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然,他们否认了复生日,我已为否认复生日者预备了烈火。
12.当它从远处为他们显现的时候,他们听见它的爆裂声和呻吟声。
13.当他们戴着枷锁被投入烈火中一个狭隘之地的时候,他们在那里哀号求死。
14.今天你们不要哀求一死,你们当哀求多死。
15.你说:“这是更好的呢?还是应许敬畏者永居其中的乐园更好呢?”那是他们的报酬和归宿,
16.他们将在乐园中永远享受自己想要的一切。这是你的主必定兑现的诺言。
在前面的经文中,安拉列举多神崇拜者对《古兰经》的真理性和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圣品提出的质疑,并予以分析和批驳。在这里,揭示他们这种悖逆背后的深层原因,展示他们将在后世受刑的悲惨情景。还通过比较他们和敬畏者截然不同的结局,衬托出他们灾难的深重。
11. 安拉指出,那些多神教徒拒绝真理,百般刁难和侮辱先知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相信复活日及对他们行为的清算,所以他们的言行毫无顾忌。由此可以说,信仰后世,是一个人始终保持理智,行为检点的保障,而否认后世及其清算者,其行为业已丧失起码的约束力。
理所当然,安拉为他们准备了人与石为燃料的火狱。
12. 这是安拉对火狱的描述:“当它从远处为他们显现的时候,他们听见它的爆裂声和呻吟声。”既然从远处就能听到它发出的爆裂声和呻吟声,那么,富于想象力的人类,就能够想见接近它乃至进入它时的感受。
13-14.这便是他们进入时的情状:“当他们戴着枷锁被投入烈火中一个狭隘之地的时候,他们在那里哀号求死。”他们今世的放荡、无所顾忌和安逸,换来的是后世火狱中的束缚、狭隘和窘迫。于是,他们不求得救,只求一死。但安拉告诉他们,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他们只求一死尚不足以使自己摆脱痛苦,他们还须这样一次次哀求下去:“今天你们不要哀求一死,你们当哀求多死。”因为火狱的刑罚是永恒的,每当他们的肉体被烧焦时,安拉再给他们换上新的肉体,如此周而复始,永不终止。
15-16.安拉将话题转向今世,让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为那些悖逆者在他们即将面临的痛苦处境——火狱与敬畏者享受的乐园之间作一比较,以促使他们悬崖勒马,回归正道:“你说:‘这是更好的呢?还是应许敬畏者永居其中的乐园更好呢?’那是他们的报酬和归宿,他们将在乐园中永远享受自己想要的一切。这是你的主必定兑现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