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你应当把近亲、贫民和旅客应享的权利交给他们。对于希望获得安拉喜悦的人,这是最好的。这等人确是成功的。
39.你们谋求利润的馈赠,在安拉那里不会获益;你们求主喜悦的施济,必得加倍报酬。
40.安拉创造你们,然后供给你们,然后使你们死亡,然后使你们复活。你们的配主,谁能做那些事情中的任何一件呢?赞颂安拉超绝万物,他超乎他们所用来配他的。
上面的经文批判了两种人对待信仰的态度。这里,安拉号召人们在实际行动中体现正确信仰——为获得安拉的喜悦和后世的成功而保护近亲、贫民和旅客应享的权利,真诚而慷慨地施舍钱财。
38. 经文教导所有穆斯林:如果想获得安拉的喜悦和后世的成功,那么,就必须保护近亲、贫民和旅途遭遇困难的人的权益。就近亲而言,必须接续他们、从各个方面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困难,因为他们是今世生活中最亲的人。至于贫民和旅客,虽然你与他们可能没有任何亲缘关系,但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是宗教义务。当你保护他们的权益时,你必须知道,受益的不只是对方,也包括你自己:“对于要想获得安拉的喜悦者,这是更好的,这等人确是成功的。”
39. 帮扶持他人,必然要有付出。安拉在这里指出,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付出:一种是谋取更大利益的“付出”,这种付出看似是对别人的帮助,实则为了渔利。这种行为因缺乏正确的举意,在安拉跟前得不到任何回赐:“你们的谋求利润的馈赠,在安拉那里不会获益。”另一种是求主喜悦的付出,一定能在安拉那里得到加倍的回报:“你们求主喜悦的施济,必得加倍的报酬。”显而易见,两种付出性质各异,只因举意有别。两者都想得到更多的回报,但巧计渝利者,往往弄巧成拙,而将希望寄托于安拉者,其希望必蒙实现。对后一种付出,安拉还说:“谁以善债借给安拉,他将以许多倍偿还他。安拉能使人穷迫,能使人宽裕,你们只被召归于他。”(2:245)“谁以善债借给安拉,他将加倍偿还他,他还得优厚的报酬。”(57:11)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谁从自己合法的钱财中施舍了一颗枣子大小的东西,那么,安拉要亲手接纳它,然后为它的主人培育它,就像你们培育马驹一样,直到一颗枣子变得象吾侯德山一样大。”(布哈里、穆斯林等辑录)
40. 依靠物质因素者可能失利,而依靠安拉者一定能够获利。原因在于,安拉是万物的创造者和生杀予夺大权的掌握者:“安拉创造你们,然后供给你们,然后使你们死亡,然后使你们复活。”而这是所有假神不具有的能力:“你们的配主,谁能做那些事情中的任何一件事情呢?”人无知地将形形色色被造物等同于安拉,而事实上,安拉是超乎这一切的:“赞颂安拉超绝万物,他超乎他们所用来配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