助丈夫遵奉教门的妻子。”
安拉为窖藏金银者在后世预备的惩罚是:“要把那些金银放在火狱的火里烧红,然后用来烙他们的前额、肋下和脊背。”这里专门提“前额”是因为他们曾因有钱而满面春光,夸耀于人;而提及“肋下”和“脊背”,是因为这些部位最能使人感受到疼痛。同时,天使还要对他们说:这就是你们窖藏金银的下场,你们尝尝所窖藏的东西的滋味吧!
据艾布·胡莱勒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无论是谁,只要他尚未缴清自己财产的天课,复生日将用火块烧烙他的肋部、面部和脊背。那时的一日,是今世的五万年,他要受此惩罚直至安拉结束对众仆的裁决,然后让他看到自己的归宿——乐园或火狱。”(穆斯林辑录)又说:“任何一个人,如果在安拉赐予他财富后不完纳天课,那么,复生日将出现一条巨大的秃头蝮蛇,其口角两部位有两个凸起的黑点,它将缠住他,然后用大口咬住他说:‘我就是你的财富,我就是你窖藏的金银。’然后先知诵道:‘吝惜安拉所赐的恩惠的人,绝不要认为他们的吝惜,对于他们是有益的,其实,那对于他们是有害的;复活日,他们所吝惜的财产,要像一个项圈一样,套在他们的颈项上。天地间的遗产,只是安拉的。安拉是彻知你们行为的。”(3:180)’”(布哈里、穆斯林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