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ow_forward_ios
۞إِنَّ ٱلصَّفَا وَٱلۡمَرۡوَةَ مِن شَعَآئِرِ ٱللَّهِۖ فَمَنۡ حَجَّ ٱلۡبَيۡتَ أَوِ ٱعۡتَمَرَ فَلَا جُنَاحَ عَلَيۡهِ أَن يَطَّوَّفَ بِهِمَاۚ وَمَن تَطَوَّعَ خَيۡرٗا فَإِنَّ ٱللَّهَ شَاكِرٌ عَلِيمٌ
(158)
【译文】
158.索法和麦尔沃,确属安拉的标识。朝觐天房或前来副朝的人,无妨游此两山。谁行善功,安拉是酬谢的,全知的。
『提示』
安拉在前面的经文中命令信士记念他,感谢他,求助于坚忍和拜功去战胜困难,在这节经文中阐明了朝觐中巡游索法和麦尔沃的重要性。
【注释】
158. 索法和麦尔沃,是朝觐中的两个重要标识,无论在正朝还是副朝中,朝觐者必须在这两山之间来回疾走七遍。但是,由于蒙昧时代的朝觐中也有这种疾走仪式,已经进入伊斯兰时代并受到认主独一信仰熏陶的穆斯林对此心存嫌疑,为此安拉降示经文,对这一功课予以肯定。据《布哈里圣训实录》载,有人向艾奈斯询问有关索法和麦尔沃的情况,他说:“最初,我们放弃了疾走仪式,我们以为那是蒙昧时代的做法,后来安拉降示此节经文,对这一仪式予以了肯定。”
根据伊本·阿巴斯传述的圣训,索法和麦尔沃两山之间的疾走仪式,源自先知易卜拉欣的妻子哈哲尔为爱子寻水而在这两山之间焦急奔走的事迹。当时先知易卜拉欣不在身边,哈哲尔携带的饮水已经用完,她怕自己的孩子渴死,情急之中以恐惧、渴望、不安的心疾走于两山之间,期望找到饮水。奔走数趟之后,猛然看见一股清泉涌出,这正是安拉恩赐给她和后人的渗渗泉水。因此,朝觐者在两山间奔走时,亦应对安拉心怀敬畏和谦恭,渴望安拉使自己从罪恶的困境走向正信和善行的坦途。
这节经文还包含另外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肯定应该肯定的,从而还原历史真实;否定应该否定的,从而保持信仰的纯洁。安拉将索法和麦尔沃之间的奔跑称作善功,并许以酬谢,充分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