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归信的人们!你们应当铭记安拉赐予你们的恩典。当时,敌军进犯你们,我就对他们派遣暴风和你们看不见的天兵。安拉是明察你们行为的。
10.当时,他们从你们上面和下面进攻你们;当时,你们都傻眼了,一个个心提到了喉咙,你们对安拉产生了种种猜疑。
11.那时,信士们受到考验,他们陷入了极度的不安。
12.当时,伪信者和心中有病的人都说:“安拉及其使者应许给我们的,都是骗人的。”
13.当时,他们中的一派人说:“叶斯里布人啊,你们不必在这里逗留了,你们回家去吧!”他们中的一派人,向先知请假说:“我们的房屋是破烂的。”其实,他们的房屋并不是破烂的,他们只想逃走。
14.假若敌人破城而入,然后要求他们叛教,他们必定答应,而不会有多少犹豫。
15.以前他们确已与安拉约定,他们绝不逃跑。安拉的盟约,是要受到问讯的。
16.你说:“如果你们逃避死亡或杀戮,逃避对你们毫无作用。即使你们能够逃避,也只得到稍稍享受。”
17.你说:“如果安拉意欲降祸于你们或降福于你们,谁能阻止安拉呢?”除安拉外,他们不能发现任何监护者和任何援助者。
18.安拉知道,你们中有些人阻碍别人,并且对他们的同胞说:“你们到我们这边来吧!”他们只偶尔参战。
19.他们对你们是吝啬的。当恐怖降临的时候,你见他们望着你,他们的眼睛转动得像昏死的人一样;当恐怖消失的时候,他们却以尖利的口舌痛骂你们,而他们对钱财是吝啬的。这等人,没有归信,故安拉揭示他们行为的虚伪,这对安拉是容易的。
20.他们以为同盟军还没有撤退。如果同盟军卷土重来,他们将希望自己此刻在沙漠中同游牧人在一起,在探询你们的消息。假若他们与你们相处,他们也只是很少战斗。
21. 对于希望安拉和末日,并且多多记念安拉者而言,使者是你们的优秀楷模。
22.当信士见同盟军的时候,他们说:“这是安拉和使者所应许我们的,安拉和使者说对了。”这只会使他们更加确信,更加顺从。
23.信士中有许多人,已实践他们与安拉所立的盟约:他们中有成仁的,有待义的,他们没有变节。
24.以便安拉因诚实者的诚实而善报他们,并且随意地惩罚伪信者,或赦宥他们。安拉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
25.安拉使不信者未能获胜,他们忿忿而归;安拉使信士不战而胜。安拉是至刚的,是万能的。
26.他使连手对付他们的有经人从他们的堡垒中下来,并且把恐怖投在他们心里,你们杀戮一部分,俘虏一部分。
27.他使你们继承他们的土地、房屋、财产和你们尚未踏过的土地。安拉是全能于万事的。
前面的经文中,安拉鼓励使者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使命。在这里,以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亲历的“同盟军之战”(又称壕沟之战)为例,说明先知和穆斯林大众确实真诚履行了与安拉缔结的“庄严誓约”,其中也穿插揭露了伪信士的丑行。
“同盟军之战”发生于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迁徙麦地纳第五年的十月,麦地那犹太头目为了给被驱逐的犹太部落白尼•奈兑尔复仇,跑到麦加煽动古莱什、厄托凡等阿拉伯部落与他们一道进攻穆斯林。此前,他们已煽动另一个犹太部落白尼•古莱朵撕毁了与先知缔结的和约。不久,他们组成万人同盟,向麦地那发起进攻。先知得到消息,听取门弟子赛勒曼•法尔西的建议,率众在麦地那平缓易攻地段开掘深邃壕沟,等待敌人进犯。联军到达城边,被眼前巨大的壕沟所震惊,因为他们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联军的一些骑兵试图策马跨越壕沟,结果有的掉进沟里摔死,有的成为穆斯林战士刀下之鬼,于是战斗陷入不停不战状态。正在此时,多神教部落厄托凡部族一个叫努艾目•本•麦斯欧德的人向先知投诚,他告诉先知,阿拉伯和犹太各部落都很信任他,他有条件为穆斯林做些有益之事。先知告诉他,战争就是谋略,他应暂时隐蔽身份,见机行事。努艾目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行使离间之计。首先,他来到犹太部落向其头目建议:你们在拘留阿拉伯部落人质之前,不宜与他们联合作战,因为他们已经丧失战斗热情,一旦投降或退避,你们无力单独对抗穆斯林。犹太头目对他的建议颇为赞同,决定如此行事。然后,他又来到阿拉伯部落游说:犹太人想扣取你们的人质,以便送交穆罕默德邀功,并伺机联合穆斯林反过来对付你们。阿拉伯部落也相信了他的话。于是,联军内部出现裂痕,他彼此猜疑,相互斥责。与此同时,安拉派遣暴风在寒冷的夜晚袭击他们,使他们锅翻帐掀,心惊胆战,最后不战而败,逃之夭夭,战争也就此结束。先知庄严宣布:“从今以后,古莱什人不能再来进攻你们,而是你们要进攻他们。”安拉降示经文:“归信的人们!你们应当铭记安拉赐予你们的恩典。当时,敌军进犯你们,我就对他们派遣暴风和你们看不见的天兵。安拉是明察你们行为的……”“安拉使不信者未能获胜,他们忿忿而归;安拉使信士不战而胜。安拉是至刚的,是万能的……”
9-27.鉴于“同盟军之战”是在安拉的援助下直接获胜的,所以经文在讲述这一战事之前,首先提醒穆斯林牢记安拉的恩惠。经文以五个段落描述战事:第一段落是第9-11节经文,描述战役实况;第二段落是第12-21节经文,描述伪信者与犹太人对穆斯林的立场;第三段落是第22-24节经文,描述穆斯林的牺牲精神;第四段落是第25节经文,描述敌败我胜的情况;第五段落是第26-27节经文,讲述围攻犹太部落白尼•古莱朵的情况。此战因犹太人而起,所以,经文最后以有关他们的话题结束了对战事的描述。
(1)战役实况。同盟军之战,面对兵力占优势的敌人,安拉派遣暴风和天兵,援助穆斯林不战而胜,安拉命令信士牢记这一恩典:“归信的人们!你们应当铭记安拉赐予你们的恩典。当时,敌军进犯你们,我就对他们派遣暴风和你们看不见的天兵。安拉是明察你们行为的。”由阿拉伯多神教部落古莱什、厄托凡和犹太部落白尼•古莱朵联合的万人大军,“从你们的上面和下面”即麦地那东部高地和西部谷地进攻麦地那。看到敌军数倍于自己,穆斯林一个个眼花缭乱,心提到了嗓子眼。一些信仰薄弱者开始对安拉的援助丧失信心,觉得失败就在眼前:“当时,你们都傻眼了,一个个心提到了喉咙,你们对安拉产生了种种猜测。”这正是安拉考验信仰的时候。穆斯林队伍中有坚若磐石的人,也有摇摇欲坠的人:“在那时,信士们受到考验,他们陷入了剧烈的不安。”
(2)伪信者与犹太人对穆斯林的立场。在这一危难关头,伪信者和信仰薄弱者的真实面目充分暴露:“当时,伪信者和心中有病的人都说:‘安拉及其使者应许给我们的,都是骗人的。’”更有甚者,奥斯、阿卜杜拉•本•吾班依等伪信者,竟明目张胆地蛊惑人们离开战场:“当时,他们中的一派人说:‘叶斯里布人啊,你们不必在这里逗留了。你们回家去吧!’”另一些伪信者则找借口向先知告假:“他们中的一派人,向先知告假说:‘我们的房屋是破烂的。”安拉指出,这只是他们的借口,目的是想临阵脱逃:“其实他们的房屋并不是破烂的,他们只想逃走。”假使整个城市被攻陷,敌人要他们叛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叛教。而在此前,他们与安拉的使者缔约,表示绝不临阵脱逃。毫无疑问,他们要为自己的毁约行为负责:“安拉的盟约,是要受到问讯的。”他们用各种方法逃离战地,无非是为了逃避死亡,事实上他们即使能逃避一时,但最终无法逃脱死亡。安拉命令先知告诉他们:“你说:‘如果你们逃避死亡或杀戮,逃避对于你们毫无作用。即使你们能够逃避,也只得到稍稍享受。’”祸福均由安拉掌握,安拉是唯一的保护者和援助者,安拉的决定是断然要执行的:“你说:‘如果安拉意欲降祸于你们或降福于你们,谁能阻止安拉呢?’除安拉外,他们不能发现任何监护者和任何援助者。”一些伪信者自作聪明,不但自己想逃避战斗,还使用卑劣手段阻止信士参战。他们以为自己的行为不被人发现,其实不然:“安拉知道你们中有些人阻碍别人,并且对他们的同胞说:‘你们到我们这边来吧!’他们只偶尔参战。”看看这些人的丑恶面目:他们平时吝啬得不愿为教门出一点力;在危难时刻他们恐惧得像死人一样翻白眼;而当危难过去时,他们个个以勇敢者自居,对穆斯林反唇相讥,他们从不为正义事业舍财出力。安拉揭示了他们这种做法的原因:“这等人,没有归信,故安拉揭示他们行为的虚伪,这对安拉是容易的。”安拉绝不认可他们有口无心、有名无实的所谓信仰。尽管前来进攻麦地那的敌军因遭遇风暴和天兵的袭击而已逃得无影无踪,但那些佯装归信的人和信仰薄弱的人,仍处在恐惧之中。他们害怕敌军卷土重来,他们多么希望自己是在野外放牧,只是偶尔打听一下战地的消息。其实这些人即使不离开战地,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假若他们与你们相处,他们也只是很少战斗。”对穆斯林而言,先知是他们在战争与和平中的楷模:“对于希望安拉和末日,并且多多记念安拉者而言,使者是你们的优秀楷模。”
(3)穆斯林的牺牲精神。与上面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真信士看到同盟军,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立场。不仅没有害怕或胆怯,而是愈加坚强和刚毅。他们说:“这是安拉及其使者所应许我们的,安拉及其使者说对了。”这就是安拉和使者许约的信仰必须经历的考验,是品级得以提升的契机,安拉和使者的话与事实完全相符。磨难和考验更加纯化了他们的信仰,使他们更加确信安拉,更加顺从圣命:“这只会使他们更加确信,更加顺从。”他们非常清楚,信仰的实质在于经得住考验:“你们还没有遭遇前人所遭遇的患难,就猜想自己可入乐园了吗?前人曾遭受穷困和患难,曾受震惊,甚至使者和归信的人都说:‘安拉的援助何时降临呢?’真的,安拉的援助确是临近的。”(2:214)“众人以为他们可以自由地说:‘我们已归信了’而不受考验吗?”(29:2)伪信者违背与安拉缔结的盟约之时,真信士却在誓死信守约言:“信士中有许多人,已实践他们与安拉所订的盟约:他们中有成仁的,有待义的,他们没有变节。”他们中有些人已经为主捐躯,有些人正准备为教赴死。根据布哈里的传述,此节经文是针对艾奈斯•本•奈朵尔等视死如归,时刻准备为教捐躯的穆斯林降示的。经文为我们揭示了安拉如此考验人的目的:“以便安拉因诚实者的诚实而善报他们,并且随意地惩罚伪信者,或赦宥他们。安拉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通过战争的考验,安拉要甄别真信士,以优渥的恩惠回报他们;并惩罚伪信者,或在战火中锤炼他们,使他们摆脱伪信,然后饶恕他们。类似的经文还如:“我必定要试验你们,直到我认识你们中的奋斗者和坚忍者。”(47:31)
(4)敌败我胜的情况。信士是安拉的忠仆,安拉全面保护他们,使他们不战而胜,让他们的敌人不能如愿:“安拉使不信者未能获胜,他们忿忿而归。安拉使信士不战而胜。安拉是至刚的,是万能的。”敌人本想孤注一掷,彻底消灭穆斯林,但始料未及的是自己损兵折将,落败而逃。
(5)围攻犹太部落白尼•古莱朵。此次战役的起因是犹太人,所以他们失败而回到麦地那后,安拉命令先知立即讨伐白尼•古莱朵部落。先知于晌礼之后接到安拉启示,命令全体穆斯林到达白尼•古莱朵人居住地后再礼晡时拜。穆斯林包围了该部落,先知劝他们投降,但他们负隅顽抗。围困二十五天的之后,他们接受了盟族首领赛尔德·本·穆阿兹代表穆斯林作出的判决:处决所有曾经参与围攻麦地那的男子,俘虏他们的家眷,没收他们的财产。先知对赛尔德的判决当场予以肯定:“你的判决完全符合安拉和他的使者的判决。”这正是安拉所说的:“他曾使连手对付他们的那些有经人从自己的堡垒中下来,并且把恐怖投在他们心里,你们杀戮一部分,俘虏一部分。”安拉让穆斯林继承敌人留下的一切:“他使你们继承他们的土地、房屋、财产和你们尚未踏过的土地。安拉对于万事是全能的。”这里的“你们尚未踏过的土地”指穆斯林后来开拓的罗马和波斯疆域,这是对穆斯林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言。这一切,后来都在全能安拉的援助下一一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