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ـٰٓأَيُّهَا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مَا لَكُمۡ إِذَا قِيلَ لَكُمُ ٱنفِرُواْ فِي سَبِيلِ ٱللَّهِ ٱثَّاقَلۡتُمۡ إِلَى ٱلۡأَرۡضِۚ أَرَضِيتُم بِٱلۡحَيَوٰةِ ٱلدُّنۡيَا مِنَ ٱلۡأٓخِرَةِۚ فَمَا مَتَٰعُ ٱلۡحَيَوٰةِ ٱلدُّنۡيَا فِي ٱلۡأٓخِرَةِ إِلَّا قَلِيلٌ (38) إِلَّا تَنفِرُواْ يُعَذِّبۡكُمۡ عَذَابًا أَلِيمٗا وَيَسۡتَبۡدِلۡ قَوۡمًا غَيۡرَكُمۡ وَلَا تَضُرُّوهُ شَيۡـٔٗاۗ وَٱللَّهُ عَلَىٰ كُلِّ شَيۡءٖ قَدِيرٌ (39) إِلَّا تَنصُرُوهُ فَقَدۡ نَصَرَهُ ٱللَّهُ إِذۡ أَخۡرَجَهُ ٱلَّذِينَ كَفَرُواْ ثَانِيَ ٱثۡنَيۡنِ إِذۡ هُمَا فِي ٱلۡغَارِ إِذۡ يَقُولُ لِصَٰحِبِهِۦ لَا تَحۡزَنۡ إِنَّ ٱللَّهَ مَعَنَاۖ فَأَنزَلَ ٱللَّهُ سَكِينَتَهُۥ عَلَيۡهِ وَأَيَّدَهُۥ بِجُنُودٖ لَّمۡ تَرَوۡهَا وَجَعَلَ كَلِمَةَ ٱلَّذِينَ كَفَرُواْ ٱلسُّفۡلَىٰۗ وَكَلِمَةُ ٱللَّهِ هِيَ ٱلۡعُلۡيَاۗ وَٱللَّهُ عَزِيزٌ حَكِيمٌ (40) ٱنفِرُواْ خِفَافٗا وَثِقَالٗا وَجَٰهِدُواْ بِأَمۡوَٰلِكُمۡ وَأَنفُسِكُمۡ فِي سَبِيلِ ٱللَّهِۚ ذَٰلِكُمۡ خَيۡرٞ لَّكُمۡ إِن كُنتُمۡ تَعۡلَمُونَ (41)
【译文】

38.归信的人们!当命令你们为安拉出征的时候,你们怎么依恋故乡,裹足不前呢?难道你们愿意为了今世的生活放弃后世吗?今世的享受与后世的幸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39.如果你们不出征,安拉就要痛惩你们,并以别的民众取代你们,你们一点也不能伤害他。安拉是全能于万事的。
40.如果你们不援助他,那么,安拉确已援助他。当时,不归信的人们驱逐了他,只有一个人与他同行。当时,他俩在山洞里,他对同伴说:“不要忧愁,安拉确是和我们在一起的。”安拉就把宁静降给他,而且以你们看不见的军队辅助他,并且使不信者的言词变成最卑贱的;安拉的言词永远是至高无上的。安拉是万能的,是至睿的。
41.你们当轻装或重装出征,你们当用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安拉奋斗。这对于你们是最好的,如果你们知道。

『提示』

在上面的经文中,安拉阐明了与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开战的原因。在这里,阐释了在泰布克战役讨伐罗马人及其阿拉伯基督教信仰者的理由。泰布克战役发生在迁徙后的第九年,起因是罗马人联合他们的跟随者莱赫姆、朱匝目等阿拉伯基督教部落,在左马兹的率领下准备进攻麦地那。当时他们的军队达四万人之众,先知闻讯率军迎敌,但敌人却放弃了进攻计划。先知率军返回麦地那。此次战役虽未打响,但它对阿拉伯人和罗马人精神上的影响极大,因为这意味着穆斯林已有能力直接面对当时最强大的敌人,这对穆斯林也是极大的鼓舞。这也为艾布·拜克尔和欧麦尔后来进军罗马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

【注释】

38. 穆扎希德说,这节经文降示时,穆斯林刚结束收复麦加和侯乃尼的两次战役,身心极度疲惫,原本希望能在果实成熟的季节安度夏季,而不是顶着酷暑长途跋涉与罗马人作战,况且当时旱情十分严重。鉴于部分穆斯林表现出懈怠情绪,安拉以他们的根本属性——“归信的人”呼吁他们,以近乎责备的语气对他们说:“归信的人们!当命令你们为安拉出征的时候,你们怎么依恋故乡,裹足不前呢?”意思是说,既然你们已经确信安拉是唯一的主宰、最强大的援助者,那么,还有什么阻止你们响应出征的号召呢?不为今世一时之享受而懈怠于安拉的命令,才是信士的本色:“信士,只是确信安拉和使者,然后没有怀疑,以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安拉奋斗的人;这等人,确是诚实的。”(49:15)安拉质问他们:“难道你们愿意为了今世的生活放弃后世吗?今世的享受与后世的幸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即难道你们要违背自己的信仰,为了今世的短暂享受而放弃永恒的后世幸福吗?今世的一切享受加起来,也不过后世幸福的沧海一粟。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曾伸出食指说:“今生与后世相比,宛如一个人将他的一根手指放入大海,它能蘸多少水呢?”(艾哈迈德、穆斯林、提尔密济等辑录)
39. 伊本·阿巴斯说,先知号召阿拉伯部族出征,但一些人明显懈怠,所以安拉降示了这节经文。安拉以干旱惩治了这些人。安拉告诉穆斯林,当他们服从使者的命令时,受益的是他们本身;如果他们抗命,安拉会以任何方式惩罚他们,会以更优秀的人取代他们。安拉说:“你们这等人,有人劝你们为安拉费用时,你们中却有吝啬的。吝啬的人自受吝啬之害。安拉是无求的,你们是有求的。如果你们违背命令,他就要以别的民众取代你们,然后,他们不会像你们一样。”(47:38)全能的安拉能以任何方式使他的宗教胜利。
40. 没有他们的参与,安拉完全可以使穆斯林获胜。这便是例子:“如果你们不援助他,那么,安拉确已援助他。”当麦加多神教徒的迫害日益加剧时,先知在艾布·拜克尔的陪同下迁徙麦地那。为躲避敌人的追杀,他俩藏身于“扫尔”山洞中。当时敌人就在洞口上方,一低头就能发现他俩。艾布·拜克尔十分担心先知的安危,先知见状安慰他说:“不要忧愁,安拉与我们同在。”安拉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安宁,在危情时刻依然镇静自若。安拉还以人们看不见的天使援助了先知,使他成功摆脱了敌人的追杀。安拉以他的意志,最终使穆斯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使认主独一、拜主独一信仰发扬光大,普及全球:“他以正信和正教的使命委派他的使者,以便使正教胜过一切宗教,即使以物配主的人不愿意。”(61:9)
安拉是万能的,安拉要使自己的忠实仆人经历种种磨难的考验后最终获得胜利,安拉的一切命令、禁止和安排均蕴蓄深邃的哲理。
41. 泰布克战役那年,安拉降示此节经文命令穆斯林全体出征,无论他们中的壮年人或是年迈者,闲暇者或是忙碌者,贫困者或是富裕者,即使有病在身的人,都要毫无例外地出征。安拉命令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以财产和生命为主道做出奉献。并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明白这种奉献为两世带来的好处,那么,他们必定会选择为主道奋斗乃至牺牲。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安拉已经对为他而战的战士保证,如果他牺牲,就使他进乐园;如果他存活,就让他带着回赐或战利品回家。”(布哈里、穆斯林、奈萨仪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