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安拉从云中降下雨水,借以复活已死的大地;对于善听的民众,此中确有一种迹象。
66.在牲畜中,对你们确有一种教训。我让你们饮用出自其腹内粪与血之间的纯洁可口的乳汁。
67.你们用椰枣和葡萄酿制醇酒和佳美的给养,对于能理解的民众,此中确有一种迹象。
68.你的主曾启示蜜蜂:“你可以在山上、树上和人们制作的蜂房里筑巢,
69.然后,你从每种果实采食,你当恭顺地走养育你的主的路。”将有一种颜色不同,可以治病的饮品从它腹中流出,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一种迹象。
前面的经文一直在揭露多神迷信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及历代各民族中的悖逆者对众使者所持的反动立场。迷信之所以肆虐,罪恶之所以猖獗,其根本症结在于,人们受私欲及恶魔的干扰,不思考周围事物蕴涵的哲理,认识不到造物主的独一性。倘若摆脱种种私欲——钱权利欲、政治倾向、宗派偏见等的束缚,自由运用安拉赋予的聪颖理智进行观察和思考,那么,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绝不会如此轻率和肤浅。经文在这里号召人们参悟安拉蕴藏在雨水、奶汁、果实、蜂蜜等人类享受的东西中的奥秘,正视安拉全知,全能,睿智的证据。
65. 空中的云彩绚丽多姿,千变万化。科学告诉我们,雾和云都由水蒸气凝结而成。水蒸气遇到高空大气的冷空气时,空气中的水份以尘埃为中心凝结,水滴较小时就飘浮在空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如果水滴不断增大而不能飘浮在空中,就落到地面形成雨。科学只是“描述”云和雨是怎样形成的,但没有说明它们“为何那样”,以及“谁使之那样”。此外,这种描述给人一种错觉,似乎一切事物是“自然而然”发展变化的,而与“外力”无关。这显然具有误导性。其实,科学作为人类理性的集中体现,应该揭示并回答“为何那样”以及“谁使之那样”的问题。只有这样,科学不但为人类合理利用物质,严格遵循客观规律提供依据,而且也为人类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应有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经文是安拉对科学方向的一种引导:“安拉从云中降下雨水,借以复活已死的大地;对于善听的民众,此中确有一种迹象。”即水蒸气凝结成云,云又带来雨水,这都是创造万物的安拉使然。然而,只有善听真理者能接受这一事实。
66. 安拉全能的证据遍布我们四周,只是我们置若罔闻罢了。就以牲畜——驼牛羊为例,人类从它们身上得到的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乳汁,竟然从其腹中的粪与血之间提炼而出。谁能做到这个?这是谁的杰作?是人?是某种全能的力量?这正是人们应该思考和参悟的。《古兰经》明确告诉我们:这是精造万物的安拉赐予人类的恩典!
67. 还有人类酿酒及制作可口食物的椰枣和葡萄——注疏家们认为这是在禁酒之前降示的经文,所以作为供人参悟的材料予以提出。且不论酒的合法与非法,就其变化、产生过程而言,确实是值得人类赞叹和参悟的奇迹。毋庸赘言,伊斯兰禁酒的目的,在于保护人类理智和心性的健康。
“对于能理解的民众,此中确有一种迹象。”这里提出“理解”,旨在提醒人们借助理智去观察这些物质的不同变化,从中领悟全能、全知、独一的造物主存在的迹象。然而,人的最大缺陷,正在于不能透过物质现象认识其本质。
68-69.蜜蜂,是人类熟悉的昆虫之一。正因为熟悉,才对它身上所蕴涵的“奇迹”视而不见。所以安拉提醒我们:“你的主曾启示蜜蜂:‘你可以在山上、树上和人们制作的蜂房里筑巢,然后,你从每种果实上采食,你当恭顺地走养育你的主的路。’将有一种颜色不同,可以治病的饮品从它的腹中流出,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一种迹象。”据注疏家解释,这里安拉对蜜蜂的“启示”及所发的指令,统指安拉赋予蜜蜂的“天性”及其生存规律。也就是说,蜜蜂在山上、树上以及人们建造的蜂房里筑造精致的六边形蜂巢,从各种果实采花,而且在来回的道路上从不迷失方向,最后从腹中流出颜色不同、可供人类饮用和治病的蜂蜜……这一切都是安拉创造的秉赋机制,而不是所谓“自然”的结果。无神论者常常所说的“大自然赋予人什么什么”“劳动创造人类”,对没有头脑的人的确有很大的欺骗性。如果人善于观察和思考,并且不满足于知道事物“是怎样的”,进一步探究“为何那样”、“谁使之那样”,那么,最终一定会认识到,这一切都是全能、全知、独一的安拉的创造和安排。从这个角度上说,“科学离信仰只有一步之遥”的论断是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