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ـٰٓأَيُّهَا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ٱسۡتَعِينُواْ بِٱلصَّبۡرِ وَٱلصَّلَوٰةِۚ إِنَّ ٱللَّهَ مَعَ ٱلصَّـٰبِرِينَ (153) وَلَا تَقُولُواْ لِمَن يُقۡتَلُ فِي سَبِيلِ ٱللَّهِ أَمۡوَٰتُۢۚ بَلۡ أَحۡيَآءٞ وَلَٰكِن لَّا تَشۡعُرُونَ (154) وَلَنَبۡلُوَنَّكُم بِشَيۡءٖ مِّنَ ٱلۡخَوۡفِ وَٱلۡجُوعِ وَنَقۡصٖ مِّنَ ٱلۡأَمۡوَٰلِ وَٱلۡأَنفُسِ وَٱلثَّمَرَٰتِۗ وَبَشِّرِ ٱلصَّـٰبِرِينَ (155) ٱلَّذِينَ إِذَآ أَصَٰبَتۡهُم مُّصِيبَةٞ قَالُوٓاْ إِنَّا لِلَّهِ وَإِنَّآ إِلَيۡهِ رَٰجِعُونَ (156) أُوْلَـٰٓئِكَ عَلَيۡهِمۡ صَلَوَٰتٞ مِّن رَّبِّهِمۡ وَرَحۡمَةٞۖ وَأُوْلَـٰٓئِكَ هُمُ ٱلۡمُهۡتَدُونَ (157)
【译文】

153.归信的人们!你们当求助于拜功和坚忍,的确,安拉与坚忍者同在。
154.你们不要说为安拉牺牲的人是死的,其实他们是活着的,只是你们感觉不到罢了。
155.我必将以些微的恐惧和饥馑,以及财产、生命和收成的减损考验你们,你当向坚忍者报喜。
156.这些人,每当遭难时说:“我们是属于安拉的,我们终将回归于他。”
157.这些人将获得来自他们的主的保佑和慈恩;这些人确是遵循正道的。

『提示』

在前面的经文中,安拉阐述了穆斯林的朝向克尔白及他们所负的独特使命——在复生日为世人作证,这几节经文又向他们作了极其重要的指导和训示:为了履行他们肩负的神圣使命,他们将面临种种灾难的考验,面对这一切困难,必须充分发挥人性被赋予的正能量——坚忍。

【注释】

153. 安拉命令穆斯林在遇到困难时求助于两种力量:拜功和坚忍。这说明,人仅靠本身的坚忍,是不足以克服许多困难的。那是因为,坚忍作为人的一种本能,一种内因,会受到其它本能的排挤和影响,如果没有某种外因的配合和支持,就会随着困难的加重而减弱,甚至消失。而礼拜就是一种最合适不过的“外因”,一种最强大的推动力,一种自始至终陪伴人生的支撑,它与坚忍配合,是内因和外因最完美的结合。因为礼拜是人与安拉永不中断的联系,是人向安拉倾诉困难,请求援助的媒介;因为“礼拜确能制止人干丑事和罪恶。”安拉喜悦的,正是这些通过信仰和本能的结合真正实现坚忍的人。安拉将支持他们,援助他们,壮大他们的势力,使他们成为人类中最坚强的人。关于坚忍,大贤罕巴布·本·艾令特(愿主喜悦之)说:在那些艰苦的日子,我们不堪忍受多神教徒的迫害而来向先知诉苦,先知正安祥地在克尔白下坐着,我们说:“安拉的使者啊!你不求安拉援助我们吗?你不为我们祈祷吗?”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你们以前的信士,有的被敌人抓去活埋,有的被敌人用铁锯锯为两半,有的被铁爪挖去身上的肉,但他们都没有丝毫动摇……然而,你们却急不可耐!”(布哈里、艾布·达乌德、奈萨依辑录)
154. 为信仰而奋斗,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无正信者,牺牲和烈士的称号,是追求的一种虚荣;而对于为安拉生、为安拉死的穆斯林,牺牲是真正生活的开始。从此,在穆斯林的认知中,生和死有了全新的意蕴:生,不是盲目的存活,动物式的碌碌无为,本能的无度宣泄,能源的徒然消耗;死,不是幸福的消失和痛苦的结束,而是奉造物主的安排肩负使命来到这个世界,在生存的整个过程中恪守主的命禁,同物质世界和谐结合,完成他肩负的任务,告别今世,去另一个世界——后世,接受主的评判和赏罚。这就是穆斯林对生和死的认识,也只有穆斯林才具有这种超越物障的远见,因为他们在认识生命的本质时,依赖的不是肉眼的观察,而是灵魂的透视。
正由于为安拉牺牲的烈士是“活着”的、纯净的,所以不需要像普通亡者那样清洗,也无需脱去他们身上的血衣而换上裹尸布……
烈士在另一个世界以我们的理智无法想象的方式生活着,那是真正的生活!据《穆斯林圣训实录》记载,先知(愿主福安之)说:“烈士的灵魂存活在乐园中绿鸟的嗉子里,它们自由飞翔,安然栖息于阿尔什下的金灯上,安拉看着他们说:‘你们现在最想要什么?’他们说:‘我们的主啊!你已经赐予我们不曾赐予任何被造物的恩典,我们还有何求呢?’安拉又问他们是否还有什么要求,他们发现自己必须提出某种要求时,便说:‘我们想回到今世,再次为你奋斗,再次为你牺牲。’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乐园中享受的这一切恩典都是因之而获得的。安拉对他们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已决定你们不再重返今世。’”
那么,什么人是真正的烈士呢?对此,圣训作了明确界定:艾布·胡莱勒(愿主悦之)传述,一个人问先知:“安拉的使者啊!一个人为主道战斗,而他的目的却是为了得到尘世的利益,如何评价这种人?”先知说:“他无任何回赐!”那人连问了三次,先知每次的回答都是:“他无任何回赐!”(艾布·达乌德、艾哈迈德等辑录)据艾布·穆萨传述,有人问先知:“一个人为表现自己的勇敢而战斗,一个人为一时的冲动而战斗,一个人为沽名钓誉而战斗,他们中谁才是为主而战斗的呢?”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谁为了使安拉的言辞成为至高无上的而战斗,他就是为主而战斗的。”(布哈里、穆斯林等辑录)
155. 穆斯林是身负天启使命,跨越一切障碍奔向两世成功的人。一个身负重任,向往幸福者,不历经磨砺,怎能成熟练达?不遭受灾难,怎能尽显耐力?不尝试痛苦,怎会珍惜幸福?不接受困苦的检验,怎能体现信仰的纯度?“我必将以些微的恐惧和饥馑,以及财产、生命和收成的减损考验你们……”这些看似残酷的考验方式,其最深层次的目的是爱,是无以复加的爱,安拉欲通过这样的磨砺,造就危难时刻全身心皈依他的坚忍者。
156. 正因为他们历经了种种磨难,接受了安拉的考验,他们才能在危难情急时刻不乱方寸,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严谨的思想意识和刚毅的人格,仍清醒地知道自己来自何处,归向何处。他们在遭难时会说:“我们是属于安拉的,我们终将回归于他。”每个穆斯林在遭遇灾祸,如获悉有人亡故,甚或灯忽然熄灭时,都应该默诵这句“回归辞”。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一个穆斯林遭遇灾祸时,诵了‘回归辞’,并说:‘主啊!求你为我的遭遇而回赐我,求你恩赐我比它更好的’,那么他一定会如愿以偿。”(艾哈迈德辑录)温姆·赛莱麦牢记这一教导,在自己丈夫去世时,默诵回归辞,并祈求:“主啊!求你为我的遭遇回赐我,求你恩赐我更好的恩典。”结果安拉的使者成为了她后来的丈夫。
157. 这些人获得安拉的保佑和慈恩,是他们恪守主道,坚忍不拔的自然结果,尽显了安拉的公正和慈悯。
安拉让他们忍受种种患难的考验,但最终许约给他们的并不是今世的权力和地位,金钱和宝藏,而是饶恕和慈恩,后世的成功,因为这比权力和金钱更能弥补他们因牺牲、饥饿、恐惧遭受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