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这就是麦尔彦的儿子尔撒,就是你们所争论的真理之言。
35.“安拉不会有儿子——赞颂安拉超绝万物——当他判决一件事的时候,他只对那件事说:‘有!’,它就有了。
36.安拉确是养育我的主,也确是养育你们的主,所以你们应当崇拜他。这是正路。”
37.但各派之间意见分歧。重大的日子来临的时候,悲哀属于不归信者。
38.他们来见我的那日,他们的耳真聪,他们的眼真明,但不义者,今天确在明显的迷误之中。
39.你应当警告他们悔恨之日,那时一切事情已被判决,而他们现在还在疏忽之中。他们不信正道。
40.我必定继承大地和它上的一切,他们将归于我。
先知尔撒的真实历史,与基督教的说法相去甚远。而《古兰经》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还原这一历史真相。因此,安拉在讲述了麦尔彦和尔撒的故事之后,紧接着为因尔撒的身份争执不休的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阐释真相:尔撒只是安拉的一介仆人,获赐圣品的使者,而非安拉的儿子——如基督教所称,亦非术士或私生子——如犹太教所谤;安拉的“重大的日子”——复活日的惩罚正等待着那些真理昭示后仍然执迷不悟的人。
34-35.安拉告诉有经人,以上所述才是先知尔撒的真实情况,他们却对之持疑惑态度——基督教认为他是安拉的儿子,犹太教认为他是私生子。他们为何不运用理智思考一下,创造万物的安拉怎会有“儿子”!赞颂安拉超绝万物,安拉绝不会有儿子!儿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精神和生活的需要,是人之弱性的体现。而安拉创造某物,只说声“有”就有了——安拉的创造不需要任何辅助因素,安拉怎么会有儿子!此外,如果仅因为尔撒有母无父地出生,就视其为安拉的儿子,那么,无父无母出生的人祖阿丹、有男无女产生的哈娃,岂不也成了安拉的儿女?这与众先知致力于消灭的多神崇拜又有何区别呢?
36. 其实,尔撒自己从来没有自诩为主宰,他的所有言论都在号召人们信仰并崇拜安拉,他常对族人说的话是:“安拉确是养育我的主,也确是养育你们的主,所以你们应当崇拜他。这是正路。”即只有安拉是我、你们和万物的创造者、养育者,所以安拉才是唯一的受拜者。
37. 尽管尔撒传播的信仰原则如此明确,后来的以色列人却依然各立门户,自持己见:“但各派之间意见分歧。”犹太人诽谤尔撒是私生子、术士,是木匠约瑟的儿子;基督教也分裂为数派,一派说尔撒是安拉的儿子,一派说他是“三位一体”之一位,另一派干脆说他就是上帝!安拉警告这些愚顽者:“重大的日子来临的时候,悲哀属于不归信者。”
公元325年,崇信多神的罗马大帝君士坦丁召集了一次基督教各派会议。他命令各派首领带上他们的主要经书,指示他们必须求同存异,和平协商。出席会议的神职人员以欧洲的代表居多,这些人深受希腊-罗马多神教神学观念的影响,因此主张尔撒就是上帝,是上帝的儿子,而造物主应分身为三个部分,由此形成 “三位一体”理论。来自北非和中东的代表占少数,坚持认为尔撒只是一位先知、使者,绝非安拉的一部分。会议的各种观点最后由君士坦丁大帝钦命拍板,一锤定音,他依照与会多数代表的意见,将信奉“三位一体”的基督教确定为罗马国教。显然,这是统治者为维护自己政权的稳定而作出的一项政治决定。自那时起,“三位一体论”不断发展演变,变成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重大的日子来临的时候,悲哀属于不归信者。”安拉之所以在今世不立即惩罚他们,实际是对他们的“放任”,而非疏忽,以便让他们在罪恶中走得更深更远。正如安拉所说:“有许多城市,居民不义,而我优容他们,随后我惩治他们,我是唯一的归宿。”(22:48)“你绝不要以为安拉忽视不义者的行为,他只将他们缓刑到瞪眼的日子。”(14:42)关于穆斯林如何认识先知尔撒,先知穆罕默德作了重要指导,他说:“谁作证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者,他独一无偶;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与使者;尔撒是安拉的仆人与使者,是安拉授予麦尔彦的一句话;乐园是真实的,火狱是真实的,那么,安拉必依他的行动,准许他入乐园。”(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38. 安拉提前告诉我们,那些悖逆者在今世装聋作哑,对真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然而在复活日,他们的耳之聪,眼之明,令人称奇。他们看到刑罚时将说:“我们的主啊!我们已经看见了,听见了,求你让我们转回去,我们将做善事,我们确是确信者。”(32:12)但是,此时的耳聪目明已毫无意义:“但不义者,今天确在明显的迷误之中。”
39. 安拉命令先知警告人们,必须在“悔恨之日”到来之前醒悟,因为那日一旦到来,作恶者将因自己的罪恶悔恨,行善者将因自己未能行更多的善悔恨,但任何悔恨已毫无意义。然而,人们依然沉湎于眼前的享乐,不思悔悟。
40. 宇宙万物有始,也必然有终。正如安拉最初从无中创造宇宙万物一样,终将继承它们——即收回一切,然后清算和回报曾居住大地、受命治理大地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