وَوَصَّيۡنَا ٱلۡإِنسَٰنَ بِوَٰلِدَيۡهِ حُسۡنٗاۖ وَإِن جَٰهَدَاكَ لِتُشۡرِكَ بِي مَا لَيۡسَ لَكَ بِهِۦ عِلۡمٞ فَلَا تُطِعۡهُمَآۚ إِلَيَّ مَرۡجِعُكُمۡ فَأُنَبِّئُكُم بِمَا كُنتُمۡ تَعۡمَلُونَ (8) وَٱلَّذِينَ ءَامَنُواْ وَعَمِلُواْ ٱلصَّـٰلِحَٰتِ لَنُدۡخِلَنَّهُمۡ فِي ٱلصَّـٰلِحِينَ (9) وَمِنَ ٱلنَّاسِ مَن يَقُولُ ءَامَنَّا بِٱللَّهِ فَإِذَآ أُوذِيَ فِي ٱللَّهِ جَعَلَ فِتۡنَةَ ٱلنَّاسِ كَعَذَابِ ٱللَّهِۖ وَلَئِن جَآءَ نَصۡرٞ مِّن رَّبِّكَ لَيَقُولُنَّ إِنَّا كُنَّا مَعَكُمۡۚ أَوَلَيۡسَ ٱللَّهُ بِأَعۡلَمَ بِمَا فِي صُدُورِ ٱلۡعَٰلَمِينَ (10) وَلَيَعۡلَمَنَّ ٱللَّهُ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وَلَيَعۡلَمَنَّ ٱلۡمُنَٰفِقِينَ (11) وَقَالَ ٱلَّذِينَ كَفَرُواْ لِلَّذِينَ ءَامَنُواْ ٱتَّبِعُواْ سَبِيلَنَا وَلۡنَحۡمِلۡ خَطَٰيَٰكُمۡ وَمَا هُم بِحَٰمِلِينَ مِنۡ خَطَٰيَٰهُم مِّن شَيۡءٍۖ إِنَّهُمۡ لَكَٰذِبُونَ (12) وَلَيَحۡمِلُنَّ أَثۡقَالَهُمۡ وَأَثۡقَالٗا مَّعَ أَثۡقَالِهِمۡۖ وَلَيُسۡـَٔلُنَّ يَوۡمَ ٱلۡقِيَٰمَةِ عَمَّا كَانُواْ يَفۡتَرُونَ (13)
【译文】

8.我命人孝敬父母;如果他俩强制你用你所不知道的东西配我,那么,你不要服从他俩。你们要归于我,我要把你们的行为告诉你们。
9.归信而且行善者,我必使他们入于善人之列。
10.有些人说:“我们已经归信安拉了。”当他们为安拉受到迫害的时候,他们把众人的迫害当做安拉的刑罚。如果援助从你们的主降临,他们必定说:“我们确是与你们在一起的。”难道安拉不知道世人的内心世界吗?
11.安拉确要知道归信者,确要知道伪信者。
12.不信的人对归信的人说:“你们遵守我们的教道吧!让我们担负你们的罪过。”其实,他们丝毫不能担负他们的罪过,他们确是说谎的。
13.他们必定担负自己的重担,再加上别人的重担。复活日,他们对自己所伪造的谎言必受审问。

『提示』

既言考验,就必须阐明考验的具体方式和内容。安拉在这里列举了孝敬父母、归信安拉、行善对人的考验意义,同时也揭示了伪信者遭遇考验时原形毕露的情况,以及悖逆者蛊惑信士的手段及其实质。

【注释】

8. 父母是每个人的至亲,是其来到这个世界的根源。因此,孝敬父母是人之为人的体现,是人道要求,也是天道主命。孝敬父母甚至超越信仰的界限:“我曾命人孝敬父母。”这里只是笼统地命人孝敬父母,而没有以父母是否具有与自己共同的信仰为条件。孝敬父母包括在物质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温情以待,渴望父母两世幸福等。安拉说:“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俩中的一个或两人在你家中达到老迈,那么,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礼貌的话。你应当必恭必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17:23-24)当然,穆斯林有一个始终不可僭越的原则,那就是不可服从被造物而违抗造物主:“如果他俩强制你用你所不知道的东西配我,那么,你不要服从他俩。”即如果父母强迫子女信奉其它宗教或阻止信仰正教,那么,子女就不能服从。这与孝敬父母不相违背,因为父母虽为子女的生身之人,但安拉是全人类的创造者和供给者,对安拉的依违,必定要在后世受到清算:“你们要归于我,我要把你们的行为告诉你们。”
9. 每个人的成功,取决于是否具备正信和善行:“归信而且行善者,我必定使他们入于善人之列。”这是衡量人之善恶成败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10. 在和平年代风平浪静的日子,人们信口说自己是信仰安拉的穆斯林,并不能证明他们真的具备正信:“有些人说:‘我们已信安拉了。’当他们为安拉而受迫害的时候,他们把众人的迫害当做安拉的刑罚。”口头的信仰在遇到考验时会荡然无存,会将人们的迫害与安拉的惩罚同样看待。这正是安拉所说的:“有人在边缘上崇拜安拉,若获福利,他就安然享受;若遭祸害,他就轻率背叛。他将丧失今世和后世,这是明显的亏损。”(22:11)这种人的所谓信仰,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起伏乃至转折,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奠定明确而牢固的认识基础,而只是为了在穆斯林社会生存而表现一种信仰,或者盲从一种信仰,没有认清信仰必须受到考验甄别的准则。这种所谓的信仰,是典型的伪信士的信仰。
伪信者的信仰不但在逆境中不堪一击,即使在顺境中,其功利性和投机性也暴露无遗:“如果援助从你们的主降临,他们必定说:‘我们确是与你们在一起的。’难道安拉不知道世人的内心世界吗?”安拉在别的经文中也揭示了这一点:“他们是期待你们遭遇灾难的。如果你们获得来自安拉的胜利,他们就说:‘难道我们没有和你们共同作战吗?’如果不信者幸而战胜,他们就说:‘难道我们没有帮助你们,使你们得免于归信者的征服吗? ’故复活日安拉将替你们判决,安拉绝不让不信者对归信的人有任何途径。”(4:141)安拉是全知他们一切情况的,伪信者这样做,只是在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11. 安拉又一次重申考验世人的原则:“安拉确要知道归信者,确要知道伪信者。”安拉是全知的,在创造万物之前就全知万物将来发生的一切。这里的“安拉确要知道……”的意思,如同本章第三节经文一样,绝不是安拉“不知而知”,而是让有信仰的人和无信仰的人、信仰强的人和信仰弱的人明显有别,让人们看到他们各自的真实面目。正如安拉所说:“我必定要试验你们,直到我认识你们中的奋斗者和坚忍者。”(47:31)
12. 在信仰问题上,《古兰经》将人划分为三种:真信者,不信者和伪信者。第二种人不但自己拒不接受正信,还要设法蛊惑、引诱有正信者放弃正信:“不信的人对归信的人说:你们遵守我们的教道吧!让我们担负你们的罪过。”即你们应该和我们一样不信任何宗教或加入我们的宗教。假使真有什么后世清算,我们愿意替你们承担责任。事实上,这纯属骗人的谎言:“其实,他们绝不能担负他们的一点罪过,他们确是说谎的。”在复生日,任何人都自顾不暇,谁也无力为别人承担责任:“一个负罪者,不再负别人的罪;一个负重罪者,如果叫别人来替他负罪,那么,别人虽是他的近亲,也不能替他担负丝毫。”(35:18)“罪人愿意赎取那日的刑罚,即使牺牲他的儿女、他的妻子、他的弟兄……”(70:10-12)“各人犯罪,自己负责。一个负罪的人,不负别人的罪。”(6:164)
13. 他们并不能像自诩的那样承担别人的任何责任。但是,他们除了承担自身的责任,必须承担蛊惑、误导他人走入歧途的责任:“他们必定担负自己的重担,再加上别人的重担。复活日,他们对于自己所伪造的谎言必受审问。”双重的罪恶承受双重的罪责,是公平合理的。正如安拉所说:“他们在复活日要承担自己的全部责任,以及被他们无知地加以误导者的一部分责任。真的,他们所承担的真恶劣!”(16:25)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谁召人于正道,他将获得与跟随他的人一样多的回赐,跟随者的回赐丝毫不减;谁召人于邪道,他将承担与跟随他的人一样多的罪责,跟随者的罪责亦丝毫不减。”(伊本•玛哲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