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你对男信士说,叫他们降低视线,看守下体,这对于他们是更纯洁的。安拉是彻知他们行为的。
31.你对女信士说,叫她们降低视线,看守下体,莫露出饰物,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头巾遮住胸膛,不要露出饰物,除非对她们的丈夫,或她们的父亲,或她们的丈夫的父亲,或她们的儿子,或她们的丈夫的儿子,或她们的兄弟,或她们弟兄的儿子,或她们姐妹的儿子,或她们的女仆,或她们的奴婢,或无性欲的男仆,或不懂妇女之事的儿童;叫她们不要用力踏足,以让人知道她们隐藏的饰物。信士们啊!你们应全体向安拉悔罪,以便你们成功。
如同进入别人家之前要请求许可一样,降低视线、看守羞体也是提高人类文明水准,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措施,所以安拉在以下经文中详细阐明这方面的规定。
30.安拉让先知给男性穆斯林传达天启命令——这里的命令意味着“瓦吉布”,即必须奉行的主命:(1)降低视线,不要注目非亲非故的女性或他人羞体,不要窥视他人的隐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将视线限制在合法有益的范围之内,既能够保持自己心灵的纯洁,又可保护别人的利益。这与中国传统文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行为准则不谋而合,说明限制视线是一种普世的道德境界。当然,这里的降低视线,并不只是一种表面形式,而是对心灵和眼睛的双重约束。当人无意中看到不该看的事物时,就应立即转移视线。杰利勒•本•阿卜杜拉说,他关于“偶然的看见”曾问先知,先知告诉他要立即转移视线。(穆斯林、艾哈迈德、提尔密济、奈萨依辑录)先知(愿主福安之)对阿里说:“阿里啊!你不可一看再看,见第一眼无妨,看第二眼则有罪。”(艾布•达乌德辑录)因此,先知(愿主福安之)禁止人们坐在人来人往的道边和路口:“你们不可坐在各条路上。”人们说:“安拉的使者!有时我们需要坐在一起谈论事情,也不行吗?”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你们非坐不可的话,务必要尽路的义务。”人们问:“安拉的使者!何为路的义务?”先知(愿主福安之)答:“降低视线,避免伤人,回答色兰,劝善戒恶。”(布哈里辑录)(2)看守下身,即远离通奸和暴露羞体。
安拉阐明了这一天启规定的哲理:“这对于他们是更纯洁的。安拉是彻知他们行为的。”即降低视线和看守羞体,能维护一个人心灵和教门的纯洁。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说:“目光,是来自易卜劣厮的一只毒箭。谁敬畏安拉而予以收敛,那么,安拉将以正信回报他,让他感受到正信的甘甜。”(托伯拉尼辑录)至于人们是否遵守,安拉是彻知的。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说:“每一个人注定与淫荡有某种牵连,任何人都难以幸免——眼睛的淫乱是看;口舌的淫乱是说;耳朵的淫乱是听;手的淫乱是做;脚的淫乱是走;心的淫乱是想,最后性器要么实现之,要么杜绝之。”(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31. 降低视线,遮蔽羞体的教导,不但是针对男性的,安拉也要求女性遵守这一教导。此外,安拉对女性的服饰作了严格规定。凡与情和性有关的事情,须由男女双方共同努力,方能达到一种合适的效果。这方面女性因素占的比例较大,所以对她们提出的要求和规定相对较多:除了手脚和脸——即经文中说的“自然露出的”,亦即出于需要可以显露的外,女性的整个身体都是羞体,不得向亲人以外的人显露;她们不得向非亲非故的人显露自己的装饰;她们必须用头巾遮住胸膛。经文一一列举了她们可以向其露出自己装饰的对象:“她们的丈夫,或她们的父亲,或她们的丈夫的父亲,或她们的儿子,或她们的丈夫的儿子,或她们的兄弟,或她们弟兄的儿子,或她们姐妹的儿子,或她们的女仆,或她们的奴婢,或无性欲的男仆,或不懂妇女之事的儿童”。此外,如果女子佩戴脚饰,不可用力震足,让人知道隐藏的装饰。
无庸置疑,即使有正信者,在这方面,也难免或多或少地犯错,所以安拉命令他们真诚忏悔,以保障后世的成功:“信士们啊!你们应全体向安拉悔罪,以便你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