مَا كَانَ لِأَهۡلِ ٱلۡمَدِينَةِ وَمَنۡ حَوۡلَهُم مِّنَ ٱلۡأَعۡرَابِ أَن يَتَخَلَّفُواْ عَن رَّسُولِ ٱللَّهِ وَلَا يَرۡغَبُواْ بِأَنفُسِهِمۡ عَن نَّفۡسِهِۦۚ ذَٰلِكَ بِأَنَّهُمۡ لَا يُصِيبُهُمۡ ظَمَأٞ وَلَا نَصَبٞ وَلَا مَخۡمَصَةٞ فِي سَبِيلِ ٱللَّهِ وَلَا يَطَـُٔونَ مَوۡطِئٗا يَغِيظُ ٱلۡكُفَّارَ وَلَا يَنَالُونَ مِنۡ عَدُوّٖ نَّيۡلًا إِلَّا كُتِبَ لَهُم بِهِۦ عَمَلٞ صَٰلِحٌۚ إِنَّ ٱللَّهَ لَا يُضِيعُ أَجۡرَ ٱلۡمُحۡسِنِينَ (120) وَلَا يُنفِقُونَ نَفَقَةٗ صَغِيرَةٗ وَلَا كَبِيرَةٗ وَلَا يَقۡطَعُونَ وَادِيًا إِلَّا كُتِبَ لَهُمۡ لِيَجۡزِيَهُمُ ٱللَّهُ أَحۡسَنَ مَا كَانُواْ يَعۡمَلُونَ (121) ۞وَمَا كَانَ ٱلۡمُؤۡمِنُونَ لِيَنفِرُواْ كَآفَّةٗۚ فَلَوۡلَا نَفَرَ مِن كُلِّ فِرۡقَةٖ مِّنۡهُمۡ طَآئِفَةٞ لِّيَتَفَقَّهُواْ فِي ٱلدِّينِ وَلِيُنذِرُواْ قَوۡمَهُمۡ إِذَا رَجَعُوٓاْ إِلَيۡهِمۡ لَعَلَّهُمۡ يَحۡذَرُونَ (122) يَـٰٓأَيُّهَا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قَٰتِلُواْ ٱلَّذِينَ يَلُونَكُم مِّنَ ٱلۡكُفَّارِ وَلۡيَجِدُواْ فِيكُمۡ غِلۡظَةٗۚ وَٱعۡلَمُوٓاْ أَنَّ ٱللَّهَ مَعَ ٱلۡمُتَّقِينَ (123)
【译文】

120.麦地那人和他们四周的阿拉伯游牧人,不该滞留家中而不随使者出征,不该只顾自己的安逸,而不与使者共患难。因为凡他们为安拉而遭遇的饥渴和劳顿,为触怒悖逆者而走的每一步,或每对敌人有所打击,都必为他们记下善功,安拉绝不会使行善者徒劳无酬。
121.无论他们付出了多少旅费,无论走过了多少沟壑,都要为他们记录下来,以便安拉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最优厚的报酬。
122.信士们不宜全体出征,他们为何不这样做呢?每族中有一部分人出征,以便留守者专攻教义,而在同族还乡的时候,加以警告,以便他们警惕。
123.归信的人们!你们要讨伐邻近你们的不信者,使他们感觉到你们的严厉。你们当知道,安拉是与敬畏者在一起的。

『提示』

泰布克战役发生时,麦地那及其周围的所有阿拉伯人理应全部跟随先知出征,然而却有人故意滞留家中。战争结束后,安拉对这些人予以谴责,同时阐明为道主出征的丰厚回报。

【注释】

120. 根据伊斯兰的要求,热爱安拉的使者胜过爱生身父母、子女和自己,才是完美的信仰。响应使者的号召与敌作战,是服从和热爱使者的集中表现。因此,那些居住在麦地那及其周围的阿拉伯人不出征,极不应该,何况泰布克战役的胜败不仅直接关系到伊斯兰首都麦地那城的安危,而且也关系到他们自身的重大利益。积极出征者,安拉那里的回报无比优厚:无论是在挺进敌方途中遭受的饥渴、困苦,或取得的任何胜利,均将在安拉那里获得重大回赐,任何一点努力都不会徒劳无酬。
121. 此外,无论他们为出征花费了多少钱财,或行军走了多少路程,安拉都将如数记录,在后世给予最丰厚的回报。
122. 以上号召穆斯林全体出征的经文,是针对先知亲自率军出征而言。如果先知不亲自出征,而是派遣军队出征,那么,应该按本节经文的要求决定谁去谁留。也就是说,在先知不出征的情况下,应让一部分人出征,另一部分人留在使者跟前身边学习教门知识,军队归来时这些人再去传授自己所学知识,以免人们作战期间疏于对安拉教导的学习。这也表明伊斯兰兼顾理论与实践,将学习知识、追求真理视为任何情况下均不可忽视的任务。伊斯兰的核心理念,就是向人类传达来自安拉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与之相比,战争只不过是捍卫这一核心的必要手段之一。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伊斯兰为何即使在战争时期也重视信士对信仰、思想和知识的追求。
123. 这节经文中,安拉命令穆斯林为真理战斗,同时也教导他们一种由近及远、由城内到城外,由城外向更远范围发展的战斗策略。必须明确的是,吉哈德作为保护正信传播、为真理的传播创造自由条件的一种手段,针对的只是那些愚顽地捍卫迷信,反对和阻止真理传播的人,而不是滥用武力。正如安拉在本章第73节经文中所说:“先知啊!你应当与不信者和伪信者战斗,并严厉地对待他们,他们的归宿是火狱,那归宿真恶劣!”
“你们当知道,安拉是与敬畏者在一起的。”即参加正义的战斗,就是敬畏安拉的体现。纵观伊斯兰发展历程,它就是遵循安拉描绘的“由近及远”的战略蓝图发展壮大起来的。安拉最初降示的经文是:“你应当警告你的亲戚。”(26:214)即从家人、亲属开始。后降示:“这是我降示的吉祥的经典,足以证实以前的天经,以便你用它去警告诸城之母及其四周的居民。”(6:92)范围逐渐扩大至麦加城及其周边。后又降示:“你对逗留在后方的游牧人说:‘你们将被召去讨伐一群剽悍的民众,他们或许归顺。如果你们服从命令,安拉就赐予你们优美的报酬;如果你们还像以前那样逃避,他就使你们遭受痛苦的刑罚。’”(48:16)这里的“剽悍的民众”指罗马辖区的有经人。直到后来降示:“你说:‘什么是最大的见证?’你说:‘安拉是我与你们之间的见证。这部《古兰经》被启示给我,以便我用它警告你们和它所达到的人。’”(6:19)这里的“它所达到的人”,包括各个时代能听到天启教诲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