وَإِذَا تُتۡلَىٰ عَلَيۡهِمۡ ءَايَاتُنَا بَيِّنَٰتٖ قَالَ ٱلَّذِينَ لَا يَرۡجُونَ لِقَآءَنَا ٱئۡتِ بِقُرۡءَانٍ غَيۡرِ هَٰذَآ أَوۡ بَدِّلۡهُۚ قُلۡ مَا يَكُونُ لِيٓ أَنۡ أُبَدِّلَهُۥ مِن تِلۡقَآيِٕ نَفۡسِيٓۖ إِنۡ أَتَّبِعُ إِلَّا مَا يُوحَىٰٓ إِلَيَّۖ إِنِّيٓ أَخَافُ إِنۡ عَصَيۡتُ رَبِّي عَذَابَ يَوۡمٍ عَظِيمٖ (15) قُل لَّوۡ شَآءَ ٱللَّهُ مَا تَلَوۡتُهُۥ عَلَيۡكُمۡ وَلَآ أَدۡرَىٰكُم بِهِۦۖ فَقَدۡ لَبِثۡتُ فِيكُمۡ عُمُرٗا مِّن قَبۡلِهِۦٓۚ أَفَلَا تَعۡقِلُونَ (16) فَمَنۡ أَظۡلَمُ مِمَّنِ ٱفۡتَرَىٰ عَلَى ٱللَّهِ كَذِبًا أَوۡ كَذَّبَ بِـَٔايَٰتِهِۦٓۚ إِنَّهُۥ لَا يُفۡلِحُ ٱلۡمُجۡرِمُونَ (17) وَيَعۡبُدُونَ مِن دُونِ ٱللَّهِ مَا لَا يَضُرُّهُمۡ وَلَا يَنفَعُهُمۡ وَيَقُولُونَ هَـٰٓؤُلَآءِ شُفَعَـٰٓؤُنَا عِندَ ٱللَّهِۚ قُلۡ أَتُنَبِّـُٔونَ ٱللَّهَ بِمَا لَا يَعۡلَمُ فِي ٱلسَّمَٰوَٰتِ وَلَا فِي ٱلۡأَرۡضِۚ سُبۡحَٰنَهُۥ وَتَعَٰلَىٰ عَمَّا يُشۡرِكُونَ (18) وَمَا كَانَ ٱلنَّاسُ إِلَّآ أُمَّةٗ وَٰحِدَةٗ فَٱخۡتَلَفُواْۚ وَلَوۡلَا كَلِمَةٞ سَبَقَتۡ مِن رَّبِّكَ لَقُضِيَ بَيۡنَهُمۡ فِيمَا فِيهِ يَخۡتَلِفُونَ (19) وَيَقُولُونَ لَوۡلَآ أُنزِلَ عَلَيۡهِ ءَايَةٞ مِّن رَّبِّهِۦۖ فَقُلۡ إِنَّمَا ٱلۡغَيۡبُ لِلَّهِ فَٱنتَظِرُوٓاْ إِنِّي مَعَكُم مِّنَ ٱلۡمُنتَظِرِينَ (20) وَإِذَآ أَذَقۡنَا ٱلنَّاسَ رَحۡمَةٗ مِّنۢ بَعۡدِ ضَرَّآءَ مَسَّتۡهُمۡ إِذَا لَهُم مَّكۡرٞ فِيٓ ءَايَاتِنَاۚ قُلِ ٱللَّهُ أَسۡرَعُ مَكۡرًاۚ إِنَّ رُسُلَنَا يَكۡتُبُونَ مَا تَمۡكُرُونَ (21) هُوَ ٱلَّذِي يُسَيِّرُكُمۡ فِي ٱلۡبَرِّ وَٱلۡبَحۡرِۖ حَتَّىٰٓ إِذَا كُنتُمۡ فِي ٱلۡفُلۡكِ وَجَرَيۡنَ بِهِم بِرِيحٖ طَيِّبَةٖ وَفَرِحُواْ بِهَا جَآءَتۡهَا رِيحٌ عَاصِفٞ وَجَآءَهُمُ ٱلۡمَوۡجُ مِن كُلِّ مَكَانٖ وَظَنُّوٓاْ أَنَّهُمۡ أُحِيطَ بِهِمۡ دَعَوُاْ ٱللَّهَ مُخۡلِصِينَ لَهُ ٱلدِّينَ لَئِنۡ أَنجَيۡتَنَا مِنۡ هَٰذِهِۦ لَنَكُونَنَّ مِنَ ٱلشَّـٰكِرِينَ (22) فَلَمَّآ أَنجَىٰهُمۡ إِذَا هُمۡ يَبۡغُونَ فِي ٱلۡأَرۡضِ بِغَيۡرِ ٱلۡحَقِّۗ يَـٰٓأَيُّهَا ٱلنَّاسُ إِنَّمَا بَغۡيُكُمۡ عَلَىٰٓ أَنفُسِكُمۖ مَّتَٰعَ ٱلۡحَيَوٰةِ ٱلدُّنۡيَاۖ ثُمَّ إِلَيۡنَا مَرۡجِعُكُمۡ فَنُنَبِّئُكُم بِمَا كُنتُمۡ تَعۡمَلُونَ (23) إِنَّمَا مَثَلُ ٱلۡحَيَوٰةِ ٱلدُّنۡيَا كَمَآءٍ أَنزَلۡنَٰهُ مِنَ ٱلسَّمَآءِ فَٱخۡتَلَطَ بِهِۦ نَبَاتُ ٱلۡأَرۡضِ مِمَّا يَأۡكُلُ ٱلنَّاسُ وَٱلۡأَنۡعَٰمُ حَتَّىٰٓ إِذَآ أَخَذَتِ ٱلۡأَرۡضُ زُخۡرُفَهَا وَٱزَّيَّنَتۡ وَظَنَّ أَهۡلُهَآ أَنَّهُمۡ قَٰدِرُونَ عَلَيۡهَآ أَتَىٰهَآ أَمۡرُنَا لَيۡلًا أَوۡ نَهَارٗا فَجَعَلۡنَٰهَا حَصِيدٗا كَأَن لَّمۡ تَغۡنَ بِٱلۡأَمۡسِۚ كَذَٰلِكَ نُفَصِّلُ ٱلۡأٓيَٰتِ لِقَوۡمٖ يَتَفَكَّرُونَ (24)
【译文】

15.有人对他们宣读我的明确的节文的时候,那些不希望会见我的人说:“你给我们另拿一部《古兰经》来,或者请你更改它。”你说:“我不可能擅自更改它,我只能遵从我所受的启示。如果我违抗我的主,我的确畏惧重大日的刑罚。”
16.你说:“假若安拉意欲,我一定不向你们宣读这部经,安拉也不让你们了解它。在降示这部经典之前,我确已在你们中间度过了大半生,难道你们不明白吗?”
17.有谁比假借安拉名义造谣,或否认其节文的人更不义呢?犯罪的人一定不会成功。
18.他们舍弃安拉而崇拜对他们无害无益的东西,他们说:“这些将在安拉跟前替我们说情。”你说:“难道安拉不知道天地间的事,需要你们来告诉他吗!赞美安拉,他超乎他们用以举伴他的!”
19.世人原是一个民族,嗣后,他们产生了分歧。若非你的主有言在先,那么他们所争论的是非必定得到判决了。
20.他们说:“为何没有一种迹象从他的主降临他呢?”你说:“幽玄只归安拉,你们等待吧,我必与你们一起等待。”
21.当我使人们遭遇灾害之后又尝试慈恩的时候,他们旋即对我的启示施展阴谋。你说:“安拉的计谋是更迅速的。”我的使者们确是记录你们计谋的。
22.安拉使你们在陆上和海上旅行。当你们乘船顺风航行而满心欢喜时,暴风骤然向船袭来,波涛从各处滚来,船里的人心想自己在劫难逃,他们便虔诚地祈祷安拉:“如果你使我们脱离这次灾难,我们必定感谢你。”
23.当他拯救他们时,他们转眼又在地方上肆意害人。人们啊!你们的侵害只有害于自身,那是今生的享受,然后,你们只归于我,我要把你们的行为告诉你们。
24.今世的生活,就像我从云中降下的雨水,地里的禾苗——人和牲畜所吃的东西因它而繁茂,直到田地穿上盛装,显得美丽,而农夫猜想自己可以获得丰收的时候,我的命令在黑夜或白昼降临那些田地,使之仅留下遍地枯茬,仿佛根本不曾有过庄稼一样。我这样为能思维的民众解释许多迹象。

『提示』

多神教徒不但怀疑先知穆罕默德的使者身份,还对《古兰经》提出种种置疑,如要求先知拿来《古兰经》以外的另一部经典或更改《古兰经》内容等。先知奉安拉命令一一批驳。安拉也揭示了多神信仰的荒谬性及其错误根源。

【注释】

15. 先知穆罕默德奉命宣读《古兰经》启示时,麦加多神教徒竟讨价还价地要求:让我们归信可以,但穆罕默德必须拿来另一部不是《古兰经》的经典,因为《古兰经》批判了我们的偶像;或者穆罕默德对《古兰经》作一番修改,直到他们满意为止。毫无疑问,这种无理的要求背后暗藏着一种极其危险的阴谋,那就是一旦先知答应他们的要求而对《古兰经》稍加改动,他们立即会说《古兰经》不是安拉的言辞。当然,提出这种要求的人,是一些“不希望会见安拉的人”,即不信后世及其清算者。所以安拉命令先知严词回绝:“你说:我不可能擅自修改它,我只能遵从我所受的启示。如果我违抗我的主,我的确畏惧重大日的刑罚。”即人类无权擅自改动《古兰经》,我只是奉命向人类传达主的旨意的使者。如果我对主命有丝毫违悖,那么,就会遭到后世的严厉惩罚。先知说“我的确畏惧重大日的刑罚”,表明自己只是安拉的一介仆人,一名使者,而不是为所欲为者。
16. 安拉继续命令先知告诉他们:一切事物的安排均与安拉的意欲有关,如果安拉意欲,我不会成为他的使者,也不给你们宣读和教授《古兰经》。对于我的身世,你们了如指掌,因我与你们一道度过了四十年光景,我既不会写又不会读,如果安拉意欲,我完全可以保持以往的文盲状态。但是,安拉意欲我作为他的使者,向你们宣读他的启示。
17. 即没有谁比这两种人更不义:一种人,对安拉妄说谎言,说安拉有配偶和子嗣,或对《古兰经》妄加评论;另一种人,直接否认《古兰经》,其实他们给自己的否认找不出任何合适的理由。由于信仰的荒谬和道德的败坏,这些人必然是作恶多端者,在今后两世必不成功。
18. 那么,这些否认先知穆罕默德和《古兰经》的多神教徒所坚持的是怎样的信仰?他们崇拜的是既无害于他们,又无益于他们的物像。更愚昧的是他们还将那些东西视为在安拉跟前能为他们说情的中介,正如他们在解释自己的拜佛行为时说的:“我们崇拜他们,只为能使我们亲近安拉。”(39:3)对于安拉的创造性,他们供认不讳:“如果你问他们:谁创造了天地?他们必定说:万能的、全知的主创造了天地。”(43:9)“他们虽然大半信仰安拉,但他们都是以物配主的。”(12:106)
安拉命令先知质问他们:“难道安拉不知道天地间的事,需要你们来告诉他吗!”即难道你们要告诉安拉天地间根本不存在的事吗?假使安拉真的认可这些偶像,并将其视为给你们说情的中介,那么安拉一定知道它们,并会在启示中提及它们。事实上他们纯粹在编造谎言,安拉与他们用来匹配的那些东西毫无关系。
19. 安拉告诉我们,人类本来是拥有统一信仰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整体,后来由于他们顺从私欲,各立门派而逐渐脱离了天启信仰的链轨,故安拉派遣了努哈等诸多使者以天启去规劝他们。伊本•阿巴斯说,在人祖阿丹与先知努哈之间相隔十个世纪,这期间人类整体坚持伊斯兰,后来人们之间产生了分歧,出现了偶像崇拜。此后安拉派遣了众先知,给人类传达他的启示,以便“灭亡者见明证而灭亡,生存者见明证而生存”(8:42)。”这是就整个人类历史而言。如果再分析个体的信仰,我们就会看到,正信原本植根于人的天性,是后天环境破坏了天性的纯洁,正如先知(愿主福安之)所说:“每个人都出生于天性,及至其能够说话,此后,是父母使他们成了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艾布•叶尔俩、托伯拉尼等辑录)这里没有提伊斯兰,是因为它正是人类的天性。
“若非你的主有言在先……”即如果不是安拉已经将审判他们行为的时间安置在了复生日,那么就会在今世严惩那些为满足私欲而脱离正信的人,就会使他们分歧的是非真相在今世大白于天下,但安拉已经说过:“复生日你的主必将判决他们所争论的是非。”(10:93)
20. 多神教徒不但要求先知更改《古兰经》,还要求先知给他们显示来自安拉的某种奇迹:“他们说:为何没有一种迹象从他的主降临他呢?”安拉命令先知告诉他们,降不降奇迹是安拉的权力,安拉未昭示先知的任何事情,都是人类无从知晓的幽玄。如果他们不归信先知,一定要等待奇迹的降临,那么就让他们等待吧!先知也只能与他们一道等待安拉的安排。
他们等待的会是什么呢?安拉说:“他们只在等待过往逝者所遭遇的同样的日子。你说:‘你们等待吧!我确是与你们一起等待的。’”(10:102)“逝者所遭遇的同样的日子”即惩罚。不信者曾向先知穆罕默德和历代众先知提出的刁难性要求,可谓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如:“他们说:‘我们绝不信你,直到你为我们使一道源泉从地下涌出,或者你有一座园圃,种植着椰枣和葡萄,你使河流贯穿其间;或者你使天如你所说的那样,一块块地落在我们的头上;或者你请来安拉和众天使,让我们面见他们;或者你有一所黄金屋;或者你升上天去,我们绝不信你确已升天,除非和你一同降下一部我们能够阅读的经典。’你说:‘赞颂我的主超绝万物!我只是一个遵奉使命的凡人。’”(17:90-93)“他们说:‘这个使者怎么也吃饭,也往来于街市?安拉为何不派遣一个天使和他一同降临,与他一同警告,或者把一个财宝赏赐给他,或者他拥有一座果园,供他食用呢?’不义者说:‘你们只顺从一个被蛊惑者。’”(25:7-8)安拉指出,他之所以未降他们要求的那些奇迹,是因为:“我不降示迹象,只为前人不承认它。我曾以母驼给赛莫德人做明证,但他们不承认它。”(17:59)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每一个先知都被赐予奇迹,他们各自拥有的归信者人数,均与他们拥有的奇迹的数目相当。而我被赐予的,只是来自安拉的启示。我希望在复生日能拥有比他们多的跟随者。”(布哈里、穆斯林、提尔密济辑录)
21. 在这里,安拉通过揭示多神教徒忘恩负义的卑劣本性,批驳了他们要求先知显示奇迹的言论:他们如同祸后得福时故态复萌那样,使者一旦满足他们的要求,给他们显示奇迹,他们必会断然予以否认。按理说,人摆脱困境步入顺境,如久旱得甘霖,久贫得富足,饥寒得温饱,应该加倍感谢主恩,以实际行动珍惜眼前的幸福。然而这些多神教徒一入顺境,一反往日可怜哀求的面目,肆意破坏安拉的教门,似乎以为眼前的幸福已是永久的幸福,过去的疾苦不再复返。安拉命令先知告诉他们,他们使用计谋,而安拉的计谋——即对他们计谋的惩罚将比他们的计谋更迅速地降临他们!安拉的这种惩治性计谋,就是放任他们,让他们在罪恶中陷得更深,天使们记录下他们所作的一切,然后在复生日予以严厉惩罚。
22-23.这便是他们享受顺境而突遭厄运时的可怜情形:“安拉使你们在陆上和海上旅行。当你们乘船顺风航行而满心欢喜时,暴风骤然向船袭来,波涛从各处滚来,船里的人心想自己在劫难逃,他们便虔诚地祈祷安拉:如果你使我们脱离这次灾难,我们必定感谢你。”陆地、海上和空中的一切交通工具,是安拉赋予它们安全飞行、平稳运载的规律和功能。正当他们乘船航海,借助和风徐徐前进,安心享受时,突然,巨浪四起,惊涛滚滚,大难临头。他们无比虔诚地祈求安拉:主啊!如果你从此灾难中拯救我们,我们日后一定感谢你而成归顺之人!……然而,得到安拉的拯救之后,他们马上故态复萌,在大地上横行肆虐。仁慈的安拉告诫他们:“人们啊!你们作恶只伤害自身,那是今生的享受,然后,你们只归于我,我要把你们的行为告诉你们。”《古兰经》中描述人类身处困境时良心发现,祸去福至时故态复萌的经文很多,诸如:“当人遭遇灾害的时候,便卧着、或坐着、或站着向我祈祷。等我解除他们的灾害后,他们就继续作恶,仿佛不曾祈求我解除他们的灾害一样。过分的人们就是这样被他们的行为所迷惑的。”(10:12)“当你们在海上遭受灾害的时候,你们向来所祈祷的已回避你们了,而你们只有祈祷主了。当主使你们平安登陆的时候,你们背叛了主。人原是辜恩的。”(17:67)
24. 人类反复辜恩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错误地将今世视为唯一永久的享受之所。虽然在遇难时也祈求安拉,但目的依然是为了重新得到今世的享乐。在这里,安拉将今世比喻为滋润大地,使其长出可口食物的雨水:“今世的生活,就像我从云中降下的雨水……”水虽然能使大地变得鲜花遍地,五谷丰登,可爱无比,但突袭的暴风可以使这一切顷刻间化为乌有,好像繁华景象从未有过一样:“我的命令在黑夜或白昼降临那些田地,使之仅留下遍地枯茬,仿佛根本不曾有过庄稼一样。”《古兰经》中类似的比喻很多,如:“你为他们打一比方:今世的生活,犹如我从云中降下的雨水,植物得雨,蓬勃生长,继而零落,随风飘散。安拉对于万事是全能的。”(18:45)“你们应当知道,今世生活,只是游戏、娱乐,点缀、矜夸,以财产和子孙的富庶相争胜;譬如时雨,使田苗滋长,农夫见了非常高兴,嗣后,田苗枯槁,你看它变成黄色的,继而零落。在后世,有严厉的刑罚,也有从安拉发出的赦宥和喜悦;今世生活,只是欺骗人的享受。”(57:20)安拉如此细致入微地阐明的迹象,是为了让善于思考的人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