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先知啊!我确已允许你聘娶你给予聘礼的妻子、安拉让你得到的战利品中的奴婢、与你一道迁徙的你叔父的女儿、你的姑母的女儿、你的舅父的女儿、你的姨母的女儿。归信的女子,若将自身赠与先知,若先知愿意娶她,这是特许的,信士们不得援例——我知道我为他们的妻子与奴婢对他们做出的规定——以免你感受困难。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51.你可以任意地推辞她们中的任何人,也可以任意地挽留她们中的任何人。你所离异的妻子,你想召回她,对于你是毫无罪过的。那是最近于使她们感到安慰而无悲哀的,并且都满意你所给予她们的。安拉知道你们的心事,安拉是全知的,是至睿的。
52.以后不准你再娶妻子,也不准你以她们替换别的妻子,即使你羡慕她们的美貌,除了你的奴婢。安拉是监视万物的。
众所周知,如同所有先知一样,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具有凡人和使者双重身份。凡人的身份,使先知像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具有娶妻生子和生老病死等常见属性;而使者的身份使他在包括个人婚姻在内的一切事情上,必须严格遵守安拉的安排,这使他成为一个既平凡又特殊的人。安拉在这个段落的经文中所阐明的,正是先知在婚姻方面必须遵守的规则,包括他可以与哪些女子结婚、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婚姻生活等问题。
50.安拉在这里列出了准许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聘娶的女性的范围:
(1)“我确已允许你聘娶你给予聘礼的妻子。”即先知为其付出聘金的女子。
(2)“安拉让你得到的战利品中的奴婢。”即在敌我的战争中俘虏的女子。先知的妻子中索菲亚、珠威利亚、莱哈奈和玛利亚原为奴婢,先知恢复了她们的自由,然后娶她们为妻。
(3)“同你一道迁徙的你叔父的女儿、你的姑母的女儿、你的舅父的女儿、你的姨母的女儿。”即娶这些女子须以迁徙为前提,未迁徙的上述亲属的女子不在此列。
(4)“归信的女子,若将自身赠与先知,若先知愿意娶她,这是特许你的,信士们不得援例——我知道我为他们的妻子与奴婢对他们做出的规定——以免你感受困难。安拉是至赦的,是至慈的。”即假如某个穆斯林女子表示愿意无偿与先知结婚,那么,这对先知是特许的。尽管安拉特许先知这样做,但正如伊本•阿巴斯和穆扎希德所说,先知的妻子中无一人是自愿许身的。对于一般穆斯林,婚姻成立的前提是交纳聘仪,数额多少不限,必须有监护人和证婚人。安拉再一次强调:无聘仪而与自愿许身的女子结婚,是对安拉使者的特许,先知不必有任何为难和顾虑。至于一般穆斯林,在妻子和奴婢方面,自有不同规定——一个穆斯林最多只能娶四个妻子,不许无聘仪结婚,正确的婚姻以具备监护人、聘仪和证婚人为条件等。如果人们在大的原则上遵守主训,那么,安拉会予以赦宥不经意的小过失,安拉的一切规定均饱含对人类的慈爱。
51. 当一些女子提出不要聘仪与先知结婚时,先知的部分妻子颇有妒意,说一个女子这样做有违廉耻。于是安拉降示经文予以指正,告诉她们先知是否愿意接受这种婚姻,是赋予先知的独权,别人无权过问:“你可以任意地推辞她们中的任何人,也可以任意地挽留她们中的任何人。你所离异的妻子,你想召回她,对于你是毫无罪过的。”伊本•杰利勒说,这里的“推辞和挽留”指是否接受自愿许身的女子,是否离异已有的妻子,如何为众妻子分配同居时日,都是先知的权利,先知还有召回离异的妻子的权利。
安拉紧接着阐明了如此授权先知的哲理:“那是最近于使她们感到安慰而无悲哀的,并且都满意你所给予她们的。安拉知道你们的心事,安拉是全知的,是至睿的。”安拉全知心事,知道圣妻们会为先知婚姻方面的特殊安排而有所不悦,但当她们得悉先知的这种权利为安拉所授予,而且先知自己也在尽力满足她们的要求时,她们的不满就会冰释。安拉的安排永远富含哲理。
52. 在阐明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享受的特权后,安拉紧接着阐明了对先知的禁令:“以后不准你再娶妻子,也不准你以她们换掉别的妻子,即使你羡慕她们的美貌,除非是你的奴婢。安拉是监视万物的。”即从此以后,先知除现有的九个妻子外,不能再娶,即使她们中的某一个去世也不能补娶另外的妻子,即使出现他爱慕的女人也罢,但奴婢不受限制。安拉全知一切,任何人都不得违反安拉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