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当时,你的主召唤穆萨:“你去教化那些不义的民众——
11.法老的民众。他们为何不害怕呢?”
12.他说:“我的主啊!我的确担心他们否认我,
13.而我会心焦口吃,所以求你委派哈伦。
14.我在他们那里犯有一种错误,我怕他们杀害我。”
15.主说:“绝不如此,你俩带着我的迹象去吧!我确是与你们一起倾听的。
16.你俩到法老那里去说:‘我们确是养育众世界的主的使者,
17.请你释放以色列的后裔,让我们带走他们。’”
18.法老说:“难道我们没有将你自幼抚养成人,你还与我们相处多年吗?
19.你曾干了你所干的那件事,你是忘恩的。”
20.他说:“当时,我失误才干了那件事。
21.我害怕你们,所以就逃离了你们。随后,我的主赐予我智慧,并派我为使者,
22.你表示于我有恩,可是你奴役了以色列的子孙。”
本章经文降示时,正值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在麦加宣教的艰难时期。安拉向先知讲述穆萨和哈伦二位先知向法老及其党羽宣教的艰苦经历,是要让他知道,传播真理从来都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事业,所有先知都有着与他相同的遭遇。同时,以穆萨最后率领以色列人渡过红海,法老及其党羽被淹死的结局启发先知:最后的胜利属于真诚的信士。先知穆萨的历史故事曾在“黄牛”、“高处”、“呼德”、“塔哈”、“众诗人”、“蚂蚁”、“故事”、“赦宥者”、“奉绥来特”、“急掣的”等章一再出现,但每次侧重点不同,繁简度有别、表述方式各异,给人以新的启迪。
10-11.安拉讲述先知穆萨的故事:“当时,你的主召唤穆萨:‘你去教化那些不义的民众——法老的民众。’”安拉在图瓦圣谷,给穆萨颁布天启使命,派遣他去教化法老及其不义的民众,让他们摒弃对法老的个人崇拜,去崇拜创造万物的独一的安拉。安拉谴责法老民众的胆大妄为说:“他们为何不害怕呢?”即他们如此迷信和反动,难道他们不害怕后世的惩罚吗?
12-14.穆萨向安拉提出自己的两个顾虑:其一,“我的主啊!我的确担心他们否认我,而我会心焦口吃,所以求你委派哈伦。”其二,“我在他们那里犯有一种错误,我怕他们杀害我。”第一种顾虑,出于先知穆萨出于对自己个性的了解。他知道兄弟哈伦在语言表述方面比自己强,要求安拉委派哈伦,显然是为了顺利完成使命。第二种顾虑提到他曾在法老那里犯的错误,指他受命前为救一个以色列人而误杀了一个科普特人,正是为避免法老党羽的追杀他才逃离埃及,他担心再赴埃及会遭到杀害。
15. 安拉满足了穆萨委派兄弟哈伦同他一道去见法老的要求,而对他生命安危的顾虑,安拉回答说:“绝不如此,你俩带着我的迹象去吧!”即你不必害怕,他们绝不能够杀你,因为我在保护你俩:“我确是与你们一起倾听的。”即安拉始终与你们在一起,听得到你们谈论的一切。
16-17.安拉命令穆萨和哈伦前去与法老会面时,首先以温和的态度向法老声明自己的身份,同时提出要求:“我们确是养育众世界的主的使者,请你释放色列的后裔,让我们带走他们。”当时众多以色列人在遭受法老惨无人道的奴役,二位先知奉命要求法老释放他们,让他俩带领他们离开埃及,前往巴勒斯坦。
18-19.法老断然拒绝了两位先知的要求,还以嘲弄和责备的口吻对先知穆萨说:“难道我们没有将你自幼抚养成人,你还与我们共处多年吗?你曾干了你所干的那件事,你是忘恩的。”先知穆萨的确是在法老“杀男留女”时代虎口余生,存活至今的。奇异的是,他在法老家中长大成人。法老指责穆萨的那件事,指他受命前为解救同乡而误杀一个科普特人。穆萨担心的事,最终还是被法老提了出来。
20. 作为先知,最可贵的品质是诚实无欺,穆萨如实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并承认了错误:“当时,我失误才干了那件事。我害怕你们,所以就逃离了你们。”即当时只为解救那个同乡,未料一拳出去竟结束了科普特人的生命,他为此逃离埃及。
21. 穆萨阐明误杀科普特人的事实之后,继续向法老讲述自己的情况:“随后,我的主赐予我智慧,并派我为使者。”即我现在以主的使者的身份,来规劝你接受正信,释放以色列人。
22. 对法老的示恩和奚落,穆萨回答道:“你表示于我有恩,可是你奴役了以色列的子孙。”既然你奴役广大以色列同胞,对我一人有恩,又有多少价值和意义?如果你真是施恩之人,就释放以色列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