إِنَّآ أَرۡسَلۡنَٰكَ بِٱلۡحَقِّ بَشِيرٗا وَنَذِيرٗاۖ وَلَا تُسۡـَٔلُ عَنۡ أَصۡحَٰبِ ٱلۡجَحِيمِ (119) وَلَن تَرۡضَىٰ عَنكَ ٱلۡيَهُودُ وَلَا ٱلنَّصَٰرَىٰ حَتَّىٰ تَتَّبِعَ مِلَّتَهُمۡۗ قُلۡ إِنَّ هُدَى ٱللَّهِ هُوَ ٱلۡهُدَىٰۗ وَلَئِنِ ٱتَّبَعۡتَ أَهۡوَآءَهُم بَعۡدَ ٱلَّذِي جَآءَكَ مِنَ ٱلۡعِلۡمِ مَا لَكَ مِنَ ٱللَّهِ مِن وَلِيّٖ وَلَا نَصِيرٍ (120) ٱلَّذِينَ ءَاتَيۡنَٰهُمُ ٱلۡكِتَٰبَ يَتۡلُونَهُۥ حَقَّ تِلَاوَتِهِۦٓ أُوْلَـٰٓئِكَ يُؤۡمِنُونَ بِهِۦۗ وَمَن يَكۡفُرۡ بِهِۦ فَأُوْلَـٰٓئِكَ هُمُ ٱلۡخَٰسِرُونَ (121) يَٰبَنِيٓ إِسۡرَـٰٓءِيلَ ٱذۡكُرُواْ نِعۡمَتِيَ ٱلَّتِيٓ أَنۡعَمۡتُ عَلَيۡكُمۡ وَأَنِّي فَضَّلۡتُكُمۡ عَلَى ٱلۡعَٰلَمِينَ (122) وَٱتَّقُواْ يَوۡمٗا لَّا تَجۡزِي نَفۡسٌ عَن نَّفۡسٖ شَيۡـٔٗا وَلَا يُقۡبَلُ مِنۡهَا عَدۡلٞ وَلَا تَنفَعُهَا شَفَٰعَةٞ وَلَا هُمۡ يُنصَرُونَ (123)
【译文】

119.我以真理派遣你,以便你向人们报喜讯、传警告;你对火狱的居民不负责任。
120.犹太人和基督徒绝不喜爱你,直至你遵从他们的宗教。你说:“安拉的引导,才是引导。”在你获得知识后,如果随从他们的私欲,那么,绝无任何人保护你、援助你避免安拉的惩罚。
121.那些我赐予经典而切实遵循它的人,是归信它的。不信它的人,是亏折的。
122.以色列的子孙们啊!你们当铭记我赐予你们的恩典,及我使你们超越世人。
123.你们当提防那么一日,人与人之间不能彼此帮忙,赎金不被接受,说情毫无裨益,人人不获援助。

『提示』

在上面的经文中,安拉揭露和驳斥了人类远离天启指导而导致的谬误和悖逆, 指出了正确的信仰和生活方向,而在这里,安拉再次明确了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使命范围,并告诉他,无论他作出怎样的努力,也无法赢得有经人的信任。

【注释】

119. 安拉再次确定了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使命范围:对归信并行善者以乐园报喜讯,对悖逆并作恶者以火狱作警告。对于那些自甘堕落,选择火狱的人,先知不负任何责任。
120. 安拉告诉先知,也告诉所有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教徒不喜爱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和伊斯兰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们尚需要更多的“明证”,以证明穆罕默德的先知身份和伊斯兰的正确性,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要穆斯林放弃伊斯兰, 接受他们的宗教。
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两大阵营之间,甚或在同一个阵营的不同个体之间,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在对付伊斯兰和穆斯林时,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
他们与穆斯林之间的关于领土、政治、经济的冲突,只不过是幌子,隐匿于其背后的信仰或意识形态的斗争才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的实质。
信士既已了解他们的真正意图,就应坚信,只有安拉的引导才是真正的引导,除此以外的,绝非引导,而是遵从私欲。如果穆斯林在通过天启获得关于“引导”的真缔后,仍随从他们的或任何一种学说或主义,那么他们的结局将是十分悲惨的:绝无任何人保护和援助他们避免安拉的惩罚。
121. 安拉在向人们昭示有经人对伊斯兰的整体立场后, 紧接着客观公允地评判了他们的具体情况:他们中也有一些人不顺从私欲,不囿于偏见,切实遵守自己的经典,从而归信了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所宣传的真理,这些人是成功的。至于那些不归信的人,则是自亏的。
122. 在回顾犹太人的罪恶历史、并对他们进行长时间劝告后,《古兰经》对他们发出近似最后的呼吁:他们应当铭记安拉赐予的所有恩典,尤其曾使他们优越于世人的恩典。他们应当知道,今世和后世并不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而是一条路,其前端在今生,其后端在后世,前端的抉择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后端的幸福与不幸。到那时,他们将面对的只是安拉绝对公正的判决,不存在私情、帮助或替代,每个人将只身接受清算。
123. 这里提到帮助、赎金、说情、援助的无益,虽然是在说明后世的绝对公平,但也暗示人们对今世的各种社会关系性质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及友情等关系均应该限制在真理正义的范围之内,在物质财富的利用上,应考虑其合理合法与适度,而不是挥霍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