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你应当宣读你的主启示给你的经典,他的言辞绝不是任何人所能变更的。除他外,你绝不能发现一个隐避所。
28.你应当耐心地和在那些早晚祈祷自己的主,求主喜悦的人在一起,你不要藐视他们而求今世生活的浮华。某些人,我使他们的心忽视我的教训,他们顺从自己的欲望,他们行为过分,这种人你们不要顺从他们。
29.你说:“真理来自你们的养主,那么,就让愿者归信,愿者悖逆吧。”我已为不义的人预备了烈火,那烈火的烟幕将笼罩他们。如果他们求救,就以一种沥青般烧灼面孔的水供他们解渴,那饮料真糟糕!那归宿真恶劣!
30.归信而且行善者,我必不使他们的善行徒劳无酬,
31.这等人将享受下临诸河的永久乐园,他们在其中佩带金手镯,身穿锦缎绿袍,倚床而息。那报酬真优美!那归宿真美好!
前面的经文中,安拉将山洞人的故事及它蕴涵的哲理完整地告诉世人,既纠正人们的误传,也证明《古兰经》的天启性。安拉在这里教导先知和穆斯林始终不懈地诵读《古兰经》、遵循其教导。同时,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天启价值标准:安拉不喜欢穆斯林嫌穷爱富,并指出,一切真理来自安拉,在后世,安拉要清算人们在今世对真理的依违。
27. 安拉命令先知坚持不懈地将《古兰经》教导传授给人们,同时指出,《古兰经》的任何内容永远不可变更。如果先知或任何一个穆斯林不遵从此训,那么,面对安拉清算时,将找不到任何逃避之所。
28. 安拉说,先知周围有两种人:一种人,用世俗眼光看去非常贫贱,但却十分虔诚,“早晚祈祷自己的主,求主喜悦”。先知应当耐心地和这种人在一起,不可藐视他们。另一种是“内心忽视天启教训,顺从自己的欲望,行为过分”的人,这种人,先知不可因他们的财产和权势而高看他们,更不应顺从他们的私欲而疏远贫困的穆斯林。据传述,一些古莱什贵族来见先知时,恰好先知跟前有一些贫困的穆斯林,那些贵族表示,如果先知赶走他们,他们便可归信。这时,安拉降示此节经文,强烈抨击这些人腐朽的贵族意识。
29-31.安拉命令先知告诉那些悖逆者,《古兰经》是创造和养育万物的安拉降示的真理,是最正确的生活方针,谁愿归信就让他归信,谁不愿意,就让他不信——但他们必须承担选择的后果:“我已为不义的人预备了烈火,那烈火的烟幕将笼罩他们。如果他们求救,就以一种沥青般烧灼面孔的水供他们解渴,那饮料真糟糕!那归宿真恶劣!”
“归信而行善者,我必不使他们的善行徒劳无酬,这等人将享受下临诸河的永久乐园,他们在其中佩带着金手镯,身穿锦缎绿袍,倚床而息。那报酬,真优美!那归宿,真美好!”
两种人,两种选择,两种归宿,两种待遇,其差别何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