إِنَّكَ لَا تَهۡدِي مَنۡ أَحۡبَبۡتَ وَلَٰكِنَّ ٱللَّهَ يَهۡدِي مَن يَشَآءُۚ وَهُوَ أَعۡلَمُ بِٱلۡمُهۡتَدِينَ (56) وَقَالُوٓاْ إِن نَّتَّبِعِ ٱلۡهُدَىٰ مَعَكَ نُتَخَطَّفۡ مِنۡ أَرۡضِنَآۚ أَوَلَمۡ نُمَكِّن لَّهُمۡ حَرَمًا ءَامِنٗا يُجۡبَىٰٓ إِلَيۡهِ ثَمَرَٰتُ كُلِّ شَيۡءٖ رِّزۡقٗا مِّن لَّدُنَّا وَلَٰكِنَّ أَكۡثَرَهُمۡ لَا يَعۡلَمُونَ (57) وَكَمۡ أَهۡلَكۡنَا مِن قَرۡيَةِۭ بَطِرَتۡ مَعِيشَتَهَاۖ فَتِلۡكَ مَسَٰكِنُهُمۡ لَمۡ تُسۡكَن مِّنۢ بَعۡدِهِمۡ إِلَّا قَلِيلٗاۖ وَكُنَّا نَحۡنُ ٱلۡوَٰرِثِينَ (58) وَمَا كَانَ رَبُّكَ مُهۡلِكَ ٱلۡقُرَىٰ حَتَّىٰ يَبۡعَثَ فِيٓ أُمِّهَا رَسُولٗا يَتۡلُواْ عَلَيۡهِمۡ ءَايَٰتِنَاۚ وَمَا كُنَّا مُهۡلِكِي ٱلۡقُرَىٰٓ إِلَّا وَأَهۡلُهَا ظَٰلِمُونَ (59) وَمَآ أُوتِيتُم مِّن شَيۡءٖ فَمَتَٰعُ ٱلۡحَيَوٰةِ ٱلدُّنۡيَا وَزِينَتُهَاۚ وَمَا عِندَ ٱللَّهِ خَيۡرٞ وَأَبۡقَىٰٓۚ أَفَلَا تَعۡقِلُونَ (60) أَفَمَن وَعَدۡنَٰهُ وَعۡدًا حَسَنٗا فَهُوَ لَٰقِيهِ كَمَن مَّتَّعۡنَٰهُ مَتَٰعَ ٱلۡحَيَوٰةِ ٱلدُّنۡيَا ثُمَّ هُوَ يَوۡمَ ٱلۡقِيَٰمَةِ مِنَ ٱلۡمُحۡضَرِينَ (61) وَيَوۡمَ يُنَادِيهِمۡ فَيَقُولُ أَيۡنَ شُرَكَآءِيَ ٱلَّذِينَ كُنتُمۡ تَزۡعُمُونَ (62) قَالَ ٱلَّذِينَ حَقَّ عَلَيۡهِمُ ٱلۡقَوۡلُ رَبَّنَا هَـٰٓؤُلَآءِ ٱلَّذِينَ أَغۡوَيۡنَآ أَغۡوَيۡنَٰهُمۡ كَمَا غَوَيۡنَاۖ تَبَرَّأۡنَآ إِلَيۡكَۖ مَا كَانُوٓاْ إِيَّانَا يَعۡبُدُونَ (63) وَقِيلَ ٱدۡعُواْ شُرَكَآءَكُمۡ فَدَعَوۡهُمۡ فَلَمۡ يَسۡتَجِيبُواْ لَهُمۡ وَرَأَوُاْ ٱلۡعَذَابَۚ لَوۡ أَنَّهُمۡ كَانُواْ يَهۡتَدُونَ (64) وَيَوۡمَ يُنَادِيهِمۡ فَيَقُولُ مَاذَآ أَجَبۡتُمُ ٱلۡمُرۡسَلِينَ (65) فَعَمِيَتۡ عَلَيۡهِمُ ٱلۡأَنۢبَآءُ يَوۡمَئِذٖ فَهُمۡ لَا يَتَسَآءَلُونَ (66) فَأَمَّا مَن تَابَ وَءَامَنَ وَعَمِلَ صَٰلِحٗا فَعَسَىٰٓ أَن يَكُونَ مِنَ ٱلۡمُفۡلِحِينَ (67)
【译文】

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爱的人遵循正道,安拉却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谁是遵循正道者。
57.他们说:“如果我们与你共同遵守正道,我们将被驱逐出境。”难道我没有为他们设立一个安全的禁地吗?各种果实都集运到那里,那是我降下的给养,但他们大半不知道。
58.我曾毁灭许多城市,那些城市的居民过着骄奢的生活。这些都是他们的居住地,自他们灭亡后,除很少的时间外,无人居住;我是他们的继承者。
59.你的主不会毁灭各城市,直到他在首邑中派遣一个使者,向各城市的居民宣读他的迹象。我不会毁灭各城市,除非城市的居民多行不义。
60.你们所受赐的,无论什么,都是今世生活的给养和装饰。安拉那里的报酬是更优良的,是更长久的。难道你们不理解吗?
61.得到我的美好的应许并将获得兑现的人,与在今世生活中获得我的给养而在复活日被传唤者,彼此相似吗?
62.在那日,安拉将召唤他们说:“你们妄称其为我的伙伴者,如今在那里呢?”
63.受判决的人们说:“我们的主啊!我们曾使这些人迷误。我们像自己迷误一样使他们迷误了。我们向你声明:我们与他们无干,他们没有崇拜我们。”
64.有声音召唤他们说:“你们唤来你们的配主吧!”他们就召唤,但没有任何响应。他们看见了刑罚,他们希望自己生前是遵循正道的。
65.在那日,安拉将召唤他们说:“你们是用什么答复众使者的呢?”
66.在那日,他们的一切托辞都显得含糊不清,所以他们不相询问。
67.至于悔罪、归信和行善的人,势必是成功的。

『提示』

安拉讲述部分有经人不畏安危,真诚接受《古兰经》教诲的事迹之后,又将话题转到阿拉伯多神教徒上,揭示和批驳他们面对真理时表现出的懦弱和所找的借口。

【注释】

56. 根据圣训传述,绝大多数经注学家认为此节经文是针对圣叔艾布•塔利卜临终前的情况降示的。艾布•塔利卜弥留之际,忠告自己的宗族说:“阿卜杜•迈纳夫氏族的人们!你们服从穆罕默德并相信他,你们一定成功,一定会获得正道。”于是,先知(愿主福安之)劝告他说:“叔叔,你命令人们考虑自身利益,你就不想想自己的利益吗?”圣叔问:“我的孩子,你要我做什么?”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我只要你说一句话,你现在已经到了今生的最后日子,我只要你说:‘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者!’我就在安拉那里为你作证。”他说:“我的侄子,我知道你是对的,但我不愿意听人们说我临死前因为害怕而做此事。若不是我担心咱们的宗族遭人辱骂,我一定会满足你的愿望。”最终,他还是说:“我深知你是正确的,但我依然坚持阿卜杜•孟托里布、哈什目、阿卜杜•迈纳夫的宗教而死去。”艾布•塔利卜虽为圣叔,先知(愿主福安之)最终仍未能引领他走上正道。安拉针对此事降示这节经文,向人们阐明一个信仰原则:最终的引导权由安拉掌握,因为安拉全知人的内心是否倾向真理。先知只担负明白传达天启的责任,不能直接引导谁走上正道,即便是他喜爱的人:“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爱的人遵循正道,安拉却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谁是遵循正道者。”据此,经注学家们解释说,阿拉伯语中的“引导”(هداية)一词有两层含义:其一,对不了解正信的人指明方向;其二,对选择了正信的人给予襄助和推动,使之稳步走在正道上。使者的任务是前者,正如安拉所说:“你本来不知道天经是什么,正信是什么;但我以天经为光明,引导我所欲引导的仆人。你确是指示正路者。”(42:52)“引导他们,不是你的责任,但安拉要引导他所意欲的人。”(2:272)“你虽然切望世人归信,但他们大半是不归信的。”(12:103)
57. 当先知穆罕默德向阿拉伯多神教徒发出回归正信的号召时,他们中有些人找借口说,如果他们信奉伊斯兰,担心自己会遭到同教人的排斥乃至驱逐,从而失去正常的生活。对此,安拉降示经文予以批驳:“他们说:‘如果我们与你共同遵守正道,我们将被驱逐出境。’难道我没有为他们设立一个安全的禁地吗?各种果实都集运到那里,那是我降下的给养,但他们大半不知道。”即麦加自古以来都是安拉规定的禁地,不许任何人发动战争。由于天房克尔白的存在,各地的食品、贸易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至麦加,这显然是安拉对麦加人的特殊恩赐。阿拉伯人在崇拜多神时尚能享受这些恩典,归信正教后更能享受平安与稳定的生活,大可不必顾虑。
58. 安拉以史为据,告诉那些担心归信正教会失去平静生活和物质财富的人,他们接受正信不会丧失今世的利益,拒绝正信才会失去今后两世的一切利益:“我曾毁灭许多城市,那些城市的居民过着骄奢的生活。这些都是他们的居住地,自他们灭亡后,除很少的时间外,无人居住。”“安拉打了一个比喻:一个市镇,原是安全的,安稳的,丰富的给养从各方运来,但镇上的居民辜负安拉的恩惠,所以安拉因他们的行为而使他们尝试极度的饥荒和恐怖。”(16:112)这是历史上拒绝正信,丧失正确生活方式者的结局,如麦德彦等民族。他们住所的遗址,就在阿拉伯人住所不远之处,经商途中就可以看到——昔日繁荣昌盛的街市和富丽堂皇的宫殿,如今只剩下一片残迹。而今,除了过路的旅人暂避风雨,已无人光顾。经文说安拉是“继承者”,是阿拉伯人的一种表达习惯,他们将一切没有主人的东西都称作“安拉的继承物”,因为安拉是万物的创造者,也是根本的拥有者。
59. 在人类历史上,安拉确实毁灭了许多民族,但安拉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公正原则:“你的主,不会毁灭各城市,直到他在首邑中派遣一个使者,对各城市的居民宣读他的迹象。我不会毁灭各城市,除非城市的居民多行不义。”也就是说,安拉以往毁灭的那些民族,都是在派遣使者之后仍然执迷不悟才遭厄运的。
60. 安拉告诉那些因担心利益受损而拒绝正信的人,如果他们归信正教,他们两世的一切利益将得到保障,只要他们善于思考和权衡的话:“你们所受赐的,无论什么,都是今世生活的给养和装饰,安拉那里的报酬是更优良的,是更长久的。难道你们不理解吗?”人今世的一切财富和一切利益,若与后世的享受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或者更少。如安拉所说:“你们拥有的是要耗尽的,安拉那里的是无穷的。”(16:96)“不然,你们却选择今世的生活;其实,后世是最好的,是最久长的。”(87:16-17)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指安拉发誓,今世的生活与后世相比,就像人将他的一根手指伸入海水中,他能蘸回多少水呢?”(艾哈迈德辑录)
61. 安拉在接受正信而获得两世幸福的人,与只获得今世享受的人之间作了比较:“得到我的美好的应许并将获得兑现的人,与在今世生活中获得我的给养而在复活日被传唤者,彼此相似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那么,让善于为自己利益斤斤计较的人做出正确比较,然后择善而从!
62. 在后世的清算场上,两种人的结局形成明显反差:信士们领取安拉给他们许诺的奖赏时,那些曾顽固不化、坚持多神崇拜的人受到严厉的审讯:“在那日,安拉将召唤他们说:你们妄称其为我的伙伴者,如今在那里呢?”即你们曾经崇拜偶像、天使、星辰、树木、人物、金钱地位等,你们将它(他)们看得与安拉一样,甚或超过安拉,那么,它们现在在哪里,为何不来拯救你们脱离火狱的惩罚?
63. 坚持迷信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召人迷信者,一种是盲目跟随者。当安拉质问他们崇拜的那些被造物现在何处时,迷信的号召者争先回答,企图敷衍塞责:“我们的主啊!我们曾使这些人迷误。我们像自己迷误一样使他们迷误了。我们向你声明:我们与他们无干,他们没有崇拜我们。”意即我们只是发出了号召,是他们自愿选择了跟随,我们并没有强制他们。现在他们像我们一样迷误了,我们不能对他们负责,他们以往也不是在崇拜我们,他们只是在崇拜自己的私欲,顺从自己的恶魔。这正是安拉所说的:“他们舍安拉而崇拜许多主宰,他们以之自豪。不然,那些主宰将否认他们的崇拜而变成他们的仇敌。”(19:81-82)“他们舍安拉而祈祷那些到复活日也不会答应他们,而且忽视他们的祈祷的偶像,有谁比他们更迷误呢?当众人被集合的时候,被崇拜的,要变成崇拜者的仇敌,并且否认自己曾受过他们的崇拜。”(46:5-6)“那时,被随从的人看见刑罚,而与随从的人绝交,他们彼此间的关系都断绝了。”(2:166)
64. 安拉虽然要将多神崇拜者打入火狱,但也要让他们心服口服,清楚地看到自己生前所谓信仰的荒谬性。安拉让天使命令他们召唤生前舍弃安拉而膜拜的那些东西——偶像、天使、星辰、树木、人物或金钱地位等等。他们便乖巧地呼唤,然而没有任何回应。正如安拉所说:“在那日,安拉将说:‘你们称之为我的伙伴的,你们把他们召唤来吧。’他们就召唤他们,但他们不答应。我将使他们同归于尽。罪犯们将看见火狱,必堕其中,无处逃避。”(18:52-53)其实,这是他们生前就应该清楚的,只是他们未曾认真思考。那么,只有自己默默承受眼前的刑罚了。此时,他们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个认主独一、拜主独一的信士!
65-66.安拉还将质问他们如何对待使者的号召:“在那日,安拉将召唤他们说:你们是用什么答复众使者的呢?”这里的“众使者”虽然指安拉在各个时代派遣的先知,但也包括各个时代传播认主独一、拜主独一信仰的所有穆斯林。此时,这些多神教徒无言可答,也无力彼此询问:“在那日,他们的一切托辞都显得含糊不清,所以他们不相询问。”
67. 以上所述,是归信真理者和坚持迷信者在复生日的实际状况,安拉将它提前展示给今世的人们,是为了让坚持真理者立场更加坚定,而让误入歧途者幡然醒悟:“至于悔罪、归信和行善的人,势必是成功的。”即忏悔之门永远敞开,任何一个作恶者只要悬崖勒马,选择正信,并且力行善功,那么安拉一定饶恕他,使他获得两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