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他说:“我没有对你说过吗?你不能耐心地和我在一起。”
76.穆萨说:“如果以后我再问你什么,你就可以不许我再追随你,也算你对我仁至义尽了。”
77.他俩又同行,来到了一个城市,就向城里居民求食,他们不肯款待。后来他俩在城里发现一堵墙快要倒塌了,他就把它扶正了。穆萨说:“如果你愿意,可以为此索取工钱。”
78.他说:“我和你从此作别了。你不能忍受的那些事,我将告诉你其中的道理。
79.至于那只船,则属于海里劳作的几个穷人,我把船弄残是因为他们身后有一个国王,要强征一切船只。
80.至于那个儿童,则他的父母都是归信者,我们怕他会强制父母悖逆和不信,
81.所以我们希望他俩的主另赏赐他俩一个更纯洁、更孝敬的儿子。
82.至于那堵墙,则是城中两个孤儿的;墙下有他俩的财宝。他俩的父亲,原是善良的。你的主要他俩成年后,取出他俩的财宝,这是来自你的主的恩惠。我没有私自做这些事。这就是你无法容忍的事情的道理。”
75-76.穆萨对海兹尔杀害无辜幼童的行为提出抗议,海兹尔却说:“我没有对你说过吗?你没有耐心和我在一起。”即无论你如何向我保证,遇事依然急不可耐。其实,如前所述,穆萨之所以无法坚持自己的诺言,是自己的知识性质决定的。尽管如此,同海兹尔的这段旅程对穆萨的教育意义,还是如期得以实现。出于一个正常人的正义感——毋宁说是人性的弱点,穆萨立即对海兹尔提出抗议,但事后还是相信海兹尔杀死幼童自有道理。他再次向海兹尔道歉,并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如果再犯同样的错误,自己愿意结束求知旅程:“如果以后我再问你什么,你就可以不许我再追随你,也算你对我仁至义尽了。”吾班依•本•卡尔布传述,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说:“愿安拉慈悯我们和穆萨,倘若他继续与海兹尔同行,他定会看到更多奇迹,然而他却说了此话:‘如果以后我再问你什么,你就可以不许我再追随你,也算你对我仁至义尽了。’”
77-78.海兹尔答应了穆萨的最后请求。俩人继续同行,来到一个城市。旅途劳顿,他俩向城中人求食遭到拒绝。无奈继续前行,在不远处看见一堵快要坍塌的墙,海兹尔走过去将其扶正——这无疑是安拉赐予海兹尔的特殊能力。穆萨对此无法理解,城中的人对旅行者没有一点爱心,为何还要无偿帮助他们?对这种人,索要报酬是理所当然的。他忍不住便说:“如果你愿意,可以为此索取工钱。”很显然,穆萨此时又忘记了自己的诺言,海兹尔决定执行双方的约定:“我和你从此作别。你不能忍受的那些事,我将告诉你其中的道理。”
79-82.分别前,海兹尔为穆萨揭示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三件事的答案:其一,无端弄破那只船的问题。那只船本是几个穷人的命根子,他们靠它捕鱼为生,故意将船弄破,是因为他们的国王正在强征所有船只,船破了就可以幸免征用,以后稍做修补可以继续使用。其二,杀死无辜幼童的问题。幼童的父母是诚笃信主之人,他俩非常疼爱这个孩子,而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会变成一个恶人,会忤逆父母,强制他俩背叛安拉,杀死他是为了让其父母得到一个纯洁、孝敬的儿子。其三,无偿为城中的人扶正墙的问题。这样做的奥秘,在于那墙属于两位已故清廉者的两个孤儿,墙下埋藏着孤儿日后生活的钱财,墙一旦倒塌,钱就会暴露而被人拿走,安拉意欲让他俩成年后拿到这笔钱。
海兹尔最后告诉穆萨:“这是来自你的主的恩惠。我没有私自做这些事。这就是你无法容忍的事情的道理。”即那些你无法接受的事情,实际蕴含着安拉的恩惠,我是和你一样的凡人,不可能擅自做这些事,只不过在奉命而行。这就是这几件事情的全部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