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你以为山洞中被碑文记载的人,是我的迹象中的一件奇事吗?
10.当时,有几个青年避居山洞中,他们说:“我们的主啊!求你赐予我们你的恩惠,求你使我们事事妥当。”
11.我就使他们在山洞中沉睡多年。
12.后来我使他们苏醒,以便我测试两派人中哪一派更能正确计算他们所停留的时间。
13.我如实地给你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是几个青年,他们信仰他们的主,我赐予他们更多引导。
14.我使他们内心强大。当时,他们站出来说:“我们的主,是天地的养育者,我们绝不舍他祈祷任何神明,否则,我们就说了荒谬的话。
15.我们这些同族,舍弃他崇拜别的许多神明,他们为何不对此举出一个明证呢?假借安拉名义造谣的人,有谁比他们更不义呢?”
16.你们既然只信安拉而离弃他们及他们崇拜的神明,你们就隐避于山洞,你们的主将对你们广施恩惠,为你们提供一切便利。
17.太阳出升时,你见它偏向他们山洞的右边;太阳落山时,它偏向他们山洞的左边,而他们就在洞的中央。这是安拉的一种迹象,安拉引导谁,谁遵循正道;安拉使谁迷误,你绝不能为其发现任何可以引导他的朋友。
18.你以为他们是清醒的,其实他们是酣睡的,我使他们左右翻转,他们的狗伸着两条腿卧在洞口。如果你看见他们,你必吓得转身而逃,满心恐怖。
19.我如此使他们醒来,以便他们互相询问。他们中的一个人说:“你们逗留了多久?”他们说:“我们逗留了一天或不到一天。”他们说:“你们的主最清楚你们逗留的时间。你们派一个人带着你们的这些银币去城里,看看谁家的食品最清洁,让他给你们买些吃的来。让他谨慎行事,不要让任何人发觉你们。
20.他们一旦发现你们,就会用石头打死你们,或者强迫你们信奉他们的宗教,那时你们就一事无成了。”
21.我这样让人发现他们,以便他们知道安拉的诺言是真实的,复活的时刻是毫无怀疑的。当时,他们对这些人的事情发生了争论,他们说:“你们给他们修一堵围墙,他们的主最了解他们!”主持事务的人说:“我们必定在他们的周围建筑一所礼拜堂。”
22.人们将说,他们是三个,第四个是他们的狗。还有人将说,他们是五个,第六个是他们的狗。他们都在猜测幽玄。还有人将说,他们是七个,第八个是他们的狗。你说:“我的主最知道他们的数目。此外,只有少数人知道。”关于他们的事情,你只可作表面的辩论;关于他们的事情,不要请教他们中的任何人。”
23.你不要为某事说:“我明天一定要做那件事。”
24.除非同时说:“如果安拉意欲。”你如果忘了,就应当记起你的主,并且说:“我的主或许指引我比这更切近的正道。”
25.他们在山洞里逗留了三百年,另加九年。
26.安拉最知道他们逗留的时间。唯有他知道天地的幽玄。他看得真清!他听得真明!除安拉外,他们绝无援助者,安拉不许任何人参与他的判决。
前面的经文告诉我们,今世虽然是甘美的、苍翠的,但却是考验之所——安拉要看人类依恋今世,还是追求后世。虽然许多人受今世的迷惑而沉沦,但仍有那么一些人经受住了考验。有几位青年人,逃离充斥罪恶和诱惑的环境,来到一孔山洞生活,为的就是保持纯洁的信仰,独立的人格。《古兰经》记载的这段真实历史,是所有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自省自律的最佳榜样。这个故事的降示恰逢其时:伊斯兰在当时的麦加处于多神教四面夹击的困境,急需出现像比俩勒、安玛尔、罕巴布、穆素尔布这样不惧酷刑、坚守正信的青年中坚。历史不断重现,当今世界,正信依然在展现其威力。
9-12.大多经注家认为,第9-12节经文是安拉对山洞人故事的概述,其后内容是对该故事的具体说明。
“你以为山洞中被碑文记载的人,是我的迹象中的一件奇事吗?”意即那些曾身居山洞,被碑文记载者的故事虽可称奇,但你不要以为那是安拉的迹象中最奇异的。与安拉无中生有,创造万物的奇迹相比,那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山洞人的故事梗概:“当时,有几个青年避居山洞中,他们说:“我们的主啊!求你赐予我们你的恩惠,求你使我们事事妥当。’我就使他们在山洞中沉睡多年。后来我使他们苏醒,以便我测试两派人中哪一派更能正确计算他们所停留的时间。”他们是为保全信仰不惜抛弃舒适生活,藏身岩洞的一些青年,他们祈求安拉解除自己信仰所面临的危境。安拉答应了他们的祈求,使他们在山洞酣睡数百年。之后安拉又让他们苏醒,以便试验人类对时间的感知力。
13. 安拉给先知讲述了山洞人的详情:“他们是几个青年,他们信仰他们的主,我赐予他更多引导。”山洞人既年轻又有信仰,是这个故事的最大亮点。这也是安拉从诸多历史事件中选择它,在《古兰经》中郑重讲述的哲理之一。安拉告诉我们,信仰是有增有减的——这些青年信仰安拉,并且为信仰不惜一切,故安拉增加了他们的信仰,使他们更加坚守正道。正如安拉所说:“遵循正道者,安拉要更加引导他们。”(47:17)
14. 伊本•阿巴斯说,在这些青年生活的时代,国王号召人们崇拜偶像,于是几位青年不约而同地离开那个环境。起初他们互不相识,也不知道对方为何出走,相互询问,方知是同道,为保护信仰走到了一起。这也正是安拉所描述的:“我使他们内心强大。当时,他们站出来说:我们的主,是天地的养育者,我们绝不舍他而祈祷任何神明,否则,我们就说了荒谬的话。”他们进入山洞,从当地消失后,人们曾四处寻找,但渺无音讯。于是人们就把这些青年的名字刻在一块石碑上保存了起来。
15. 这些青年确属出污泥不染之人。他们不但自己摒弃多神崇拜,而且批判族人的迷信行为:“我们的这些同族,舍他而崇拜别的许多神明,他们为何不对此举出一个明证呢?假借安拉的名义而造谣的人,有谁比他们更不义呢?”可见,这些青年之所以隐身山洞,是因为对当时的整个社会状况彻底失望,感到除了自保,无力扭转乾坤。事实上,在这种情形下,伊斯兰许可人们避世自保。正如先知(愿主福安之)所说:“我们的时代,几乎已经危机到这样的时刻:一个人最好的财产是一群羊,他赶着它们徜徉于山水之间,只求自己的教门躲过劫难。”(布哈里辑录)
16. 那些青年当时商议:“你们既然只信安拉而离弃他们及他们崇拜的神明,你们就隐避于山洞,你们的主将对你们广施恩惠,为你们提供一切便利。”这显示出他们敢为信仰牺牲一切的无畏精神和对安拉的恩典抱有的坚定信心。
17-18.他们长眠洞中时出现的奇异情况,说明了安拉对他们的保护:“太阳出升时,你见它偏向他们山洞的右边;太阳落山时,它偏向他们山洞的左边,而他们就在洞的中央。”即无论日升日落,他们在山洞中受不到太阳强光的干扰。
“这是安拉的一种迹象,安拉引导谁,谁遵循正道;安拉使谁迷误,你绝不能为其发现任何可以引导他的朋友。”对后人而言,山洞人的情况如同安拉的其它奇迹一样,都是安拉全能的迹象。接受安拉引导的人,必将从中获得感悟而更加遵循正道;拒绝真理而安拉使其迷误的人,谁也不能将他引上正道。
这些青年在洞中的另一种情形:“你以为他们是清醒的,其实他们是酣睡的。”即看上去他们睁着眼睛,其实他们是熟睡的。
“我使他们左右翻转,他们的狗伸着两条腿卧在洞口。如果你看见他们,你必吓得转身而逃,满心恐怖。”为避免身体受土地腐蚀,安拉使他们在熟睡中适时翻身。他们的狗则伸腿卧在洞口,俨若守卫。倘若有人看到那种情景,势必恐怖而逃。
19-20.酣睡很长时间后,安拉使他们苏醒,让他们彼此询问睡了多久。有人说睡了一天或不到一天——因他们睡去时在上午,醒来时在下午。有人说只有安拉知道究竟睡了多久。总之,关于酣睡的时间,众说不一。接着,他们开始考虑如何解决饥饿问题。有人建议,派人带银币到城里购买合法可口的食物,嘱咐购买者小心谨慎,不要让任何人发觉自己是曾经失踪的人,否则后果十分严重:要么被处死,要么威逼叛教,那样就前功尽弃了。
21. 但是,安拉出于特定的原因还是让人发现了他们:“我这样让人发现他们,以便他们知道安拉的诺言是真实的,复活的时刻是毫无可疑的。”当时,许多人对安拉复活死人心存怀疑,所以安拉使这些人苏醒,以证明安拉的后世复活和清算的许诺是真实无疑的。
然后,人们就如何对待洞中人发生了分歧。有人说:“在他们周围修一堵围墙,他们的主最了解他们!”即堵住山洞,将他们的一切交付给安拉。而主持事务的一些人说:“我们必定在他们的周围建筑一所礼拜堂。”看得出,说此言者是基督教徒,因为按他们的规矩——虽然违反正教原则,是要在先知和清廉之士的坟墓上修建礼拜堂。正如先知(愿主福安之)所说:“愿安拉弃绝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他们将先知和清廉者的坟墓当作礼拜之地。”
22. 先知时代的人们,对山洞人的数目有种种说法。有人说:“他们是三个,第四个是他们的狗。”有人说:“他们是五个,第六个是他们的狗。”但这都是臆测。还有人说:“他们是七个,第八个是他们的狗。”安拉命先知告诉他们,只有安拉最清楚他们的数目,只有安拉意欲的少数人知道实情。实际上,人们真正应该知道的并非他们的数目,而是他们的故事所蕴涵的深刻启示——安拉的全知与全能。
安拉教导先知在山洞人的事情上不要与有经人争论,如果必须涉及这个话题,那么只须将安拉降示的相关启示讲述给他们。正如安拉所说:“除依最优的方式外,你们不要与有经的人辩论。”(29:46)即依所受启示与他们辩论。另外,关于山洞人的问题,不可请教任何人——因为启示论述得非常全面。
23-24.先知被人问及山洞人的情况时,他回答说“我明天告诉你们”。结果,启示推迟了十五日才降示。安拉教导先知,不要对任何事肯定地说“我明天一定做它”,而应该说“如果安拉意欲”。即使当时忘记说“如果安拉意欲”,那么记起时亦应说。伊本•阿巴斯说,即使一个人一年后才记起来,他也应该补说“印沙安拉”。
安拉还教导先知,被问及一件事时,应祈求安拉教授自己正确答案,而不应擅自作答:“并且说:‘我的主或许指引我比这更切近的正道。’”
25-26.经文告诉我们,安拉使那些青年在山洞中沉睡了三百零九年。此前人们亦曾争论山洞人逗留的时间,但都是猜测。他们在山洞里逗留的时间,安拉是最清楚的——唯有安拉知道天地的幽玄。人类往往舍本逐末,争执山洞中人逗留的时间,其实,他们应该参悟的是在这三百年间,山洞人靠什么维持生命?他们的身体为何没有腐烂,是谁如此完整地保存了他们的身体和生命?
最后,安拉向人们——尤其是那些怀疑安拉的能力、举伴安拉的人宣布了安拉至高无上的权力,以此结束山洞人的故事:“除安拉外,他们绝无援助者,安拉不许任何人参与他的判决。”即这些人的奇异经历,充分体现了安拉对真理和信士的援助,以及对他们生活富含哲理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