ذَٰلِكَ مِنۡ أَنۢبَآءِ ٱلۡقُرَىٰ نَقُصُّهُۥ عَلَيۡكَۖ مِنۡهَا قَآئِمٞ وَحَصِيدٞ (100) وَمَا ظَلَمۡنَٰهُمۡ وَلَٰكِن ظَلَمُوٓاْ أَنفُسَهُمۡۖ فَمَآ أَغۡنَتۡ عَنۡهُمۡ ءَالِهَتُهُمُ ٱلَّتِي يَدۡعُونَ مِن دُونِ ٱللَّهِ مِن شَيۡءٖ لَّمَّا جَآءَ أَمۡرُ رَبِّكَۖ وَمَا زَادُوهُمۡ غَيۡرَ تَتۡبِيبٖ (101) وَكَذَٰلِكَ أَخۡذُ رَبِّكَ إِذَآ أَخَذَ ٱلۡقُرَىٰ وَهِيَ ظَٰلِمَةٌۚ إِنَّ أَخۡذَهُۥٓ أَلِيمٞ شَدِيدٌ (102) إِنَّ فِي ذَٰلِكَ لَأٓيَةٗ لِّمَنۡ خَافَ عَذَابَ ٱلۡأٓخِرَةِۚ ذَٰلِكَ يَوۡمٞ مَّجۡمُوعٞ لَّهُ ٱلنَّاسُ وَذَٰلِكَ يَوۡمٞ مَّشۡهُودٞ (103) وَمَا نُؤَخِّرُهُۥٓ إِلَّا لِأَجَلٖ مَّعۡدُودٖ (104) يَوۡمَ يَأۡتِ لَا تَكَلَّمُ نَفۡسٌ إِلَّا بِإِذۡنِهِۦۚ فَمِنۡهُمۡ شَقِيّٞ وَسَعِيدٞ (105) فَأَمَّا ٱلَّذِينَ شَقُواْ فَفِي ٱلنَّارِ لَهُمۡ فِيهَا زَفِيرٞ وَشَهِيقٌ (106) خَٰلِدِينَ فِيهَا مَا دَامَتِ ٱلسَّمَٰوَٰتُ وَٱلۡأَرۡضُ إِلَّا مَا شَآءَ رَبُّكَۚ إِنَّ رَبَّكَ فَعَّالٞ لِّمَا يُرِيدُ (107) ۞وَأَمَّا ٱلَّذِينَ سُعِدُواْ فَفِي ٱلۡجَنَّةِ خَٰلِدِينَ فِيهَا مَا دَامَتِ ٱلسَّمَٰوَٰتُ وَٱلۡأَرۡضُ إِلَّا مَا شَآءَ رَبُّكَۖ عَطَآءً غَيۡرَ مَجۡذُوذٖ (108) فَلَا تَكُ فِي مِرۡيَةٖ مِّمَّا يَعۡبُدُ هَـٰٓؤُلَآءِۚ مَا يَعۡبُدُونَ إِلَّا كَمَا يَعۡبُدُ ءَابَآؤُهُم مِّن قَبۡلُۚ وَإِنَّا لَمُوَفُّوهُمۡ نَصِيبَهُمۡ غَيۡرَ مَنقُوصٖ (109)
【译文】

100.这是那些已遭毁灭的市镇的消息,我把它告诉你。那些市镇有些废墟犹在,有些已荡然无存。
101.我没有亏待他们,但他们亏待了自己。他们舍安拉而祈祷的众神灵,当你的主的命令降临的时候,对于他们无济于事,只使他们更受伤害。
102.当你的主毁灭不义的市镇的时候,他的惩罚就是这样的。他的惩罚确是痛苦的,确是严厉的。
103.对于畏惧后世惩罚的人,此中确有一种迹象。那是世人将被集合之日,那是世人将被证明之日。
104.我只将它延缓到一个定期。
105.在那日惩罚要降临,每个人须经安拉的允许才能发言,他们中有簿命的,有幸福的。
106.至于薄命的,将入火狱,他们在其中要叹气,要哽噎。
107.他们将永居其中,只要天长地久,只要你的主意欲。你的主确是为所欲为的。
108.至于幸福者,将入乐园,永居其中,只要天长地久,只要你的主意欲。那是不断的赏赐。
109.你对这等人所崇拜的,不必怀疑,他们只像他们祖先一样崇拜,我必定要把他们的份额完整无缺地给予他们。

『提示』

安拉在讲述七位先知教化民众的故事后,这里总结了这些故事蕴涵的历史教训。《古兰经》讲述前人的历史,旨在以其蕴涵的安拉独一全能的证据及真理必胜、谬误必败的规律启迪后人,让人们从历史教训中获得警醒和启迪,防止重蹈前人覆辙。上述历史故事的共同特点,是所提及的先知的族人均以不同形式遭灭绝,而且安拉还在后世为他们准备了永久的痛刑。
此外,对于古人的历史,若非安拉启示,先知穆罕默德——一个文盲是无从知悉的。安拉命令先知穆罕默德向人们讲述这些历史,实际上也是在昭示他的圣品。


安拉为何给人类讲述前人的故事:
在《古兰经》中,有的故事以不同形式在不同背景中重复出现,每次都给读者以新的启发。其中出现最多的是众先知与其族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所揭示的,是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归纳起来,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讲述前人的历史,分析和评判其中不为人知的幽玄细节。对于文盲先知,这无疑是他圣品的标志。正如安拉所说:“那是一些幽玄的消息,我把它启示给你。当他们用计谋决策的时候,你不在他们跟前。”(12:102)
2. 通过讲述众先知与其族人之间的事件,揭示人类社会真理与虚妄斗争的历史。让人们知道,虽然众先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并未得到全体民众的响应。这对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及世代宣扬真理的人而言,无疑是莫大的安慰。正如安拉所说:“关于众使者的消息,我把它告诉你,用来安定你的心。在这些消息中,真理以及对信士们的训诫和教诲已降临你了。”(11:120)同时说明,众先知那种坚忍精神是每个宣教者都应具备的素质:“你应当坚忍,如有决心的众使者那样坚忍,你不必要求他们应得的刑罚早日实现。”(46:35)
3. 展示众先知使命中信仰纲领和道德准则的一致性。
4. 用“故事”的形式讲述或寓示某些事物的真相,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5.《古兰经》讲述故事的首要目的,在于确立安拉的独一和全能、先知的圣品和死后复生,其间穿插适合各个层次人们的生活哲理。
6. 阐明先知和使者只有传警告、报喜讯的责任,没有独立支配事物的能力和权限。
7. 揭示人类诸多共有的特点。
8. 在今世惩罚乃至灭绝恶人或罪恶的民众,并非不可能之事。
9. 安拉是始终援助坚持真理者的。
10. 来自安拉的天启宗教兼顾今世与后世、精神与物质、个人与社会。
11. 显示出众先知对真理的坚持和对天启使命的忠诚,他们是人类的楷模。
12. 某些故事多次出现,旨在重申某些重要原则和观念,而非简单的重复。这也说明“重申”是阐述真理、强化认识的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方式。

【注释】

100. 安拉在讲述七位先知与其民众的故事后,对先知穆罕默德说,那是已遭毁灭的城镇的信息,我让你了解它,是让你把它告诉人们,让各个时代的信士以此教育后人。那些遭灭绝的民族有些遗址尚存,有些已了无痕迹。
101. 他们之所以遭到灭绝,不是安拉伤害他们,而是他们亏害自己。安拉是无所求的,他派遣使者,降示经典,只为慈爱人类——今世走正道,后世入乐园。然而他们却跟随私欲,自造崇拜对象,拒绝安拉的慈悯。当他们今世遭灭绝,后世入火狱时,他们舍安拉而顶礼膜拜的那些“主宰”,不但没有丝毫裨益,反而会使他们更加不幸,更加亏折。
102. 这是对世代不义者、自亏者的警告:无论是谁,只要多行不义,背弃真理,那么,创造并养育万物的主宰就会严厉惩罚他们。或许安拉会暂时放任一些人,但绝不会疏于管理。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安拉会放任不义者,但在惩罚他时,他绝不放走他。”然后先知读了这节经文:“当你的主毁灭不义的市镇的时候,他的惩罚就是这样的。”
103. 归信安拉、畏惧后世惩罚的信士,能从启示讲述的逆徒遭毁灭、信士获拯救的历史讯息中获得有益启发,从而更加确信安拉的全能和独一,更加远离悖逆和不义。他们坚信,所有人将毫不例外地接受后世的清算和回报。
104. 根据先知穆罕默德的表述,复生日离他受命的时代近若二指,但沉湎于罪恶和欲望者却认为遥遥无期,抑或根本不存在。安拉告诉人类,复生日之所以迟迟不至,是因他已为之规定限期——那便是今世的终结。安拉要给予人类充分的机会,让他们或及时忏悔,或罪恶本性充分暴露,然后再予以彻底清算。正如安拉所说:“你的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假若他为他们所犯的罪恶而惩治他们,那么,他必为他们促进刑罚的来临,但他们有个定期,他们对那个定期,绝不能获得一个逃避之所。”(18:58)
105. 复生日到来之时,安拉是唯一的发号施令者,不经安拉许可,任何一个被造物不能擅自发言。正如安拉所说:“在精神和众天使排班肃立之日,他们不得说话,除非获至仁主特许而且能说正话的才能发言。”(78:38)“在那日,众人将顺从号召者,毫无违拗,一切声音将为至仁主而安静下来,除足音外,你听不见什么声音。”(20:108)
在那日,人分两类:一类是薄福的,不幸的;另一类是幸福的,成功的。正如安拉所说:“一部分人将在乐园中,一部分人将在烈火中。”(42:7)
欧麦尔说,当“他们当中有簿命的,有幸福的……”经文降示时,他问先知:安拉的使者!我们的行为基于什么?是基于既定之事呢,还是基于未定之事?先知回答说:“欧麦尔,是基于既定之事的,并且笔已写就。但是,每个人都要各行其是。”然后,先知(愿主福安之)诵了这几节经文:“至于赈济贫民,敬畏安拉,且承认至善者,我将使他易于达到最易的结局。至于吝惜钱财,自谓无求,且否认至善者,我将使他易于达到最难的结局。”(92:5-10)(提尔米济等辑录)这告诉我们,人类尚未被造时,安拉便知每一个人未来的一切情况,并且已将所有详情记录在案,后来发生的情况与之完全一致,毫无出入。这并不意味着安拉剥夺已赋予人类的自由意志,经文中“赈济”敬畏”“吝惜”“无求”等主动式动词所表达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拥有抉择自由的明显证据。
106. 薄福者的归宿是火狱。他们在其中发出的沉闷的喘息声、呻吟声,反映出所受惩罚的严酷程度。
107. 薄福者将永居火狱。经文第一个条件句“天长地久”所表达的含义,或者指后世的天和地,因后世亦有天地,如安拉所说:“在那日,这大地要变成别的大地,诸天也要变成为别的诸天,他们要出来见独一的、全能的安拉。”(14:48)“他们说: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他对我们实践了他的约言,他使我们继承乐土,我们在乐园中随意居住。工作者的报酬真优美!”(39:74)或者相当于人们表示事物永久、永恒时所说的“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而另一个排除式条件句“除非你的主所意欲的”,表示永恒与否取决于安拉的意志,强调了安拉对万事万物的绝对支配权。“你的主确是为所欲为的。”这是对前面两个条件句内涵的诠释。
108. 幸福者的归宿是乐园,他们将永居其中。当然,这依然取决于安拉的意志:“只要天长地久,只要你的主意欲。”在那里,他们将享受永不中断的恩典。
关于后世的乐园和火狱的永恒,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在复生日,‘死亡’以一只俊美的绵羊形象被带到众生面前,在乐园与火狱之间将其屠宰,然后天使宣布:乐园的居民们!从此只有永恒,没有死亡!火狱的居民们!从此只有永恒,没有死亡!”(布哈里、穆斯林辑录)又说:“在复生日,天使将宣布:乐园的居民们!你们将永生不死,你们将青春永驻,从不衰老,你们将永远健康,从不生病,你们将永远安乐,从不忧郁。”
109. 安拉在讲述幸福者和不幸者后世的情形后,让先知丝毫不要怀疑多神教徒最终的结局,在信仰方面他们与他们的祖先一样,是一些因袭盲从之辈,根本没有运用自己的理智去鉴别前人信仰的真伪。安拉将毫不减损地把他们应得的“报酬”给予他们。他们在后世的“报酬”无疑是永久的痛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