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ـٰٓأَيُّهَا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لَا تَدۡخُلُواْ بُيُوتًا غَيۡرَ بُيُوتِكُمۡ حَتَّىٰ تَسۡتَأۡنِسُواْ وَتُسَلِّمُواْ عَلَىٰٓ أَهۡلِهَاۚ ذَٰلِكُمۡ خَيۡرٞ لَّكُمۡ لَعَلَّكُمۡ تَذَكَّرُونَ (27) فَإِن لَّمۡ تَجِدُواْ فِيهَآ أَحَدٗا فَلَا تَدۡخُلُوهَا حَتَّىٰ يُؤۡذَنَ لَكُمۡۖ وَإِن قِيلَ لَكُمُ ٱرۡجِعُواْ فَٱرۡجِعُواْۖ هُوَ أَزۡكَىٰ لَكُمۡۚ وَٱللَّهُ بِمَا تَعۡمَلُونَ عَلِيمٞ (28) لَّيۡسَ عَلَيۡكُمۡ جُنَاحٌ أَن تَدۡخُلُواْ بُيُوتًا غَيۡرَ مَسۡكُونَةٖ فِيهَا مَتَٰعٞ لَّكُمۡۚ وَٱللَّهُ يَعۡلَمُ مَا تُبۡدُونَ وَمَا تَكۡتُمُونَ (29)
【译文】

27.归信的人们!你们不要进他人的家,直到你们请求许可,并向主人祝安。这对你们最好。以便你们能记取教诲。
28.如果你们发现别人家里没人,你们就不要进去,直到你们获得许可。如果有人对你们说:“请转回去!”你们就应立即转回去,这对你们是更纯洁的。安拉是全知你们行为的。
29.如果房屋内没有人居住,而其中有你们自己的东西,你们无妨进去。安拉知道你们所表现的和你们所隐藏的。

『提示』

一个社会要想杜绝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通奸、诽谤等罪行,除了个体防范,法律惩戒之外,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方法。“防患于未然”是伊斯兰立法中始终奉行的一个原则。伊斯兰从种种小事入手,细致入微,面面俱到,最后从根本上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伊斯兰甚至规定了入他人之家时必须遵守的礼仪。

【注释】

27. 据阿迪•本•萨比提传述,一位辅士女子来见先知,她说:“安拉的使者!有时我家的一些男子,在我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情况下进入我的屋子,我该怎么办?”此时,安拉降示了这节经文:“归信的人们!你们不要进他人的家,直到你们请求许可,并向主人祝安。以便你们记取教诲。”即作为穆斯林,在进别人家院或住宅时,必须遵守天启礼仪,首先请求许可,并致“色兰”,经许可后再进入。“这对你们最好”即对双方都是最好的,因为这样既能保证家人的羞体和隐私不被人看到,也使进入者保持了一种高尚的礼仪。这不仅针对外人,即使自家人——甚至开始懂得男女之事的孩子,也要如此要求。安拉说:“当你们的孩子出幼的时候,教他们像大人一样请求许可。安拉这样为你们阐明他的迹象。安拉是全知的,是至睿的。”(24:59)据穆宛塔圣训集记载,阿塔·本·叶萨尔问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安拉的使者啊!即使我的母亲,也要请求许可吗?”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说:“是的。”他说:“我是家中唯一伺候母亲的人,我每一次进屋都要请求许可吗?”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说:“你愿意在母亲光着身子的时候看到她吗?”他说:“不。”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说:“那么,就请求许可。”
在别人家门口或屋外请求许可三次,是可佳的圣行,至少一次是主命(瓦吉布)。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说:“如果你们请求许可三次而无应答,就当离开。”(穆斯林辑录)
“以便你们记取教诲。”即这是来自安拉的教诲,你们应该铭记并遵守。
28. 如果来者觉得他人家没人,也不能进去,因为那只是他个人的猜测,是否有人并不能完全肯定,所以仍须请求许可。这自然指一般情况,如遇紧急或特殊情况,如发生火灾等时,则另当别论。
如果家人一时不便接待而请来者暂时回去,来者就应欣然回避,而不能提出硬性要求。这无论对来者本人还是家人都“更纯洁”——保全双方隐私、面子和礼貌。人们是否自觉遵守这一行为规范,安拉是全知的。
29. 如果是旅馆、商社等公共场合,一个人尽可进去居住或交易,毫无妨碍。安拉用这些仪规约束人们,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他们的修养和文明程度,另一方面也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与财产安全。至于一个人进入别人家是何存心,安拉是全知的,将清算其明暗的一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