ٱذۡهَبۡ أَنتَ وَأَخُوكَ بِـَٔايَٰتِي وَلَا تَنِيَا فِي ذِكۡرِي (42) ٱذۡهَبَآ إِلَىٰ فِرۡعَوۡنَ إِنَّهُۥ طَغَىٰ (43) فَقُولَا لَهُۥ قَوۡلٗا لَّيِّنٗا لَّعَلَّهُۥ يَتَذَكَّرُ أَوۡ يَخۡشَىٰ (44) قَالَا رَبَّنَآ إِنَّنَا نَخَافُ أَن يَفۡرُطَ عَلَيۡنَآ أَوۡ أَن يَطۡغَىٰ (45) قَالَ لَا تَخَافَآۖ إِنَّنِي مَعَكُمَآ أَسۡمَعُ وَأَرَىٰ (46) فَأۡتِيَاهُ فَقُولَآ إِنَّا رَسُولَا رَبِّكَ فَأَرۡسِلۡ مَعَنَا بَنِيٓ إِسۡرَـٰٓءِيلَ وَلَا تُعَذِّبۡهُمۡۖ قَدۡ جِئۡنَٰكَ بِـَٔايَةٖ مِّن رَّبِّكَۖ وَٱلسَّلَٰمُ عَلَىٰ مَنِ ٱتَّبَعَ ٱلۡهُدَىٰٓ (47) إِنَّا قَدۡ أُوحِيَ إِلَيۡنَآ أَنَّ ٱلۡعَذَابَ عَلَىٰ مَن كَذَّبَ وَتَوَلَّىٰ (48)
【译文】

42.你和你的哥哥带着我的迹象去吧!你俩要毫不懈怠地记念我。
43.你俩到法老那里去,他确是暴虐无道的。
44.你俩要对他说话温和,或许他会记取教诲,或者有所畏惧。
45.他俩说:“我们的主啊!我们确实怕他粗暴地伤害我们,或更加暴虐无道。”
46.主说:“你俩不要怕,我的确同你俩在一起,我在听而且在看。
47.你俩去他那里就说:‘我俩确是你的主的使者,请你释放以色列的后裔随我俩去,请你不要虐待他们。我们已经给你带来了你的主的一种迹象;遵守正道者,得享和平。
48.我们确已奉到启示:否认而且背弃者,将受刑罚。’”

『提示』

安拉追述以往赐予穆萨的大量恩典之后,给他面授机宜,告诉他同兄弟哈伦前往埃及劝化法老的内容和方法。

【注释】

42. 安拉命令穆萨和哈伦去见法老,同时叮嘱他俩,将来所做的一切必须以“记念”安拉为中心。这里的“记念”,除了口头、心灵对安拉的记念,也包括忠实地完成肩负的任务。在一段古都斯圣训中,安拉说:“我的真正的仆人,是在与对手角逐时将我时刻铭记在心的人。”(提尔密济辑录)
43-44.安拉授予穆萨和哈伦的首要任务,是规劝暴虐不羁的法老归信安拉。作为一国之君,如果法老能信奉安拉,改邪归正,那么百姓必将随他而归信。面对如此特殊的对象,宣教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是否得当。所以,安拉亲授规劝暴君的方式:“你俩要对他说话温和,或许他会记取教诲,或者有所畏惧。”即和言相劝,或许能使其听取教诲或萌动畏主之心。对暴君采取柔和的规劝方式,适应其一贯心高气傲、居高临下的心理特点。以暴制暴无疑是要失败的。在宣教中,穆斯林始终应该采取温和与智慧的方式,正如安拉所说:“你应凭智慧和善劝号召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秀的态度与人辩论。”(16:125)
45-48.两位先知向安拉坦诚诉说内心对法老这个暴君的惧怕:“我们的主啊!我们确实怕他粗暴地伤害我们,或更加暴虐无道。”对暴戾者心生畏惧,是人性之常态,而不顾个人安危去做应做之事,则是人性的伟大之处。安拉告诉他俩:“你俩不要怕,我的确同你俩在一起,我在听而且在看。”有安拉的眷顾和保护,他俩不会受到伤害。安拉教授他俩面见法老时要说的话:“我俩确是你的主的使者,请你释放以色列的后裔随我俩去,请你不要虐待他们。我们已经给你带来了你的主的一种迹象;遵守正道者,得享和平。我们确已奉到启示:否认而且背弃者,将受刑罚。”即首先向对方说明自己的使者身份,然后以善待以色列人的话题为切入点,逐步涉及信仰问题。同时,还应采用鼓励和威慑的方式,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选择产生的善恶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