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依安拉所定,月数确是十二个月,安拉创造天地之日,已记录在天经中。其中有四个禁月,这确是正教。故你们在禁月里不要自欺。以物配主的人群起进攻你们时,你们也应当群起抵抗他们。你们应当知道,安拉是和敬畏者同在的。
37.延缓禁月,是悖逆的升级。不归信的人们,因此而迷误。他们今年犯禁,明年守禁,以便符合安拉所禁的月数,他们以此违反安拉的禁令。他们被自己的恶行所迷惑,安拉是不引导不归信的民众的。
上面的经文穿插了与有经人行为有关的部分内容,这里继续回到有关多神教徒的话题,阐明穆斯林消灭他们的另一个理由:他们随意更改安拉规定的禁月,视安拉的禁令为儿戏。
36. 经文告诉我们,安拉确定的一年的月数是十二个月。自安拉创造天地之日,便如此运行。这里的“月份”自然指太阴历的月份。“记录在天经中”或指“受保护的牌”,或指安拉规定的天然法则。其中有四个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七月。据艾布·拜克莱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在辞朝演说中说:“时日一如安拉创造天地时那样运行,一年十二个月,其中有四个禁月,三个连在一起:十一月、十二月、一月,另加穆铎尔人的六月与八月之间的七月。”然后说:“今天是什么日子?”我们回答:“安拉和他的使者至知。”先知沉默了片刻,我们以为他要以另一个名字命名今天。他说:“今天是宰牲之日对吗?”我们说:“是的。”他说:“这是哪个月份?”我们说:“安拉和他的使者至知。”先知沉默了片刻,我们以为他要以别的名字命名这个月份。先知说:“这是十二月——朝觐月对吗?”我们说:“是的。”他又问:“这是什么城市?”我们说:“安拉和他的使者至知。”他沉默了一会儿,我们还是以为他要以别的名字命名。先知说“这不是禁城吗?”我们说:“是禁城。”他说:“你们的生命、财产、名誉,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同你们的这个日子、这个月和这座城市神圣不可侵犯一样。将来,你们必与你们的主会面,那时他将问你们的工作。那么,在我之后,你们不可复归于迷误而互相残杀。我已如实传达,请你们中在场的传达给不在场的,或许被传达者比传达者更能理解所听之言。”(艾哈迈德、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这确是正教。”即上述四个月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是先知易卜拉欣、易斯马仪勒的正教的规定。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也坚持认为这四个月是禁月,他们在这几个月中不发动战事。但后来创立“延缓”禁月的异端后,这几个月的神圣性遭到严重破坏。
“故你们在禁月里不要自欺。”即禁月中犯罪,罪责尤为严重,人们应竭力避免。
“以物配主的人群起进攻你们时,你们也应当群起抵抗他们。”这节经文告诉信士,虽然穆斯林在禁月中不能主动发动进攻,但如果敌人首先发起进攻,则可以与敌人们战斗。正如安拉所说:“禁月抵偿禁月,凡是神圣的事物,都是互相抵偿的。谁侵犯你们,你们可以同样的方法报复谁;你们当敬畏安拉,你们当知道安拉是与敬畏者同在的。”(2:194)“你们不要在禁寺附近和他们战斗,直到他们在那里进攻你们;如果他们进攻你们,你们就应当杀戮他们。不信者的报应是这样的。”(2:191)只要进攻是由敌人首先在禁月发起的,那么穆斯林完全可以战斗。先知曾在十月围困塔义夫人,直至进入十一月。
安拉安慰穆斯林,只要他们严格遵奉安拉的命令,谨防违反他的规定,那么他们是必胜的,因为,安拉是和敬畏者同在的。
37. 如前所述,阿拉伯多神教徒原本遵守先知易卜拉欣宗教中残留的有关禁月的规定,但在伊斯兰降临前不久,他们由于不甘忍受连续三个月不起战事的寂寞,创立了“延缓”禁月的异端,即为使禁月里作战合法化,将阴历一月份推到二月份的位置,而将非禁月的二月视为禁月。看上去,在禁月的数目上依然保持四个月,但时间已经改变。这是一种顺从私欲的变通,是对安拉规定的轻慢。故安拉说“延缓禁月,是悖逆的升级。”这使不信主者在迷误中陷得更深:“不归信的人们,因此而迷误。”
“他们今年犯禁,明年守禁,以便符合安拉所禁的月数,他们以此违反安拉的禁令。”即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将特定的禁月更改为四个月的数字概念,使之在每年都处在不同的月份中。
“他们被自己的恶行所迷惑。”即恶魔美化了他们的丑行,使他们将坏的视为好的,将错的认为对的。这些罪恶均属他们自己的主动行为,故安拉不引导他们:“安拉是不引导不归信的民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