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难道你不知道吗?那些人对安拉忘恩负义,并使自己的宗族陷于灭亡之境——
29.火狱。他们将进入火狱,那归宿真恶劣!
30.他们为安拉树立许多匹敌,以便使人背离主的大道。你说:“你们享受吧,因为你们必归于火狱!”
31.你当对我的归信的仆人说:他们应谨守拜功,并且在那既无买卖又无友谊之日来临以前,应秘密和公开地分舍我赐予他们的财物。
在前面的经文中,安拉用“一棵优良的树”和“一棵恶劣的树”比喻了“认主独一,拜主独一”的正信和形形色色的迷信。在这里,阐明了坚持两种不同言辞者在今世和后世彼此迥异的生存状态。
28-29.如果人们潜心参悟所享受的一切,诸如食物、空气、善于创造发明的理智、区别于一切动物的心灵……不难发现,这都是安拉赐予的现成恩典。这些恩典的产生过程中,人类没有任何参与。所做的,犹如把附近的一把椅子搬过来坐到上面一样,充其量只是举手之劳。然而,人类的思想道德却怪诞得出奇:不但自己不感恩安拉的这一切赐予,而且还把周围的人引向辜恩之路,使他们遭受今后两世的灾难。安拉赐予人类的最大恩惠,莫过于派遣先知,送来的伊斯兰的真理。伊玛目伊本•凯西尔说,这里的“忘恩负义者”指世世代代的辜恩者。安拉派遣先知穆罕默德,是对世人的慈悯,是无上的恩惠,谁接受了先知所倡导的信仰,那么谁就已经感恩,也就能入乐园;谁拒绝,谁就在辜恩,他必入火狱。”
30. 这是他们辜负主恩的具体表现:
(1)“他们为安拉树立许多匹敌。”即他们要么否认安拉,将欲望看得至高无上;要么在信仰安拉的同时又相信某些被造物具备与安拉一样的能力。
(2)他们不但自己迷误,而且还使人迷误。
他们之所以坚持这种荒谬信仰,是因为它符合他们贪图享受的私欲。所以安拉命令先知告诉他们:“你们享受吧,因为你们必归于火狱!”类似的经文还如:“我让他们稍加享受,然后,强迫他们去受严厉的刑罚。”(31:24)“这只是今世的享受,然后他们只归于我,我将因他们的不信而让他们尝试严厉的刑罚。”(10:70)
31. 如果说上述这些人已经无可救药,那么归信安拉的人则是善听劝告的。安拉命令先知告诫信士:应该以实际行动体现自己信仰的内涵,无论在履行仆人对安拉的义务——拜功方面,还是在履行扶助人类兄弟的责任——纳课和施济方面,都应按要求及时全面地予以完成。如果一个人死亡或复生日到来时,他还未完成这些工作,那么只有接受悲惨的结局,因为那时不再有今世一样的“交易”而可以用财物解脱自己,也无任何“友谊”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类似的经文如:“故今日你们与不信者的赎金,都不被接受,你们的归宿是火狱。”(57:15)“你们当防备将来有这样的一日,任何人不能替任何人帮一点忙,任何人的赎金都不蒙接受,说情对任何人都无济于事,他们也不获援助。”(2:123)“归信的人们!在没有买卖,没有友谊,不许说情的日子来临之前,你们当分舍你们的财产。”(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