وَمِنَ ٱلنَّاسِ مَن يُجَٰدِلُ فِي ٱللَّهِ بِغَيۡرِ عِلۡمٖ وَلَا هُدٗى وَلَا كِتَٰبٖ مُّنِيرٖ (8) ثَانِيَ عِطۡفِهِۦ لِيُضِلَّ عَن سَبِيلِ ٱللَّهِۖ لَهُۥ فِي ٱلدُّنۡيَا خِزۡيٞۖ وَنُذِيقُهُۥ يَوۡمَ ٱلۡقِيَٰمَةِ عَذَابَ ٱلۡحَرِيقِ (9) ذَٰلِكَ بِمَا قَدَّمَتۡ يَدَاكَ وَأَنَّ ٱللَّهَ لَيۡسَ بِظَلَّـٰمٖ لِّلۡعَبِيدِ (10) وَمِنَ ٱلنَّاسِ مَن يَعۡبُدُ ٱللَّهَ عَلَىٰ حَرۡفٖۖ فَإِنۡ أَصَابَهُۥ خَيۡرٌ ٱطۡمَأَنَّ بِهِۦۖ وَإِنۡ أَصَابَتۡهُ فِتۡنَةٌ ٱنقَلَبَ عَلَىٰ وَجۡهِهِۦ خَسِرَ ٱلدُّنۡيَا وَٱلۡأٓخِرَةَۚ ذَٰلِكَ هُوَ ٱلۡخُسۡرَانُ ٱلۡمُبِينُ (11) يَدۡعُواْ مِن دُونِ ٱللَّهِ مَا لَا يَضُرُّهُۥ وَمَا لَا يَنفَعُهُۥۚ ذَٰلِكَ هُوَ ٱلضَّلَٰلُ ٱلۡبَعِيدُ (12) يَدۡعُواْ لَمَن ضَرُّهُۥٓ أَقۡرَبُ مِن نَّفۡعِهِۦۚ لَبِئۡسَ ٱلۡمَوۡلَىٰ وَلَبِئۡسَ ٱلۡعَشِيرُ (13) إِنَّ ٱللَّهَ يُدۡخِلُ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وَعَمِلُواْ ٱلصَّـٰلِحَٰتِ جَنَّـٰتٖ تَجۡرِي مِن تَحۡتِهَا ٱلۡأَنۡهَٰرُۚ إِنَّ ٱللَّهَ يَفۡعَلُ مَا يُرِيدُ (14)
【译文】

8.有人争论安拉的问题,但他既无知识,又无指导,且无明白的经典。
9.他傲慢地走开,以便诱人叛离安拉的大道。他在今世要受凌辱,复活日我要让他尝试烧灼的刑罚。
10.这是因为你所犯的罪行,也因为安拉绝不亏待众仆。
11.有人在边缘上崇拜安拉,若获福利,他就安然享受;若遭祸害,他就轻率背叛。他将失去今世和后世,这是明显的亏折。
12.他舍安拉祈祷那些对他既无祸又无福的东西,这是极度的迷误。
13.他祈祷那些有近祸而无远福的东西,他的援助者真恶劣!他的同伴真恶劣!
14.安拉必定要使归信而且行善者进入下临诸河的乐园。安拉确是为所欲为的。

『提示』

前面的经文中提到,有人无知地辩论有关安拉的问题,并顺从叛逆的恶魔意志。在这里,进一步揭示这种人的丑恶面目。同时,说明另两种人——信仰薄弱、唯利是图者和信仰坚定、身体力行的信士的情况。

【注释】

8. 据传述,这节经文是针对艾布·哲赫勒和乃铎尔·本·哈里斯两个逆徒降示的。这两人在白德尔战役中被消灭。他们生前最喜好之事,就是毫无根据地争论有关安拉的问题。经文指出,人类中有一些人总是“既无知识,又无指导,且无明白的经典”地争论安拉的存在、属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根本不属于人类争论的范围。有关安拉本体和属性的知识,必须通过天启经典去了解。
9-10.这些人我行我素,毫无根据地争论他们根本不该涉及的问题,却对使者和信士真理的召唤置之不理。他们故意对真理表现出不理不睬的样子,意在迷惑他人叛离安拉的大道。他们属于毫无希望之人,安拉在今世要使他们蒙受凌辱,在后世以火刑予以惩罚。届时,安拉会告诉他们:“这是因为你所犯的罪行,安拉绝不亏待众仆。”因为,不让恶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是对善良者的不公。
11. 这是另一种人的情形,他们唯利是图,将信仰作为牟利的手段——如果获利,便说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而如果遭受某种损失,便归罪于信仰。伊本•阿巴斯阐述此节经文的降示背景说:有一个人,来到麦地那归信了伊斯兰,不久他的妻子生了男孩,马也产了仔,他高兴地说这个宗教真好!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会说这个宗教不好。伊本•麦斯欧德说,这节经文也针对这样一个犹太人:他入教后不久,突然双目失明,钱财和子女方面也受到一些损失,他便认定这是归信伊斯兰导致的,便说自己信仰这个宗教没有得到任何好处。须知,信仰不是谋利的手段,人在信仰后获得的利益或遭受的损失,恰恰是安拉对这种信仰的锤炼和考验。人要么在这种考验中成功,要么两世亏折。安拉把这种人比喻为“边缘上崇拜安拉”的人,以说明他们的信仰,如立于悬崖边缘的人,摇摇欲坠。
12. 这些人用投机、功利的心态对待正教,而对错误信仰,却极度痴迷:“他舍安拉祈祷那对他既无祸又无福的东西。”他们对远不如自己的泥石偶像,或同自己一样的人物顶礼膜拜,寄托希望。其实那些东西根本不能影响他们的福与祸,他们的做法是极度的迷误。
13. 说他们舍弃安拉而崇拜的东西无福无祸,是指那些受拜对象本身的能力而言。而如果说它们根本不带来祸患,也不尽然,人对它们寄予厚望,希望它们援助而无实际结果本身就是祸害,所以安拉说:“他祈祷那有近祸而无远福的东西,他的援助者真恶劣!他的同伴真恶劣!”
14. 这是与上面提到的人完全不同的一种人,他们是心怀正信,身体力行的信士。凭借正信,他们实现了人应该拥有的价值。由于崇拜独一无二的安拉,他们摆脱了物欲的奴役,从而实现了真正的自由。这种人的生活方式,正是安拉所喜悦的,所以要兑现对他们的许诺:“进入下临诸河的乐园。”
“安拉确是为所欲为的。”即安拉的意志是必然实施的,不可抗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