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ـٰٓأَيُّهَا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لَا تَدۡخُلُواْ بُيُوتَ ٱلنَّبِيِّ إِلَّآ أَن يُؤۡذَنَ لَكُمۡ إِلَىٰ طَعَامٍ غَيۡرَ نَٰظِرِينَ إِنَىٰهُ وَلَٰكِنۡ إِذَا دُعِيتُمۡ فَٱدۡخُلُواْ فَإِذَا طَعِمۡتُمۡ فَٱنتَشِرُواْ وَلَا مُسۡتَـٔۡنِسِينَ لِحَدِيثٍۚ إِنَّ ذَٰلِكُمۡ كَانَ يُؤۡذِي ٱلنَّبِيَّ فَيَسۡتَحۡيِۦ مِنكُمۡۖ وَٱللَّهُ لَا يَسۡتَحۡيِۦ مِنَ ٱلۡحَقِّۚ وَإِذَا سَأَلۡتُمُوهُنَّ مَتَٰعٗا فَسۡـَٔلُوهُنَّ مِن وَرَآءِ حِجَابٖۚ ذَٰلِكُمۡ أَطۡهَرُ لِقُلُوبِكُمۡ وَقُلُوبِهِنَّۚ وَمَا كَانَ لَكُمۡ أَن تُؤۡذُواْ رَسُولَ ٱللَّهِ وَلَآ أَن تَنكِحُوٓاْ أَزۡوَٰجَهُۥ مِنۢ بَعۡدِهِۦٓ أَبَدًاۚ إِنَّ ذَٰلِكُمۡ كَانَ عِندَ ٱللَّهِ عَظِيمًا (53) إِن تُبۡدُواْ شَيۡـًٔا أَوۡ تُخۡفُوهُ فَإِنَّ ٱللَّهَ كَانَ بِكُلِّ شَيۡءٍ عَلِيمٗا (54) لَّا جُنَاحَ عَلَيۡهِنَّ فِيٓ ءَابَآئِهِنَّ وَلَآ أَبۡنَآئِهِنَّ وَلَآ إِخۡوَٰنِهِنَّ وَلَآ أَبۡنَآءِ إِخۡوَٰنِهِنَّ وَلَآ أَبۡنَآءِ أَخَوَٰتِهِنَّ وَلَا نِسَآئِهِنَّ وَلَا مَا مَلَكَتۡ أَيۡمَٰنُهُنَّۗ وَٱتَّقِينَ ٱللَّهَۚ إِنَّ ٱللَّهَ كَانَ عَلَىٰ كُلِّ شَيۡءٖ شَهِيدًا (55) إِنَّ ٱللَّهَ وَمَلَـٰٓئِكَتَهُۥ يُصَلُّونَ عَلَى ٱلنَّبِيِّۚ يَـٰٓأَيُّهَا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صَلُّواْ عَلَيۡهِ وَسَلِّمُواْ تَسۡلِيمًا (56) إِنَّ ٱلَّذِينَ يُؤۡذُونَ ٱللَّهَ وَرَسُولَهُۥ لَعَنَهُمُ ٱللَّهُ فِي ٱلدُّنۡيَا وَٱلۡأٓخِرَةِ وَأَعَدَّ لَهُمۡ عَذَابٗا مُّهِينٗا (57) وَٱلَّذِينَ يُؤۡذُونَ ٱلۡمُؤۡمِنِينَ وَٱلۡمُؤۡمِنَٰتِ بِغَيۡرِ مَا ٱكۡتَسَبُواْ فَقَدِ ٱحۡتَمَلُواْ بُهۡتَٰنٗا وَإِثۡمٗا مُّبِينٗا (58)
【译文】

53.信士们!你们不要进先知的家,除非邀请你们去吃饭的时候;你们不要进去等饭熟,当请你去的时候再进去;既吃之后就当告退,不要滞留闲谈,因为那会使先知感到为难,他不好意思辞退你们。安拉是不耻于揭示真理的。你们向先知的妻子们索取任何物品的时候,应当从帷幕外索取,那对于你们的心和她们的心是更清白的。你们不宜使使者为难,在他之后,永远不可娶他的妻子,因为在安拉看来,那是一件大罪。
54.如果你们要表白什么或隐匿什么,安拉确是全知万事的。
55.她们无妨会见她们的父亲、儿子、弟兄、侄子、外甥、归信的妇女和自己的奴婢。你们应当敬畏安拉,安拉确是见证万物的。
56.的确,安拉在赞扬先知,他的众天使在为他祈祷。信士们!你们应当为他祝福,为他祈求平安!
57.伤害安拉和使者的人,安拉在今世和后世必弃绝他们,并为他们预备凌辱的刑罚。
58. 以莫须有的罪名诽谤男女信士者,确已担负诬蔑和明显的罪行。

『提示』

安拉在前面的经文中阐明对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婚姻的相关规定后,在这里指出了穆斯林大众对先知应有的礼节,因为是否尊重先知完全代表人们对伊斯兰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注释】

53. 据伊玛目艾哈迈德、布哈里、穆斯林辑录的圣训记载,先知与宰乃布结婚时设宴待客,有些人席毕即离,也有一些人饭后叙话,迟迟不走。这给先知及家人带来极大不便,于是安拉降示此节经文,指出穆斯林对先知应有的礼节:“信士们!你们不要进先知的家,除非邀请你们去吃饭的时候;你们不要进去等饭熟,当请你去的时候才进去;既吃之后就当告退,不要滞留闲谈,因为那会使先知感到为难,他不好意思辞退你们。安拉是不耻于揭示真理的。”这里包括几点:一是去先知家里吃饭,必须经过邀请,不做不速之客;二是即使应邀去吃饭,也不可提早到家等待饭熟;三是吃完饭后应立即告退,不可滞留闲谈而占用先知的时间,或对家人造成不便。对于你们这些不礼貌的做法,先知出于自身的涵养和礼貌,不便给你们指出,但对他和他的家人造成极大的不便,所以安拉为呵护先知而作了这些规定。
伊斯兰规定了男女之间应有的距离和礼节,对于先知的妻子,穆斯林更应讲究礼节:“你们向先知的妻子们索取任何物品的时候,应当在帷幕外索取,那对于你们的心和她们的心是更清白的。”出于需要,穆斯林男子向圣妻索要物品时,必须在她们遮严全身的情况下或从帷幕背后拿取,安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让双方心灵保持纯洁。
“你们不宜使使者为难,在他之后,永远不可娶他的妻子,因为在安拉看来,那是一件大罪。”即不应该以任何方式给使者带来为难和不便。先知去世或离异某个妻子之后,任何人不能娶她为妻,这是安拉的严格禁令,不得触犯。
54. 对于上述规定,不仅在行动上不得违反,即使内心的不良念头也要杜绝,以体现作为穆斯林对信仰和先知的无限忠诚:“如果你们要表白什么或隐匿什么,安拉确是全知万事的。”这节经文看似语气平淡,但对心怀叵测的人暗含一种严厉警告,即谁对上述规定不以为意,那么安拉必将严惩。
55. 对于先知的妻子及所有穆斯林妇女,安拉允许她们在不穿法定遮身装束的情况下与以下人见面:“她们无妨会见她们的父亲、儿子、弟兄、侄子、外甥、归信的妇女和自己的奴婢。”这些人基本都是与她们有血亲关系而不能结婚的人,以及穆斯林女性和奴婢。类似的经文还有:“你对信女们说,让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让她们用头巾遮住胸膛,不要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或她们的父亲,或她们的丈夫的父亲,或她们的儿子,或她们的丈夫的儿子,或她们的兄弟,或她们弟兄的儿子,或她们姐妹的儿子,或她们的女仆,或她们的奴婢,或无性欲的男仆,或不懂妇女之事的儿童。”(24:31)阿克莱麦和谢尔比说,这里没有提到叔叔和舅舅,是因为他们与父亲同辈而已经包含于其中,无需另提。人们必须敬畏安拉而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应该知道,安拉是全知万物的:“你们应当敬畏安拉,安拉确是见证万物的。”
56. 经文在这里告诉信士,先知在安拉那里拥有极高的品位,安拉在天使面前赞扬先知,众天使在为先知祈祷:“的确,安拉在赞扬先知,他的众天使在为他祈祷。”那么,信士更应崇敬先知,为先知祈求幸福与平安:“信士们!你们应当为他祝福,为他祈求平安!”这里的“索俩”( صلاة)一词,基本含义是祈求,亦指礼拜。伊玛目·布哈里说,艾布•阿利叶的解释是:安拉对先知的“索俩”是在众天使面前赞扬他;众天使对先知的“索俩”是为他祈祷。关于穆斯林为先知祈祷幸福和平安的方式及其优越性,有大量圣训传述,我们在这里仅举一例:据卡尔布•本•吾吉莱传述,有人问先知:“安拉的使者!给你祝平安的方法,我们已经知道,那么,如何给你祈福呢?”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你说:‘主啊!求你祝福穆罕默德和穆罕默德的家属,一如你祝福易卜拉欣,你确是可颂的,光荣的;主啊!求你恩赐穆罕默德和穆罕默德的家属吉庆,一如你恩赐易卜拉欣吉庆,你确是可颂的,光荣的。’”(布哈里、穆斯林、艾哈迈德辑录)阿米尔•本•拉比尔说:我听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谁为我祝福,那么天使在为他祝福,那么就让人们酌情为我祝福吧。”(艾哈迈德、伊本•玛哲辑录)据艾布胡莱勒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谁祝福我一次,安拉祝福他十次。”(穆斯林、艾布·达乌德、提尔米济、奈萨依辑录)类似的圣训还有很多。
57. 经文在这里对伤害安拉和他的使者的人提出严厉警告:“伤害安拉和使者的人,安拉在今世和后世必弃绝他们,并为他们预备凌辱的刑罚。”人类对安拉的伤害,表现为违反安拉的命令和禁止,包括种种举伴行为,如犹太人说的“安拉的手是被束缚的”、“欧宰尔是安拉的儿子”,基督教徒说的“麦西哈是安拉的儿子”,阿拉伯多神教徒说的“天使是安拉的女儿”等。对先知的伤害,则表现在诽谤他是术士、诗人、疯子等。
58. 不但安拉和使者不容伤害,对普通穆斯林也不能伤害:“以莫须有的罪名诽谤男女信士者,确已担负诬蔑和明显的罪行。”其中包括嫁祸于人、背谈、冤枉、诽谤等。尤其不容伤害圣门弟子,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在对待我的弟子方面,你们要敬畏安拉。在我去世之后,你们不可伤害他们。谁喜爱他们,那么我喜爱他;谁憎恶他们,那么我憎恶他;谁伤害他们,就等于伤害我,谁伤害了我,就等于伤害了安拉,谁伤害安拉,就要受到惩罚。”(艾哈迈德、提尔米济辑录)关于背谈,有人问先知:“安拉的使者!什么是背谈?”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就是你在背地里说你兄弟的坏话。”那人问:“如果我的兄弟身上确有我说的缺点呢?”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如果确有其事,你背谈了他;如果本无其事,你冤枉了他。”(艾布·达乌德、提尔米济辑录)