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ـٰٓأَيُّهَا ٱلنَّبِيُّ قُل لِّأَزۡوَٰجِكَ إِن كُنتُنَّ تُرِدۡنَ ٱلۡحَيَوٰةَ ٱلدُّنۡيَا وَزِينَتَهَا فَتَعَالَيۡنَ أُمَتِّعۡكُنَّ وَأُسَرِّحۡكُنَّ سَرَاحٗا جَمِيلٗا (28) وَإِن كُنتُنَّ تُرِدۡنَ ٱللَّهَ وَرَسُولَهُۥ وَٱلدَّارَ ٱلۡأٓخِرَةَ فَإِنَّ ٱللَّهَ أَعَدَّ لِلۡمُحۡسِنَٰتِ مِنكُنَّ أَجۡرًا عَظِيمٗا (29) يَٰنِسَآءَ ٱلنَّبِيِّ مَن يَأۡتِ مِنكُنَّ بِفَٰحِشَةٖ مُّبَيِّنَةٖ يُضَٰعَفۡ لَهَا ٱلۡعَذَابُ ضِعۡفَيۡنِۚ وَكَانَ ذَٰلِكَ عَلَى ٱللَّهِ يَسِيرٗا (30)
【译文】

28.先知啊!你对你的妻子们说:“如果你们欲得今世的生活与其浮华,那么,你们来吧!我将赠予你们离仪,我让你们很好地离去。
29.如果你们欲得安拉和使者的喜悦,与后世的安宅,那么安拉确已为你们中的行善者预备了重大的报酬。”
30.先知的妻子们!你们中谁干了明显的丑事,她将受加倍的刑罚,这对安拉是容易的。

『提示』

前面的经文中提到,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是所有穆斯林两世利益的最高关怀者,他的妻子堪称全体穆斯林的“母亲”。在这里,安拉阐明了作为使者——尤其作为封印的使者和世人楷模,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家庭应该具备的模式:它应代表穆斯林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高典范。为此,安拉让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妻子们在今世的享受与后世的厚报之间作出抉择——这既是对她们人身自由的充分肯定,又是对她们坚定信仰的一次验证。

【注释】

28-29.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从一开始就为自己和家人选择了清贫的生活。这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过宽裕的生活,因为此时穆斯林的整体力量已经强大,拥有的财富日益增多。尽管如此,先知家中仍然有近一月不开炉灶的日子。这里的原因,除了先知慷慨好施,常用自己的全部钱财救济别人外,主要是先知让自己和家人超越物质享受,为后世做更多的工作。有一次,先知的部分妻子在改善家庭生活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先知听后心情极为沉重,以至于没有心思外出或接见客人。在艾哈迈德、穆斯林、奈萨依辑录的圣训中,扎比尔传述:很多人都集中在先知家门前,等待他出来。这时艾布·拜克尔和欧麦尔也来了,他俩求见先知,起初没有获准,后来让他俩进去。他俩见先知坐着,妻子们围在旁边,先知一言不发。欧麦尔见状想逗先知笑一笑,便走过去说:“安拉的使者,你没见宰德的女儿(即他的妻子),她刚才向我要生活开支,我打了她的脖子。”先知一听就笑了,笑得大牙都露了出来,而后说:“她们也正围着我,向我要生活费用呢!”艾布·拜克尔一听此话就朝他的女儿阿依舍走去,他想教训自己的女儿。欧麦尔也过去教训自己的女儿哈福索说:“难道你们向先知要求他没有的东西吗?”……后来,安拉降示此节经文,命令先知让他的妻子们在先知与今世享受之间作出选择:“先知啊!你对你的妻子们说:‘如果你们欲得今世的生活与其浮华,那么,你们来吧!我将赠予你们离仪,我让你们很好地离去。如果你们欲得安拉及其使者的喜悦,与后世的安宅,那么安拉确已为你们中的行善者预备了重大的报酬。’”这意味着她们如果选择与先知一起生活,就必须满足于清贫的生活,而不是享受王妃般的富裕与奢华。她们在后世将享受安拉的优渥回报。结果,先知当时的九个妻子,全都选择了安拉的使者和清贫的生活。
30.“穆民之母”的称号代表一种地位,也代表一种责任。既然先知的妻子选择了崇高的生活方式,那么她们就必须名副其实,当之无愧。所以,安拉告诫她们:“先知的妻子们!你们中谁干了明显的丑事,她将受加倍的刑罚,这对安拉是容易的。”地位与责任相辅相成,如同她们行善获得加倍回赐一样,犯罪也要受到加倍惩罚。她们虽然享有圣妻的地位,但对于惩罚罪行,安拉是不留情面的。
感赞安拉,第二十一卷注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