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当时,主以几句话考验易卜拉欣,他完全奉行了。主说:“我任命你为众人的领袖。” 易卜拉欣说:“让我的一部分后裔也成为领袖吧!”主说:“我的盟约不包括不义的人。”
125.当时,我将天房作为世人的常往之地和安宁之所。你们当以易卜拉欣立站的地方为礼拜处。我曾命令易卜拉欣和易斯马仪勒:“你俩要为巡游者、常住者、鞠躬叩头者清洁我的房屋。”
126.当时,易卜拉欣说:“主啊!求你使这里变成安宁的城市,并将各种果实赐给其居民中归信安拉和末日的人。”主说:“我将让不信者也享受一时,然后再迫使他们去受火刑。那归宿真恶劣!”
127.当时,易卜拉欣和易斯马仪勒筑高了天房的基础,他俩说:“主啊!求你接纳,你确是全聪的,全知的。”
128.我们的主啊!求你使我俩成为顺从你的人,并从我们的后裔产生一个归顺你的民族,求你昭示我们朝觐的仪式,求你恕饶我们,你确是至恕的,至慈的。
129.我们的主啊!求你在他们中派遣一个同族的使者,向他们宣读你的启示,教授他们经典和智慧,并净化他们。你确是万能的, 至睿的。
前面的经文涉及自先知穆萨至先知穆罕默德时代的犹太人历史,也提及基督徒和阿拉伯多神教徒的一些情况。在这几节经文中,安拉追本溯源,回溯比先知穆萨更早的一个历史时期──先知易卜拉欣时期的信仰状况。 这一回溯对了解有经人——犹太教和基督教之间旷日持久的纷争的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124. 有经人的世系,从先知易斯哈格延续至先知易卜拉欣,他们常以这种关系自豪。也正由于安拉许以先知易卜拉欣种种恩惠,有经人以此自命不凡,自诩只有他们是走正道者,只有他们有资格进后世的乐园。
阿拉伯古莱什氏族的血缘,也可从先知易斯马仪勒追溯到先知易卜拉欣,他们也以这种血缘沾沾自喜,并因此享受着守护天房、管理禁寺的荣耀,也掌握着统辖阿拉伯民族的政教大权。
前面的经文谈到,犹太人和基督教徒都声称“只有本教教徒才能入乐园”,以及“只有成为本教教徒才能得正道”等等。
这里,经文开始讲述有经人和阿拉伯古莱氏族的祖先他们祖先易卜拉欣、易斯马仪勒、易斯哈格的信仰和他们对后裔寄托的希望,以及他们修复天房的情况,以便正本清源,彻底揭露犹太人、基督教徒和古莱氏多神教徒的谬误。同时向人们说明,安拉的宗教是统一的,众先知传播的信仰是一脉相承的;正信是世代信士的遗产,不是某个宗派或某些人的特权,这一遗产的传承不受血缘、肤色和地域的限制。伊斯兰是安拉的宗教,而安拉与任何人类个体之间没有任何特殊关系。
安拉命令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告诉有经人和多神教徒,他曾以一些命令和禁条考验先知易卜拉欣,先知全部完成,从此他被称为“践约的易卜拉欣”,并任命他为世人的领袖。而先知易卜拉欣本人则希望他的子孙中也产生领袖,于是安拉告诉他:领袖的地位只能凭正信、善行和对安拉的忠诚而获得,而不能靠血缘关系传承。在真理面前,任何血缘和地域的口号,均属蒙昧时代的特征,与正确的信仰观念毫无关联,因而不义者不被包括在安拉的盟约之内,也即安拉的盟约只容纳一切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
“不义之人”,无疑是对有经人篡改经典,偏离正道等种种罪行的揭露和斥责。
125. 直接从事天房事务管理的人,当然是先知易斯马仪勒后裔的古莱什人。安拉已将天房作为世人的常往之地和安宁之所,但古莱氏多神教徒却迫害信士,以恐怖手段对待他们,致使他们远离天房,迁徙异地!
安拉命令世人将先知易卜拉欣的立足地即整个禁寺,作为礼拜处和礼拜的朝向,从此天房成了世人的朝向。
安拉命令易卜拉欣和易斯马仪勒为巡游者、常住者、鞠躬叩头者清洁天房。安拉直接称天房为“我的房屋”,一方面突出其神圣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任何人不能对它拥有特权。责任和荣耀是并行的,不履行清洁天房的义务,不维护其纯洁性者,没有资格享受主持天房事务的荣耀。
126. 安宁,是一个城市或国家发展的基础,是人们生活幸福的保障。先知易卜拉欣再次祈求安拉将安宁赐予麦加这座城市,因为他深信安宁只能来自安拉。他也祈求安拉赐予这座城市中有正信的人丰足的生活给养。这位仁慈的先知何尝不希望包括不信者在内的所有居民都获得安拉的给养,但鉴于“安拉的盟约不包括不义之人”的教训,出于对安拉的极度崇敬,他只恳求安拉恩赐“有正信的人”。全知心事的安拉则回答他:他也将使不信者享受一时,尽管他们最终将入火狱。
127. 安拉曾命令两位先知为众人清洁天房,修缮自然也属于广义的清洁。他俩筑高了天房的基础,然后要求安拉接纳他俩的工作。
行善的同时,唯恐做得不够而衷心祈求安拉接纳,是信士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
128. 正信,是人类实现生命价值的前提,易卜拉欣和易斯马仪勒两位先知首先祈求安拉使自己成为具有正信之人,并祈求安拉使正信在他们的后裔中得以传承,而形成一个以正信为核心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消亡,不仅在于其实体的灭亡,更在于正信从他们心中泯灭。两位先知的祈祷表达了对正信世代延续的无限向往。
为了使这个信仰的实体统一于共同的信仰,他俩继而祈求安拉给他们昭示朝觐的仪式。
他俩坚信,凡是人类均有错误,而安拉是至恕的、至慈的,因而祈求安拉赦宥他们可能犯的各种错误。
129. 紧接着,两位先知祈求安拉从他俩的后裔中派遣使者,使他们长期得到天启的指导和规范,以便从中获得仅凭人类的理性和经验无法得到的知识、智慧和修行方式。
安拉答应了易卜拉欣和易斯马仪勒两位先知的要求,在数世纪后,从他俩的后裔中派遣了伟大的古莱氏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先知受命前平凡而高尚的人格和受命之后艰苦卓绝的二十三年宣教历程表明,他是当之无愧的“安拉的使者”。他的言行中充溢着先知易卜拉欣和易斯马仪勒的气度和风范,他历尽苦难,最终胜利完成了向人类“宣读天启,净化心灵”的天启使命。
的确,安拉是万能的,至睿的,他的一切安排都富含深邃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