بَلۡ قُلُوبُهُمۡ فِي غَمۡرَةٖ مِّنۡ هَٰذَا وَلَهُمۡ أَعۡمَٰلٞ مِّن دُونِ ذَٰلِكَ هُمۡ لَهَا عَٰمِلُونَ (63) حَتَّىٰٓ إِذَآ أَخَذۡنَا مُتۡرَفِيهِم بِٱلۡعَذَابِ إِذَا هُمۡ يَجۡـَٔرُونَ (64) لَا تَجۡـَٔرُواْ ٱلۡيَوۡمَۖ إِنَّكُم مِّنَّا لَا تُنصَرُونَ (65) قَدۡ كَانَتۡ ءَايَٰتِي تُتۡلَىٰ عَلَيۡكُمۡ فَكُنتُمۡ عَلَىٰٓ أَعۡقَٰبِكُمۡ تَنكِصُونَ (66) مُسۡتَكۡبِرِينَ بِهِۦ سَٰمِرٗا تَهۡجُرُونَ (67) أَفَلَمۡ يَدَّبَّرُواْ ٱلۡقَوۡلَ أَمۡ جَآءَهُم مَّا لَمۡ يَأۡتِ ءَابَآءَهُمُ ٱلۡأَوَّلِينَ (68) أَمۡ لَمۡ يَعۡرِفُواْ رَسُولَهُمۡ فَهُمۡ لَهُۥ مُنكِرُونَ (69) أَمۡ يَقُولُونَ بِهِۦ جِنَّةُۢۚ بَلۡ جَآءَهُم بِٱلۡحَقِّ وَأَكۡثَرُهُمۡ لِلۡحَقِّ كَٰرِهُونَ (70) وَلَوِ ٱتَّبَعَ ٱلۡحَقُّ أَهۡوَآءَهُمۡ لَفَسَدَتِ ٱلسَّمَٰوَٰتُ وَٱلۡأَرۡضُ وَمَن فِيهِنَّۚ بَلۡ أَتَيۡنَٰهُم بِذِكۡرِهِمۡ فَهُمۡ عَن ذِكۡرِهِم مُّعۡرِضُونَ (71) أَمۡ تَسۡـَٔلُهُمۡ خَرۡجٗا فَخَرَاجُ رَبِّكَ خَيۡرٞۖ وَهُوَ خَيۡرُ ٱلرَّـٰزِقِينَ (72) وَإِنَّكَ لَتَدۡعُوهُمۡ إِلَىٰ صِرَٰطٖ مُّسۡتَقِيمٖ (73) وَإِنَّ ٱلَّذِينَ لَا يُؤۡمِنُونَ بِٱلۡأٓخِرَةِ عَنِ ٱلصِّرَٰطِ لَنَٰكِبُونَ (74) ۞وَلَوۡ رَحِمۡنَٰهُمۡ وَكَشَفۡنَا مَا بِهِم مِّن ضُرّٖ لَّلَجُّواْ فِي طُغۡيَٰنِهِمۡ يَعۡمَهُونَ (75) وَلَقَدۡ أَخَذۡنَٰهُم بِٱلۡعَذَابِ فَمَا ٱسۡتَكَانُواْ لِرَبِّهِمۡ وَمَا يَتَضَرَّعُونَ (76) حَتَّىٰٓ إِذَا فَتَحۡنَا عَلَيۡهِم بَابٗا ذَا عَذَابٖ شَدِيدٍ إِذَا هُمۡ فِيهِ مُبۡلِسُونَ (77)
【译文】

63. 不然,对于这部经典,他们的心是处在浑噩中的,此外他们还要干许多与之相反的事情。
64.直到我惩治他们中沉湎于享乐者时,他们骤然呼救。
65.今天,你们不要呼救,你们绝不能得到我的援助。
66.我的迹象,确已对你们宣读过了,但你们旋踵而退,
67.不肯信仰,你们在夜间谈笑中对之胡言乱语,妄加鄙弃。
68.他们没有熟思真言呢?还是他们遇到了祖先未曾遇到的事情?
69.还是因为不认识他们的使者,而予以否认呢?
70.还是他们说他有疯病呢?不然,他给他们带来了真理,但他们大半是厌恶真理的。
71.假若真理顺从他们的私欲,天地万物必然毁坏。不然,我给他们带来了教诲,而他们却背弃了教诲。
72.难道你向他们索取报酬吗?你的主的赏赐是更好的,他是最善于给养的。
73.你确是号召他们走正路的。
74.不信后世者,确是偏离正路的。
75.假若我怜悯他们,而且解除他们所遭的苦难,他们仍然会沉湎于迷误不能自拔
76.我确已用刑罚惩治他们,但他们不顺从他们的主,他们也不对他表示谦逊。
77.直到我对他们打开严刑之门时,他们忽然变成绝望者。

『提示』

在前面的经文中,安拉总结历史,阐明真正幸福的标准,强调教门的简易性。这里话题再次回到现实之中——分析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时代的阿拉伯多神教徒与真理背道而驰的根本原因。

【注释】

63. 安拉告诉我们,阿拉伯多神教徒之所以与先知的号召背道而驰,并不是因为伊斯兰难以遵守——它是简而易行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自身:“不然,对于这部经典,他们的心是处在浑噩中的,此外他们还要干许多与之相反的事情。”即他们不但轻视《古兰经》,还做许多背离真理的事情,如指摘《古兰经》,侮辱先知,嘲弄信士,坚持多神崇拜等。
64. 每当安拉对那些生活奢华、趾高气扬的贵族降下某种惩罚时,他们才从浑浑噩噩中清醒过来,大呼救命。经文只提及“沉湎于享乐者”,是因为在各个时代,这种人是悖逆者中的主流。
65. 安拉降于他们的灾难,是对他们悖逆的惩罚,是他们的丑行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无论如何求救,也无济于事:“今天,你们不要呼救。你们绝不能得到我的援助。”
66-67.安拉惩罚他们,绝不是对他们的无端伤害,而是基于明确的原因:
(1)使者宣读安拉的迹象时,他们旋踵而退;
(2)他们骄傲自大,竟然将《古兰经》和先知当作夜谈的笑料。据传,他们常常彻夜围坐在天房克尔白前,亵渎《古兰经》和先知。
68-70.安拉明确指出,他们极力反对正教的原因主要有:
(1)安拉以他们的语言降示了《古兰经》,但是他们没有参悟它的教导。
(2)对他们而言,派遣使者和降示经典,并非初次遇到的奇事,他们从前人那里早就知道这一信息。他们要求先知显示奇迹的做法证明这一点。
(3)他们并非根本不了解使者,因为他们同使者一起度过了大半生,公认使者是诚实的人。
(4)他们也并不认为先知真的就是“疯子”,因为他们从不怀疑先知的聪颖睿智。
其实,根本症结还是在于他们自身:“不然,他给他们带来了真理,但他们大半是厌恶真理的。”这里的“大半”,是说明他们中还有一些人并不厌恶真理,而是迫于权贵主流的淫威,暂未加入信士行列。这种区分体现了安拉的全知和公正。
71. 无论人们选择何种立场,真理的标准业已确立,而且永无嬗变。假使真理顺随人类私欲而更改,那么天地万物早已失去统一有序的规律而毁坏。事实上,人类的悖逆性、破坏性均源于他们对天启教诲的背弃。
72. 阿拉伯多神教徒不接受真理,也不是因为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向他们索取任何报酬。如果真有此事,或许可以作为他们不信的合理理由,但事实绝非如此。安拉的使者追求的价值,是安拉的喜悦,而非物质财富。
73-74.这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和悖逆者的评判:“你确是号召他们走正路的。不信后世者,确是偏离正路的。”
75. 安拉全知这些人的本性:“假若我怜悯他们,而且解除他们所遭的苦难,他们仍然会沉湎于迷误而不能自拔。”“假若安拉知道他们心中还有一点善意,必使他们能听;纵虽使他们能听,他们也还是要违背正道的。”(8:23)
76. 安拉曾惩罚他们,以激发他们的良知,但他们顽固不化:“我确已用刑罚惩治他们,但他们不顺从他们的主,他们也不对他表示谦逊。”“在你之前,我确已派遣许多使者去教化各民族,他们否认使者的使命,故我以穷困和患难惩治他们,以便他们谦逊。”(6:42)
77. 他们最后的结局必然是:“直到我对他们打开严刑之门时,他们忽然变成绝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