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他们问你应该怎样费用,你说:“你们应当将自己的财产费用于父母、至亲、孤儿、贫民、旅客,无论你们行什么善功,安拉是全知的。”
216.战争已成为你们的定制,而它是你们所厌恶的。有时,你们厌恶某事,而那事或许对你们有益;你们喜爱某事,或许那事对你们有害。安拉知道,你们却不知道。
217.他们问你禁月内可以作战吗?你说:“禁月内作战是大罪;但阻止人信奉安拉,阻碍人进入禁寺,驱逐禁寺周围的居民的行为,在安拉看来,其罪更大。迫害比杀戮更加残酷。”如果他们能力充足,势必继续进攻你们,务使你们叛教。你们中谁背叛正教,而且叛逆地死去,他的善功在今世和后世完全无效。这等人是火狱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
218.归信的人、离别故乡为安拉奋斗的人,这等人的确有望获得安拉的慈恩。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安拉在前面的经文中提到,真正的信士是在患难的考验面前坚忍不拔,为正信付出一切的人。这几节经文中,安拉鼓励人们为主道施济财富、为主道战斗。因为财富作为人人喜爱之物,能否欣然付出,体现出心灵倾向安拉的程度,也是信仰强弱的标志。而为安拉参加捍卫正义的战争,无疑更是一种严峻考验。安拉为人们阐明了对战争应有的正确态度及禁月中战斗的有关要求。
215. 人们问先知(愿主福安之),除天课外,自愿施舍的限度究竟是多少,安拉命令先知告诉人们,他们无论施舍多少,都将得到安拉的丰厚回赐,他们的施舍对象依次为父母、近亲、孤儿、贫民、旅客。先知对此作了说明:“最好的施济对象,是你的父亲、你的母亲、你的姐妹、你的兄弟,然后由近及远。”(奈萨依辑录)
216. 为捍卫正信和合法权益而与敌人作战,是安拉为穆斯林规定的主命,可分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如果部分穆斯林的参战能满足战争需要,那么,参战对穆斯林大众是“集体主命”,即部分人可代表所有人参战;其二,部分人的参战远不能满足战况需要,此时参战对所有穆斯林便成了“个人主命”,即要求每个穆斯林都参战。
战争是残酷的,因而人们本能地厌恶和排斥它,这是客观事实。但战争又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人们响应安拉的号召而参与正义的战争,尽管本能上厌恶,也不会带来损害,相反会为整个人类带来普遍的利益,而这往往是人类短浅的认识所难以理解的。
217. 禁月,是安拉所禁的月份,指纯阴历的一、七、十一、十二月。从原则上讲,在这四个月中,发生战争和冲突是大罪,但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在禁月中发生敌人迫害穆斯林信仰和合法权益的情况,穆斯林应该奋起还击,而不可坐以待毙。因为敌人的迫害行为已构成最严重的罪行,远远超过了禁月中战斗的罪恶。穆斯林的还击行为只是“两害相权择其轻”,阴谋和迫害远比单纯的杀戮更加残暴。敌人的目的并不单单在于杀害穆斯林,他们的根本动机在于让穆斯林背叛伊斯兰。谁受敌人的胁迫或诱惑而背叛伊斯兰,而且以一个叛逆者的身份死去,那么他以往的善行就会化为乌有,成为永居火狱之人。
218. 有望得到安拉慈悯和恕饶的人,只是那些为信仰而南征北战,不惜为安拉牺牲一切的人,他们才是真信士。他们的种种过错也将得到安拉的赦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