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在你之前,我只派遣了城市居民中的若干男子,我启示他们。难道人们没有在大地上旅行,观察前人的结局是怎样的吗?后世的住所,对于敬畏者是更好的。难道你们不理解吗?
110.直到众使者绝望,他们深信自己被否认的时候,我的援助来临他们,我拯救了我意欲的人。我降于犯罪的民众的惩罚是不可抗拒的。
111.在他们的故事里,对于有理智的人确有一种教训。这不是伪造的言辞,它在证实以前的经典,详解万事,是对信士的引导和慈恩。
在前面的经文中,安拉确立了先知穆罕默德的圣品和奇迹。这几节经文中,安拉驳斥了当时的悖逆者对先知穆罕默德圣品提出的质疑——安拉为何派遣穆罕默德,而不派遣一位天使?同时也讲述了安拉对历代信士的考验,并以《古兰经》援引历史故事的目的和意义的内容结束了本章。
109. 无论先知穆罕默德时代,还是以往先知时代,总有一些悖逆者为自己的不信找借口,说安拉为何不派遣天使而派凡人做使者。鉴于此,安拉让先知穆罕默德告诉他们,有史以来,他派向所有人类社会的使者,都是从各个市镇选拔的优秀男子。这里着重强调了“市镇”的和“受启示的男子”两个概念,意即所有先知均选自文明开化的城镇,而非荒蛮封闭的游牧群落。而“男子”的标准,排除了女性中出现先知的可能。
伊玛目伊本•凯西尔说,有些人说先知易卜拉欣的妻子撒莱、先知穆萨的母亲、先知尔撒的母亲都是女先知,理由是她们都曾受到安拉的启示:“当时,天使说:“麦尔彦啊!安拉确已拣选你,使你纯洁,使你超越全世界的妇女。麦尔彦啊!你当顺服你的主,你当叩头,你当与鞠躬的人一同鞠躬。”(3:42-43) “我曾启示穆萨的母亲:你应当哺乳他,当你怕他受害的时候,你把他投在河里,你不要畏惧,不要忧愁,我必定要把他送还你,我必定要任命他为使者。”(28:7)事实上,这只说明安拉恩赐她们的崇高品级,而不证明她们是先知。
安拉一矢中的,指出悖逆者不归信使者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大和无知,安拉让他们到处旅行,看看历代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暴君恶民都去了哪里:“难道他们没有在大地上旅行,观察前人的结局是怎样的吗?”凡人都有一死,只是死的形式、价值和死后的归宿各有不同:“后世的住所,对于敬畏者是更好的。”即在后世属于不信者的只有火狱。
“难道你们不理解吗?”即如果你们现在思考而醒悟,那么仍有摆脱两世苦难的希望。
110. 安拉在这里讲述他对历代众使者及其族群的考验:先知们为规劝自己民众接受正信付出艰辛努力,然而换来的依然是拒绝、反对甚至迫害。此时,先知们往往感到绝望,觉得自己的使命已经彻底遭到否认。正在这时,安拉的援助突然降临,先知和众信士得救,悖逆者受到不可抗拒的严惩。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在人们看来是灾难的事情,都是安拉的考验,只要遵循安拉的教导而忍耐,始终不渝地坚持真理,那么胜利时刻一定会到来,因为安拉绝不爽约:“你们还没有遭遇前人所遭遇的患难,就猜想自己能入乐园了吗?前人曾遭受穷困和患难,曾受震惊,甚至使者和归信的人都说:“安拉的援助何时降临呢?”真的,安拉的援助确是临近的。”(2:214)“我必定援助我的众使者和众信士,在今世生活中,和在众见证起立之日。”(40:51)“安拉已经断定:我和我的众使者,必定胜利。”(58:21)
111.《古兰经》中有诸多历史故事。正如安拉所说,这些故事的意义在于唤起“有理智的人”的觉悟,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社会中发生的事情,对生活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人都可成为“前车之鉴”。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只有用心去观察、思考、参悟,方能获其启发。
“这不是伪造的言辞,它在证实以前的经典,详解万事,是对信士的引导和慈恩。”即这部《古兰经》绝非人所杜撰,而是安拉的启示,它的任务在于证实和鉴别以往的所有天经,看其是否遭人篡改,指出被篡改之处。同时还详解正信与迷信,合法与非法,命令与禁止等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事宜。总之,它是安拉赐予世人的恩典,能将人们从黑暗引向光明,从迷信导向正信,但只有真诚归信它的人才能获其裨益。
感赞安拉,“优素福”章注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